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垃圾状况调研报告

学校垃圾状况调研报告

XX学校垃圾状况调研报告
目录
1 引言
学校,是垃圾产生的大户。

每天,每个班级、每个办公室都会产生大量垃圾,而这些大量的垃圾去向如何?垃圾中不乏有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这些又是否被有效利用了呢?学校方面又是如何看待垃圾处理问题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校园,去探索与我们息息相关又容易忽视的垃圾处理领域。

2 调研方案设计
调研目的
1)通过调研学校内部的垃圾收运情况,了解真实生活中垃圾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通过调研,让参与的学生能够加深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调研对象
1)学生
2)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
3)食堂工作人员
4)教师
5)保洁阿姨
调研时间、工作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调研小组分析各自学校的情况异同,统一思想,发放《学校垃圾管理调查表》,对调研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调研阶段。

对本学校的垃圾状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研。

第三阶段:统计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材料阶段。

整理分析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材料。

第四阶段:审阅、修改、撰写调研报告阶段。

核实调研数据,审阅调研报告,修改并最终撰写调研报告。

调研形式
1)问卷法
《学校垃圾管理调查表》
2)访谈法
主要对保洁阿姨。

这种方法效率比较高,调研内容灵活,沟通准备,可以获得比较多的信息。

3)观察法
观察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处理方法,同时实地了解学校周边废品回收点的情况。

4)座谈法
召开小规模调研座谈会,邀请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在学校生活中对垃圾分类和减量的认识,谈谈本校在垃圾处理方面应该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研内容
为配合本次调研,制作了《学校垃圾管理调查表》(见附件)。

主要针对以下六点内容进行调研:
1)学校垃圾管理概况
2)学校日均垃圾总产量及各类分量的分布情况。

3)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

4)学校垃圾的回收情况。

5)学校垃圾运转和去向。

6)学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3 调研情况综述
学校垃圾管理概况
学校的垃圾来源主要有教学楼、办公楼、操场、宿舍楼、食堂。

XX校区在校
生共3000余人,学校后勤部门主管学校垃圾的清洁、收运。

1)16个班级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主要是废纸、塑料包装及制品;由学生固定每天早午两次倒到校外村里的垃圾箱
2)4个办公室产生的垃圾:同上
3)厨房产生的厨余垃圾:由校外的一位大叔每天傍晚来拉到村里的回收站学校日均垃圾总产量及各类分量的分布情况
1.根据观察及与保洁员访谈后得到的数据,得出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XX学校日均垃圾产量估算值
包括教学楼、办公楼、操场、宿舍楼、食堂在内,学校日均垃圾总产量为4250L,其中900L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为3350L。

分析得出了以下分布图:
图1 日均垃圾产量分布图
从图中分析得出,42%的垃圾来自教学楼。

另外,宿舍楼、办公楼、食堂、操场分别产生了21%、12%、21%和5%的垃圾。

2.根据观察,得出YY小学垃圾产量的估算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YY小学日均垃圾产量估算值
学校日均垃圾总产量为1080L,其中120L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为960L。

从表中分析得出,89%的垃圾来自教学楼,主要是固体垃圾,剩下的是11%来自厨房的厨余垃圾。

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
学校
只有操场上设置的垃圾桶是分类的,但是目前学生分类投放垃圾的情况并不好。

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里面产生的垃圾以其他垃圾为主,都是所有垃圾混在一起的。

总体来说学校里面的垃圾自然分类为食堂里面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地点产生的其他垃圾。

而其他垃圾会人为的被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学校
皮村学校的垃圾没有分类,也没有集中处理,全部以班级为单位处理。

每班有两个涂料桶作为垃圾箱,除部分班级会收集瓶子、废纸外,大部分垃圾都不分类地由学生倒在社区大垃圾箱内。

厨余垃圾大部分是倒在食堂外的厨余垃圾同,
由运输车单独运输,也有部分剩饭菜倒在学校小花坛的厨余堆肥区。

但堆肥方法不恰当,也没能利用好。

学校垃圾的回收情况
情况1:部分班级会在教室角落积攒空矿泉水瓶。

情况2:所有保洁员会将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收集起来以补贴收入。

情况3:部分办公室会将纸张一类的废品收集起来做来办公室活动经费的来源。

情况4:宿舍管理员会尽量的把宿舍区域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收集起来以补贴收入。

所以,学校里面的垃圾回收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没有学校层面的垃圾回收体系。

只是开学及期末整理时会处理一部分没有用的物品作为废品卖掉;而这些处理并不是出于垃圾分类回收意识。

学校垃圾运转和去向
1.其他垃圾
a.都被各片负责的保洁员投放到学校附近的垃圾点。

b.会有一些拾荒者从中分拣有回收价值的废品,但便多是村里不分类别地统一由垃圾回收车定期转运到处理站,也有一些村民会直接在垃圾桶里焚烧;
2.厨余垃圾
b.由校外的一位大叔每天傍晚来拉到村里的回收站,之后的去向不明。

3.可回收的垃圾
a.由垃圾所有人定期到附近的回收点卖,或找人上门来收。

b. 皮村附近有很多个垃圾回收点,废品会分别运到附近的朝阳农场、东坝等废品回收处理中心。

4.衣物布料类
b.因为皮村的特殊情况,会有旧衣物捐赠点,难以充分利用的衣物会被送到“女工合作社”变废为宝,制作各种拼布的包和玩偶等。

说明:a为XX学校;b为YY学校
学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虽然在学校中有垃圾分类的自发行为,但出发点往往不是资源利用,更多的是卖废品,补贴班费。

所以孩子们虽然会很踊跃地收集矿泉水瓶等废品,但并不了解收集的意义,甚至会有“多喝饮料、矿泉水”的想法。

学校里关于环保也只是泛泛之谈,很难涉及到垃圾分类处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缺少与此相关的课程。

有些一小部分学生通过志愿者接触过这方面的教育指导,但由于没有操作环境,加上环境的影响,其实是见不到有这样的行动。

而日常经常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学校的孩子还是村里的人将手中的垃圾随意丢在路边,只不过在学校不乱扔垃圾做得会比较好些。

如此的情况,首先要提的可能并不是垃圾分类,而是维护环境卫生吧,再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

4 调研结果启示
通过本次垃圾状况调查,调查组的成员深受启发。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学校的开水炉设置应方便师生以减少矿泉水的购买
目前学校的开水房在校园最北面一侧的角落里,同学打开水要走较远,人多时还需要排队且有时等不及烧开。

所以许多同学宁愿去超市买矿泉水。

建议在每个楼的一楼都设置一个开水炉,打水方便了,就有更多同学会选择自己带水瓶。

这样可以大量的减少一次性矿泉水瓶的产生。

学校超市应尽量少供应零食,多供应文具。

目前学校超市里卖得最好的三样是干脆面、辣条、瓶装水。

干脆面碎屑易撒而不易打扫,辣条味道比较重影响教室环境,瓶装水更是产量极大(尤其是夏天)。

而教室里面的垃圾也主要是这三样的包装。

所以建议学校不要为了利润而无限制的供应这些塑料包装食品,对学生的健康不利,也对学校环境卫生不利。

加强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和垃圾减量环保意识
以班会、板报、社团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加强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和垃圾减量环保意识。

从学校层面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制度和系统
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或把垃圾运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提高垃圾处理的科学性和环保性。

………………………………
5 结束语
经过各个学校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学校内外,对垃圾的处理都是比较轻视的。

在很多地方,垃圾处理是更高层面上的问题,而在上层的垃圾减量、控制垃圾排放和重复利用等方面显然没有很强的意识。

此外,学校周边的大环境就没有一个好的处理方式,学校内想做得完美也很困难。

因此,提高科学的垃圾处理意识任重道远,还需从源头开始慢慢做起。

我们能做事情也许的有限,但改变的潜力无限。

附页
学校垃圾管理调查表
调查人员: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