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及上报知识培训课件汇编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及上报知识培训课件汇编

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 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律责任
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 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 管理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包含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
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甲型H1N1流感从2014年1月1日起由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流行 性感冒进行管理。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 亡病例、各地市规定报告病种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及 上报知识培训
公共卫生科 感染科 主 讲 人: 李亚萍
2016.3.23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
背景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
2
3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
背景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
2
3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史上最严重的一些温疫事件。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报告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报告程序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 写;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
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 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 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概 念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登记与报告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 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甲管传染病 2小时内 电话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2小时内 电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小时内 电话
传染病防治法
病种减少: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
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自2014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纳入流行性感冒统计 汇总。 管理等级变化病种: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报告规范
急性迟缓性麻痹(AFP除脊髓灰质炎) 24小时内 卡
乙类、丙类传染病
性病
24小时内 卡
24小时内 卡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
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法律责任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是政治病 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七十一条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
责任单位,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
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行政 处分。
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
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 体的人。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 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
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003年SARS爆发后,命 呵护健康
背 景
2004年以前,传染病报告卡的上报以信件寄 送, 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时间为24天;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背 景
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
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时间缩短到不足1天。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 2 3
背景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相关概念 规定报告的病种及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传染 病
法定传染病部分病种调整
疫情报告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 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国卫疾控发【
2013】28号文)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传染病部分病种调整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 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3】28号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法定传染病报告病种调整
新增病种: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自2013年11月1日起,纳入乙类传染病 进行统计汇总。
传染病防治法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目前,我
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调整后种类及各类病种数没有改变
报告和审核时限
对不同等级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不同。
医务人员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后,要在2小时内
进行报告,对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报 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