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施工要点
一、概述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通过回收再生骨料来代替天然骨料,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的来源、制备工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再生骨料的来源
再生骨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建筑垃圾、道路拓宽、拆除旧建筑和公路改
造等。
建筑垃圾是再生骨料的主要来源,其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沥青等。
建筑垃圾经过分类、破碎、筛分等工序,可以得到再生骨料。
三、制备工艺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骨料预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
凝土拌合、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
3.1 骨料预处理
骨料预处理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杂质、控
制骨料的质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杂质。
将建筑垃圾中的杂质如木屑、纸张、塑料等进行筛分,以保证再生骨料的质量。
(2)破碎。
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3)筛分。
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3.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根据再生骨料的物理
和力学性质,结合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再生骨料具有较大的吸水性,因此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水灰比。
(2)选用适宜的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质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3)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较低,因此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
3.3 拌合
混凝土拌合应按照配合比进行,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混凝土拌合时应适当增加水泥强度等掺合料。
(3)混凝土的拌合应确保骨料表面涂覆了充分的胶凝材料。
3.4 浇筑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前应进行充分的混凝土预浇,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0cm。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5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不少于7天。
(2)养护期间应注意保湿和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3)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强度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其设计应根据再生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灰比应适当增加,一般不低于0.5。
(2)选用适宜的胶凝材料,应控制掺合料的用量。
(3)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应适当增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用量。
五、施工要点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拌合应按照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0cm。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不少于7天。
(5)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根据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六、结论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是一个繁琐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在骨料预
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上
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和施工要点,可制备出质量
可靠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