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B )
A.1999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 )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 )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B )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
风疹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
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 B )
A.鼠疫
B.艾滋病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流行性感冒
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 )
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
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
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D.以上都是
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 C )
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
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
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
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其时间规定为
( D )
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
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
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A )
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
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 )
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
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D.以上都是
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 )
A.医学检查结果。
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
C.病人病情好转
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A )。
A.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 各级医疗机构
C.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各级地方政府
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 D )发布并施行。
A. 2003年5月4日
B. 1998年7月1日
C. 2009年10月1日
D. 2003年5月13日
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 A)互相通报疫情。
A. 农、林部门
B. 地方政府
C. 公安部门
D. 新闻媒体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病的菌(毒)种的为( A ).
A. 天花病毒
B. 双歧杆菌
C. 粪肠球菌
D.鲍曼不动杆菌
20、除( C ),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A. 流行性腮腺炎
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 带状疱疹
D.梅毒;
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 B )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 5厘米
B. 10厘米
C. 20厘米
D. 30厘米
22、( C)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 公安部门
B. 卫生部门
C. 畜牧兽医部门
D. 乡(镇)政府
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 E )
A. 防治结合
B. 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
D.依靠群众。
E. 以上均是
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 B )决定并予以公布?
A. 国务院公安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
D. 国务院办公厅
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D )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炭疽中的肺炭疽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 以上均是
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D )
A.交公安部门处理
B.交地方政府部门
C. 交卫生行政部门
D.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7、哪些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D )
A. 交通行政部门
B. 铁路行政部门
C. 民用航空行政部门
D.以上均是
28、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C )
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如何处理?( C )
A. 行政罚款
B.行政警告
C. 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D.法律诉讼
30、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哪些部门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 A )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B.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