1.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1)1.1 工程概况 (1)1.2 基本设计参数 (1)1.3 设计依据 (3)2.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3)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3)2.2湿负荷计算 (8)2.3热负荷计算 (9)3系统方案确定 (18)3.1系统的分区 (18)3.2空调系统的分类 (19)3.3空调系统的比较 (20)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24)3.4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27)3.5空气处理设备选型 (29)4.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及计算 (33)4.1 送、回风口的型式 (33)4.2 气流组织形式 (35)4.3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38)5水系统设计 (44)5.1水系统简介 (44)5.2水系统的管路设计计算 (49)5.4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51)5.5系统管材的选择 (53)6.风管的布置及其水力计算 (54)6.1风管设计的基本知识 (54)6.2风管的水力计算 (57)7.空调制冷机房设计 (62)7.1空调冷水系统 (62)7.2热水循环系统.................................................................................. - 65 -7.3冷冻水系统设计.............................................................................. - 67 -7.4冷却水系统...................................................................................... - 70 -7.5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与膨胀.................................................. - 73 -7.6 管道的水力计算............................................................................. - 75 -8系统保温及消声、减震........................................................... - 78 -8.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 - 78 -8.2 空调系统的消声........................................................................... - 78 -8.3空调装置的减振.............................................................................. - 80 -参考文献.................................................................................... - 110 -1.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某养老院空调系统设计。
该养老院位于青岛市,总建筑面积为9100平方米。
建筑物主楼高度为35.9m,地下一层高为3.9m,地上九层层高为3.7,共9层,并且有四层裙房,属于一座综合性的住宅楼。
1.2 基本设计参数地理位置:青岛,东经120.33度;北纬36.06度;从《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查得基本设计参数。
1.2.1室外计算参数夏季:(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9℃(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7.2℃(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5%(5)夏季大气压力99.72kpa冬季:(1)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9℃(2)冬季采暖计算温度-6℃(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4%(4)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69kpa(5)冬季室外风速 6.5 m/s1.2.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计算参数推荐值见表1-1。
表1-1 室内计算参数GB50189-2005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各房间的照明功率和设备功率按下表进行估算。
表1-2 各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表1-3 各房间设备功率密度值《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0-1999(2003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2.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和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其它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目前,空调系统冷负荷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冷负荷系数法,一种是谐波反应法,本次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来计算房间的冷负荷。
冷负荷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透过外窗、天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设备等室内热源的散热量;(5)新风带入室内的热量。
2.1.1空调冷负荷基本计算公式(1)墙体或屋面传热的热引起的冷负荷c Q])[(R d c c t K K t t KA Q -∆+=ρα (W) 公式(2-1) 式中 K ̶−─ 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2C m W ⋅,由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表4.1-20查得;A ̶−─ 墙体或屋面的传热面积,2m ;R t ̶−─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C ;c t ̶−─ 墙体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C ;d t ∆ ̶−─ 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CαK ̶−─ 外表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 ρK ̶−─ 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计算墙体时:中色,ρK =0.97,浅色ρK =0.94,计算屋面时,中色ρK =0.94,浅色ρK =0.88。
以房间202为例,计算房间的冷负荷。
该房间有南外墙、东外墙和西外墙,由设计原始资料可知,各个外墙的传热系数,传热修正值,由室外气候条件得室外计算温度,由公式(2-1)得北外墙的瞬时冷负荷,填入附表1中。
(2)玻璃窗逐时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W Q C)(R d c w w w c t t t A K c Q -∆+= 公式(2-2)式中,w K ̶−─ 窗的传热系数,[)/(2C m W ⋅];w A ̶−─ 窗的传热面积 ,2m ;w c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本设计采用的是单层窗,金属窗框,80%玻璃,w c =1.00;c t ̶−─ 玻璃外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C ,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d t ∆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C ,由《暖通空调》附录2-11查得;R t −−─ 室内计算温度 ,C 。
将以上数据列入附表6中。
(3)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W Q CLQ j i a s c C D C C AC CLQ max = 公式(2-3)式中,m ax j D ̶−─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6查得;A ̶−─ 玻璃窗的面积;a C −─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 s C , i C ̶−─玻璃窗遮挡系数和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2-14查得;LQ C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本设计采用的是北区有内遮阳设施,所以由《暖通空调》附录2-17查得。
青岛位于北纬36.06°,属于北区。
查表得南窗的 m ax j D =261.8,西窗的m ax j D =580。
将上述数据填入附表4、5中。
(4)内墙冷负荷)(W Q C)(nn m o i i t t t A K Q -∆+=⋅ 公式(2-4) 式中,i K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mW ⋅2/; i A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2m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C ︒;n t ∆——附加温升,C ︒;n t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C ︒。
由设计原始资料中内墙的结构可得其传热系数,楼梯间、卫生间可当作走廊算,取C t ︒=∆3α,根据公式(2-6)可得Q=257.08 W 。
(5)照明得热引起的冷负荷)(W Q C照明冷负荷白炽灯: LQC NC Q 1000)(=τ 公式(2-5) 荧光灯:()LQC NC n n Q 211000=τ 公式(2-6) 式中,()τC Q ——灯具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 内时,取1n =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在顶棚内时,取1n =1.0; 2n ——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2n =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2n =0.6~0.8;LQ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由表1-3可知大包间的照明密度为2/13m W ,从而计算出大包间照明散热量N=13×128.2=1666.6W ,照明灯具为荧光灯暗装,取1n =1.0,2n =0.8,根据公式(2-10)计算得房间照明冷负荷,并计入附表5中。
(6)人体得热引起的冷负荷)(W Q C本项负荷包括两部分,有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和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
1)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W Q CLQC C n q Q ϕτs )(= 公式(2-7) 式中, )(τC Q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s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 ——室内全部人数;ϕ——群集系数;LQ C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2) 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W Q Cϕnq Q l C = 公式(2-8) 式中, C Q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l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ϕ,n ——同公式(2-7)。
由《暖通空调》(第二版)表2-13得在大厅中属于极轻劳动,室温为26C ︒的条件下,成年男子散热量W q s 5.60=,散湿量h g q l 3.73=,群集系数93.0=ϕ,大包间中人数90。
根据公式(2-7)和(2-8)可得人体散热逐时冷负荷,并计入附表4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