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生物分子结合磷酸基团的过程。
磷酸化是将磷酸基团加在中间代谢产物上或加在蛋白质(protein)上的过程。
磷酸基团的添加或除去(去磷酸化)对许多反应起着生物“开/关”作用。
磷酸基团的添加或除去能使酶(enzyme)活化或失活,控制诸如细胞分裂这样的过程。
添加磷酸基团的酶称为激酶(kinases);除去磷酸基团的酶称为磷酸酶。
磷酸化就是通过磷酸转移酶在底物上加上一个磷酸基团。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将ADP和
无机磷(Pi)结合形成ATP的生物学过程。
是光合细胞吸收光能后转换成化学
能的一种贮存形式。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不同于: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
1. 氧化磷酸化偶联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 TP。
氧化是放能反应,而ADP生成ATP是吸能反应,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即氧化时偶联磷酸化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这种方式生成的ATP 约占ATP生成总数的80%,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 电子传递链中A TP形成的部位
3.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1)ATP与ADP的调节作用:ADP/ATP比值下降,说明细胞储备ATP较多,所以氧化磷酸化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反之这个比值升高说明细胞需要ATP,于是氧化磷酸化加速进行。
(2)甲状腺素的调节作用:导致氧化磷酸化增强,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代谢,结果耗氧量和产热量均增加。
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常出现基础代谢率(BMR)增高、怕热,易出汗等症状。
(3)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类:一是抑制电子传递的抑制剂(呼吸链抑制剂);另一类是使氧化磷酸化拆离的解偶联剂。
呼吸链抑制剂的作用与一定部位的电子传递体结合而阻碍其电子传递。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不影响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但能减弱或停止ATP合成的磷酸化反应。
最常见的解偶联剂是2,4-二硝基苯酚(D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