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国大典》课件

《开国大典》课件


1 开国大典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满怀()参加 了开国大典,瞻仰(),聆听 (),观看(),会后举行了 ()。
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为什么?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 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 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 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 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 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 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 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 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 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 主席宣读公告),观看(), 会后举行了()。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 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 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 主席宣读公告),观看(阅兵 式),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群 众庆祝游行)。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 盛况的?
(提示: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 写了什么?)
按照课文的顺序分段,列出提纲。
理清全篇文章的脉络: 一、(1—4) 典礼前 二、(5—10) 开国典礼
1.时间 地点 人物
2.会场的样子、布置 3.广场上汇集的群众队伍 1.领袖与群众见面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3.升国旗、放礼炮 4.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 政府的公告 1.阅兵式 2.群众游行
为什么?
开国大典于 1949 年 10月 1 日 在 首都北京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 , 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 有 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 , 总数达 三十万人 。会场在 天安门广场 。 主席台设在 天安门城楼上 。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 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 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 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 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 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 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 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默读1-4自然段,思考: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
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会场在哪里?
主席台设在哪里?
(2)天安门广场什么样?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
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
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为什么?

默读1-4自然段,思考: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
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会场在哪里?
主席台设在哪里?
(2)天安门广场什么样?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
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
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为什么?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 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 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 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三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根据这段文字的描述,画出天安门 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名 称,然后根据所画的简图,有次序地用 自己的语言介绍会场的布置情况。
三、(11—15)
典礼后
默读1-4自然段,思考: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
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会场在哪里?
主席台设在哪里?
(2)天安门广场什么样?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
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
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 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聆听(),观看(),会后举 行了()。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 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 五星红旗升起),聆听(), 观看(),会后举行了()。
1 开国大典
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 领山的压迫,全中国 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 自由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这一天,是我 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 家的生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 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 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 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 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 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 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 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 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 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 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 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三横一 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 根电动旗杆。
丁字形一横的北 面是一道河,河 上并排架着五座 白石桥;再北面 是城墙,城墙中 央高高耸起天安 门的城楼。丁字 形的一竖向南直 伸到中华门。三 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 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 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
默读1-4自然段,思考: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
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会场在哪里?
主席台设在哪里?
(2)天安门广场什么样?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
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