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毕业论文篇一《德、美、澳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概述及启发》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与挑战,较发达国家还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总结分析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特征,期望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一、德国校企合作模式及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不仅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还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校企合作模式――“双元制”。
双元制Dualsystem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国家立法规定,采用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机制。
其教学实施主体有两个:企业和学校。
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双元制的训练,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均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这是双元制的成功之处,它实实在在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实际需要。
双元制体系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历和实践经验。
而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学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又稍有差别。
例如,在学历方面,职业学院要求文理高中毕业或通过培训达到同等学力;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必须文理高中或高级专业学校毕业。
在实践经验方面,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实践经历;职业学院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要成为企业的预备员工,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然后由学校提供理论知识教育,由企业提供岗位实际操作培训[1]。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但根据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功能特色等,有些机构实施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将它们实施的教育列为高等职业教育。
这类机构有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FH、职业学院、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2]。
其中FH学校和职业学院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类型,均以“双元制”为基本模式,校企合作贯穿整个办学过程。
1.高等专科学校FH对于FH学校是否属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德国FH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从职业实践中提出问题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认为FH学校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2]。
但有学者从教学内容、学制、毕业文凭等方面分析了德国的FH学校,认为德国的FH 与中国的本科院校相一致,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3]。
我们根据文献资料对FH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介绍,认为FH学校属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其学制比其他职业教育模式长,一般为四五年;所颁发的学位证书含金量更高,但比大学Universitaet学位证书的含金量要低一些。
但就与企业合作程度与深度而言,FH学校明显低于职业学院。
2.职业学院目前,职业学院在德国称合作教育大学Universityofcooperativeeducation。
它以面向企业、面向实践为准则,采取“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企业界参与决定教育过程,在学校与企业两处实施教育,使学生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育,获得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职业资格,成为更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4]。
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考核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制定,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及实训过程。
其中企业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补充特色的应用性知识。
职业学院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四个半年为基础学习阶段,后两个半年为加深学习阶段。
三年后,学生只有通过学校和企业举行的平时考和州政府举行的国家考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毕业生一般只有学历,没有学士学位,但可成为企业中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美国的校企合作模式及高等职业教育类型自1862年《莫雷尔法案》颁布至今[5],美国校企合作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已形成一系列具有美国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一美国校企合作模式――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
美国的合作教育有两种最基本的实施模式: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
辛辛那提模式于1906年由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提出。
他要求部分专业的学生每一学年中应当有1/4的时间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去实习,以获取必要的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及时结合起来[6]。
这是第一次较系统地提出校企合作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为美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种合作教育模式将学生的实习时间集中起来,可以使他们的实践经验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他主张学生长期在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训,保障学生的专业定向和就业;此外还主张合作教育应当在应用学科中开展,例如:建筑、工程等,这既是辛辛那提模式的特点又是该模式的缺点,他把合作教育限制在应用技术学科内,影响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多个学科领域中展开。
为吸引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合作教育,安提亚克大学提出“并行模式”,也称安提亚克模式。
该模式采用半天交替形式,学生上午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和晚上做兼职工作,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采用“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
该模式倡导并实施全人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到多个社会生产领域和部门实习。
这种学习与工作的定期转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践经验,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这与辛辛那提模式要求学生集中于一两个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训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两种模式最重要的区别。
但该模式对企业和学校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不能远离学校,否则会因为交通的不便利耽搁实习时间,因此学校寻求合适的企业相当不容易。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
在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的影响下,美国逐渐发展、形成多种具有美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类型。
1.社区学院模式社区学院是在20世纪初形成,其工作重心是培养社区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社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学院就设置相关专业。
由于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关联,并以实用型技术专业为主,这就决定了社区学院将主动参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
此外,保护大批退伍军人参加职业培训和正常就业权利的《退伍军人就业法》大大刺激了社区学院的发展[7]。
2.企业大学模式20世纪,美国的一些金融、制造企业的内部培训机构逐步发展为企业大学,目前已涵盖制造、零售、运输、金融、通信、公用事业和农业等大多数行业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
其显著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企业大学的主要任课教师均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第二,企业大学的课程和实践内容主要是企业需求的技术问题,切实将理论学习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第三,实训场所多为企业的生产第一线;第四,企业大学大都为大企业创办,例如摩托罗拉大学、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管理学院、兰德公司的兰德研究生院等[8]。
3.科技园及创新中心模式科技园及创新中心模式的代表有: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硅谷科技园、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园区及北卡罗纳那金三角科技园等[9]。
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以科研型大学为主办单位,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参与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创建高科技园区。
由于这一类科技园区主要由高校参与创建,它们就成为学生首要的实践基地,大大缩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周期,并可及时检验和反馈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培养出较好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三、澳大利亚校企合作模式及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澳大利亚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在国家培训框架下进行的,以培训包为主要内容,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为基础,以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为标准,以质量培训框架为保障体系,以TAFE学院为主体的教育体系。
一澳大利亚校企合作模式――“行业主导型”。
“行业主导型”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校企合作开展的基础。
在“行业主导”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积极主动参与当地经济活动,分析企业的需求,根据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寻求企业的支持强化师资力量,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链接。
澳大利亚校企合作的特征是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中企业代表占大部分,企业在合作中具有权威性、主导性。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在国家培训框架下,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与中等、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办学模式[9]。
其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理念,实行课程学分终身认证制度[10];其办学模式是根据行业的需要,按照培训包开发课程,对开发的课程进行认证和注册,由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教育,按照培训包所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国家资格证书。
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整套全国认证的职业标准和资格,是全国所有注册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依据,是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是对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规范说明,为培训机构的培训、评估者实施评估、学生学习提供专业而实用的规范性材料[11][12]。
此外,根据行业的需求,培训包持续不断的更新,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在经历了基础发展1972―1982、繁荣昌盛1982―1987及系统重构和大力发展1987―1999三大时期后,TAFE学院已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其办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自由性、实用性及实践性。
TAFE学院办学模式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生源、专业证书设置及教学方式这三方面。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只有取得TAFE学院的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技术性工作,TAFE的文凭证书成为就业的必备条件,因此TAFE学院的生源具有多样性。
除了高中毕业生外,许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找到更合适的工作,也进入TAFE学院攻读资格证书;此外许多在职职工,为不断获取新知识、更新技能,纷纷进入TAFE接受在职继续教育。
在专业证书设置方面,TAFE学院的资质证书分为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3类,共10个等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专业证书[13]。
学生通过6至18个月的学习和培训,可获得初级证书或者高级技术证书;通过2年的学习,可获得文凭;通过3年的培训,可获得高级文凭。
获得高级文凭的学生,还可免试直接升入大学本科二年级继续攻读本科学位,有些特殊专业,还可以通过与大学合作提供相应的学位。
因此,受教育者可以在高中、高职院校、大学及在职培训机构之间自由流动,切实地将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职教育连成一体,建立一种“立交桥”式的教育体制。
TAFE学院的教学方式自由灵活,脱产、半脱产或者不脱产的培训;面授、函授或者面授与函授相结合;课堂学习和企业学习;多媒体学习、互联网学习、协议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