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论文
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
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
主要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
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利用课堂,教育学生保护环境
课堂是教育的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這个阵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
只是如何巧妙“渗透”,费时在备课,需要细水长流。
我们老师要见缝插针,学生利用一切条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教师要注意示范,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不做有损环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乱丢垃圾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同时还要身先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如看见废纸就拾,亲自动手擦洗花坛,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活动,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如果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活动,环保意识一定会深入人心,环保教育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总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教育孩子做起,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