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职场歧视女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场歧视女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场歧视女性的调查报告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古典社会里作为“力与美”象征的男性英雄主义传统已经黯然退去。

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威严笔挺的哔叽西服正在逐渐让位于美丽优雅的职业套裙。

诚然,当今的职场女性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

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XX年,中国政府全面放开二胎,多省份也逐步延长女性职员产假,在这些政策效应下,女性不仅会在职场上面临着更多困难,同时,生育二孩的成本和扶养二孩的精力,让她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工作与家庭的比重,被迫调整职业规划。

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

在这些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中,既有刻板的性别认知、角色定位的偏差,又有女性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支持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XX年,智联招聘首次发起了中国女性职业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调查,探寻当今中国女性在职场中的就业,升职以及前景规划等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与对比,报告清晰的描绘了当前中国女性在不同行业的职场生存现状,并有的放矢的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XX年,智联招聘再次聚焦女性职场现状,丰富的数据将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在当前中国的各种新政和经济形式下,职业女性们在职场中的动向和心态变化。

不管女性在职场中会遇到何种阻碍,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将以更丰富的知识,更卓越的能力,以及更独立的人格在职场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她们特有的细腻、亲和、更具同理心的柔性特质,会在以服务产业和知识经济渐成主导的经济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25%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男性的比例分别为14%和18%。

43%的具备硕士学历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男性的比例仅为18%。

44%的女性报告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31%。

获得过升职的女性表示升职的时间也长于男性。

28%的受访者报告自己的直属领导为女性,其余均为男性领导。

61%的女性倾向于在自身与岗位匹配度达70%以上时进行求职申请,行动更保守。

而男性这一比例仅为56%,他们更愿意冒险在匹配度低于70%时尝试机会。

32%的女性无法判断自己下次升职所需的时间,男性仅为26%。

男性对升职的预期更明确。

21%的女性在职场上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同样的感受仅在13%的男性群体中出现。

40%的女性会将晋升阻碍归结为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只有32%的男性会这么认为。

56%的女性将不断提升,获得个人价值增值作为职业规划的首选,男性的选择比例为48%。

31%的女性认为目前缺乏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感觉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无方向,男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25%、27%。

32%的女性将“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确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目标,希望如此的男性比例仅为26%。

两性对理想型领导的评价空前一致,格局大,眼界高远成首要特征。

但在现实中,女性领导者被评价该特征明显不足,而在乐观积极方面则表现突出。

社会公众对成功女性评价中的首要特征是能够传播正向的价值观,去年首要特征是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

变化表明,女性的社会影响力在逐渐提高。

女性在职场遭遇到的性别歧视,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虽然近年来,全社会在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男女平等早已成为基本国策,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性别歧视现象依旧是职场顽疾。

事实上,除了在应聘环节女性会受到歧视外,进入职场后女性因性别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同样严重。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上司是女性领导者,在领导岗位上女性比例的严重失调,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们谋求晋升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长。

在本节的调查中,我们从就业和晋升角度,探讨了性别差异,数据显示,当前的职场环境中,性别歧视现象依然明显,短期内难以实现性别平等。

就业性别歧视成为阻碍女性跨入职场的重要负面因素,其危害性显而易见。

性别歧视不仅增加女性就业压力和就业成本,同时给女性带来很强的心理挫败感;而从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角度来说,这更是一种浪费和损失。

国际劳工组织XX年发表报告《职场中的女性:XX趋势》中指出,就业市场的性别鸿沟在20年中仅缩小了%,这表明为女性寻找更多就业机会的努力仍有所欠缺或者进展不大。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

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比男性高出近8%。

而27%的男性则认为就业中几乎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女性高出9%。

就业性别歧视感知在这些深刻感受到就业性别歧视的女性群体中,不同年龄、婚育情况以及学历的女性也存在差异。

其中,25-35岁是个体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育高峰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的性别歧视最为明显。

已婚无子女的女性面临生育的“风险”,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现实”,因而更容易遭受就业性别歧视。

不同年龄段女性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感知不同婚姻状况女性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感知值得注意的是,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尤其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而相同学历的男性中,仅有18%会这样认为。

不同学历女性群体对于就业性别歧视的感知在职场发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别歧视同样让人担忧,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晋升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性别歧视的问题尤为凸显。

数据显示,有25%的女性认为当前的晋升状况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18%。

此外,还有26%的男性认为晋升中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高出女性7%。

可见,女性感受到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比过去更为严重了。

晋升性别歧视感知从年龄上看,25-34岁的女性对晋升中的性别歧视感受最为强烈,其次是处于35-39岁的女性。

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相当一部分女性,非常渴望晋升,这使得她们对于晋升中的性别歧视感受尤为明显。

不同年龄段女性对晋升性别歧视的感知从婚姻状况看,未婚和已婚有子女的女性对性别歧视的看法趋同,而已婚无子女的女性则表示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晋升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不同婚姻状况女性对晋升性别歧视的感知对于不同学历的女性来说,学历越高,认为晋升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的比例也越高。

不同学历女性对晋升中性别歧视的感知尽管女性普遍感受到在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且女性明显是弱势的一方,但是从女性当前所处的职位去分析她们对晋升性别歧视的认知,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职位越高,女性认为晋升的性别歧视现象越不存在。

反之,所处职位越低的女性,越认可在晋升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种的女性来说,晋升的性别歧视现象最为严重。

不同职位女性对晋升性别歧视的感知我们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的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

此外,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在获得晋升的时间成本上,女性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然而获得晋升机会的比例却更小。

不同性别首次升职所需时间相较XX年我们的调查数据,XX年的职场性别歧视现象仍不容乐观,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现象在短期内仍很难消除。

就业和晋升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女性在职场中最易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婚育阶段的女性,深受其困扰。

婚育情况是女性在就业时遭遇性别歧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已经处于婚育年龄的女性,其中又以结婚但尚未生育的女性最为“尴尬”。

从理想的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讲,孩子是整个社会的下一代,企业有责任为这些女性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并认可这些女性为平衡工作与家庭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大部分企业会出于成本的顾虑,不可避免做出有倾向性的选择。

除此之外,女性在晋升的道路上相较男性花费的时候更多,特别是首次晋升,她们会遭遇到来自上级或同级间更多的怀疑,怀疑其是否能胜任,因而会拉长考核的周期,甚至最后还是会委任男性。

我们会更多的关注女性的就业公平,诚然有女性在生理上天然弱势、必须承担生儿育女责任的因素,更多的则是因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自然也包括了就业的公平,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

在本节,我们关注了两性在选择就业机会、预测晋升时间、对晋升阻碍归因时的差异。

结果显示,女性表现出了明显的保守、不自信、以及内在归因的倾向。

从社会角度,受社会角色分工或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女性被贴上保守、依附或缺乏勇气等标签,而男性则被赋予冒险、刚毅、果断等。

尽管当前女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但是女性在职场上依然需要表现出更自信,更有勇气和担当。

当然,女性在反思晋升阻碍时表现出的“内归因”同样也是女性审视自我,激励自己不断寻求自我价值和能力提升的表现。

调查显示,在求职中,面对一份好工作,61%的女性会在自身条件与岗位要求匹配度70%以上时,才会进行简历投递,高出男性5%。

这表明,女性在求职中相比较男性而言,更为保守,态度谨慎。

求职行为差异在未来晋升周期的预估上,女性预测下一次晋升周期更长,表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65%的男性对于自己下次升职具有明确的预期,高出女性6个百分点。

此外,32%的女性对自己下次升职的时间无法判断,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26%。

预测下次升职所需时间从不同职位的女性来看,职位越高,在一年内完成下次升职的比例越高。

同时,管理层女性对下次升职无望或者无法判断的比例明显低于普通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这说明,女性管理者对于自己下次升职拥有明确规划,而普通的女性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态度相对“消极”,无法做出判断或是认为升职无望。

不同职位女性预测下次升职所需时间当询问受访者“您认为在晋升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时,尽管主要因素来自于外界给予的晋升机会有限,但是从选择比例上看,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40%的女性归为“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做内在归因,高于男性8%。

而更多男性倾向于归因为“直属领导不赏识”、“被动调岗,失去晋升机会”等外部因素。

在这一方面男性表现出比女性更多的自信。

职场晋升障碍尽管女性更倾向于将晋升阻碍归结为个人能力与经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下降。

反之,因为照顾家庭导致职场投入减少、失去晋升机会的比例在增加。

这一结果不难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逐渐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需要承担更重的家庭责任,因此对家庭的精力投入势必有所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