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原文 注释 按语 译文 原典解读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原文 注释 按语 译文 原典解读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二上·玉芙蓉》:“使不了调虎离山计,当不得将军八面威。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注释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天时,就是自然界的变化。

本句的意思是要等待天时,当自然条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为难他。

②用人以诱之:人,人为的东西,指代假象。

③往蹇来连:此句出自《易经》“蹇”卦。

蹇卦上卦为坎,代表水;下卦为艮,代表山。

蹇卦的卦象是山上水流曲折,比喻艰难的时候。

蹇字的本意就是艰难连艰难。

本句的意思是:往来皆难,行路困难重重。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

”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

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

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

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

诩即
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

羌闻之,乃分抄旁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不敢逼,遂大破之。

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译文
当天时对敌方不利时,要主动出击让他陷入麻烦,同时用人为的但象去欺骗他。

如果贸然进攻有风险,不如暂时退却,通过引诱敌人获取进攻的机会。

兵书上说:硬碰硬地进攻坚回的城防,这是最为低等的策略。

进攻高城深池,等于是自取灭亡。

如果敌人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势,就不要再苦苦和他争抢了。

尤其当敌人处于立场坚定、信念坚决、势力强大的时候。

当他主意打定了坚守不出,你只能用巨大的利益引诱他;当他势力强大时,不是天时和人谋密切配合,不可能撼动他。

汉末的时候,虞诩在边疆抵御羌人进攻,被羌人阻挡在陈仓崤谷,虞诩就停军不前,假装向朝廷请求救兵,而且声称援兵不到位,自己就不前行。

晃兵听说了就立刻分兵把守附近的县城,打算伏击援军,这样一来羌兵的实力就分散了。

虞诩趁此机会日夜兼程百余里,路上不断增多灶数,羌兵以为虞诩的援军已到,不敢硬拼,于是被虞诩打了一个惨败。

虞诩说援军到了才发兵,不过是用援军引诱对方。

日夜兼程,就是抓住天时。

增加灶数,只为迷感敌人。

原典解读
没有千年不被攻破的古城,也没有一辈子不吃亏的强人。

何以言之?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都只是在某一个范围内发生作用的,离开了一定的环境,武夫变婴儿,麻雀变凤凰。

常言说得好: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调虎离山是面对强敌的理想手段,但是其实施也要满足相应的条件:首先,要给老虎一个非下山不可的理由,或者利诱,或者挟持虎崽。

其次,要制造假象,让老虎感觉下山并非危险之事,从而欣然前来送死。

最后,要善于利用地势,就近消灭老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