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1310
标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HHZQ-7项目名称页第
页共交底编号石岭隧道工程名称
04(W)
杭黄施(隧)6202(W)设计文件图号、杭黄隧参、杭黄隧参施工部位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交底日期年月日技术交底内容、工程概况1 、施工顺序2 、施工工艺3 、施工安全措施4
附件及附图:
.
.
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名称:杭黄铁路站前VII标项目二分部编号:15
. .
技术交底签到表. .
.
.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交底
1、编制目的
由于石岭隧道地质条件较差,土体稳定性较差。
为保证石岭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明确隧道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特编制此施工技术交底。
2、适用范围
该工法适用于石岭隧道DK179+585-630,DK179+800-910,DK180+130-240,DK181+040-180里程范围共计405m隧道开挖。
3、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
.
3.1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进行正洞开挖面测量放样时,要考虑隧道各级围岩的变形量。
预留变形量可根据施工中监控量测进行适当的调整。
隧道各级围岩变形量
ⅢⅣⅤ围岩等级15cm
)6cm
10cm
cm变形量(3.2开挖
⑴开挖断面
开挖断面根据各级围岩支护和衬砌尺寸确定,开挖线尺寸为衬砌内轮廓+衬砌厚度+支. .
护厚度+预留沉降量。
III
围岩级下下c
ba
b
aa
b
c
隧道中线至衬641
641641
641641cm641641722
722
641
内轮504040cm40衬砌厚454040454540
1510156101510cm6预留沉降66
28
25
28
25
cm
28
12
18
2518
20
支护厚度cm 699 705 705 788 802
716 开挖轮廓尺寸716 729 729 734
⑵开挖进尺
隧道掌子面开挖必须根据围岩的级别、断面尺寸、设备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循环进尺,避免因进尺过大、爆破过度扰动造成隧道坍塌。
上台阶开挖循环进尺:Ⅲ级围岩不得大于2.5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Ⅴ级围岩不得大于1榀钢架间距。
中、下台阶开挖循环进尺:Ⅲ级围岩不得大于2.5m,Ⅳ、Ⅴ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仰拱开挖循环进尺:Ⅲ级围岩不得大于6m,Ⅳ、Ⅴ级围岩不得大于3m。
⑶施工工序
.
.
c.b.弱爆破开挖①部。
第一步:a.利用上一循环架里的钢拱架施作隧道拱部超前支护。
I18
d.导坑底部铺设施作①部初期支护,既初喷4cm混凝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钻设系统锚杆后厚混凝土,①部临时仰拱,必要时封闭掌子面。
e.轻型工字钢架,喷20cm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厚混凝4cm滞后①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②部。
b.导坑周边部分初喷第二步:a.钻设系d.8cm厚混凝土,施作②部临时仰拱。
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c.导坑底部喷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厚混凝土,架立钢架。
初喷4cm第三步:a.滞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③部。
b. 施作隧底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c. 。
第四步:浇筑Ⅳ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及隧底填充分次施作)V第五步: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支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
车一次性灌注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⑷隧道超欠挖控制隧道超欠挖必须严格控制,首先,严格按照设计开挖轮廓线精确定位,开挖轮廓线根每同时爆破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炮眼布局和装药量。
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预留好沉降量。
隧道超欠挖必须循环开挖完成及时复测开挖轮廓,有欠挖超标的立即进行凿除或补炮处理。
.
.
严格控制,首先,严格按照设计开挖轮廓线精确定位,开挖轮廓线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预留好沉降量。
同时爆破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炮眼布局和装药量。
每循环开挖完成及时复测开挖轮廓,
有欠挖超标的立即进行凿除或补炮处理。
超挖0.5m以内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喷射填充;超挖超过0.5m以上,采用挂钢筋网片、打设砂浆锚杆,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层间距20cm;锚杆采用长度为3m的Ф22砂浆锚杆,按1×1m间距布设,锚杆与钢筋网片焊接牢固。
最后采用C30模筑混凝土进行回填且振捣密实。
严禁采用木板、片石或石棉瓦等材料回填。
隧道允许超欠挖值(cm)
V101510 注:本表适用于炮眼深度不大于3m。
大于3m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另作规定。
4、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措施必须齐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不准穿拖鞋作业;
(3)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帽,未戴安全帽严禁进入现场;
(4)爆破警戒时设立明显的警戒线,并且有警戒人员守护;
.
.
(5)隧道开挖严格按照安全步距控制掌子面位置;
(6)仰拱距离掌子面安全步距:Ⅲ级围岩不超过90m,Ⅳ、Ⅴ级围岩不超过35m;
(7)二衬距离掌子面安全步距:Ⅲ级围岩不超过200m,Ⅳ级围岩不超过90m,Ⅴ级围岩不超过7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