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课件.ppt

物理化学课件.ppt


3、相律的推导 相律:只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数,等于系统的组分数
减去相数再加上二。
4、几点说明 ①相律只适用平衡系统
②相律F=C-P+2中的“2”表 示
系统整体的温度、压力皆相同 只考虑温度、压力对系统相平衡的影响
③当考虑其它因素(如电场、磁场、重力场等因素)对系统相平衡的影响
时,则相律为
三相点与冰点的区别
★三相点是物质自身的特性,不能加以 改变,如H2O的三相点
T 273.16 K , p 610.62 Pa .
★冰点是在大气压力下,水、冰、气 三相共存。
当大气压力为 103Pa 时, 冰点温度为 273.15K,
改变外压,冰点随之改变
★冰点温度比三相点温度低0.01K,是由两种因素造成的:
2、水的相图
◎组分数 C S R R'
S:物种数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总结1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相律
◎单组分系统相图 F=C-P十2=3-P
单组分系统最多三相共存 单组分系统是双变量系统
2、水的相图 ▲面(三个单相区)
(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 0.00748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 0.00241K
例:如图为CO2的相图,试问: (1)将CO2在25℃液化,最小需加多大压力? (2)打开CO2灭火机阀门时,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俗称于冰)?
解:(1)根据相图,当温度为25℃ 液一气平衡时,压力应为67大气压, 在25℃时最小需要67大气压才能使 CO2液化。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至0 K附近。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2×108Pa时,相图变得 复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点 O点是三相点气-液-固三相共存,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皆由体系自定 P=3 F=3-1+2=0
H2O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压力为610.62 Pa。
杠杆规则
杠杆规则表明:当组成以质量分 数表示时,两相的质量反比于系 统点到两个相点线段的长度。
杠杆规则还可以表示为:
(1)
m( ) 1 wB ( ) wB 1
m( )
wB wB ( )
m( ) m( ) wB ( ) wB wB wB ( )
m( )
wB wB ( )
m( ) wB wB ( ) m wB ( ) wB ( )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C+H2O=CO+H2 C+CO2=2CO CO+H2O=CO2+H2 R=2 S=5 C=5-2=3
解:
第六章 相平衡
§6.1 相律 1、物种数与组分数 (1)物种数S(化学物质数):系统中的物质数
(2)组分数C
在平衡体系所处的条件下,能够确保各相组成所需的最少独立物种
在气、液、固三个单相区内,温度和压 力独立地有限度地变化不会引起相的改变。
P=1 F=1-1+2=2 ▲线(三条两相平衡线 )
压力与温度只能改变一个,指定了压 力,则温度由体系自定。
P=2 F=2-1+2=1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 临界点。临界点T=647K,p=2.2×107Pa,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 温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2)CO2的三相点压力为5.11大气 压,当外压小于5.11大气压时液相就 不能稳定存在。当打开阀门时,由于 压力迅速降到及大气压,液相不能稳 定存在,大量气化需吸收热量,使周 围温度迅速降低,在相图上该系统有 可能进入固相区,而出现固体CO2,
§6.2 杠杆规则
1、组成用组分的B的质量分数WB或摩尔分数表示
整个系统的组成WB,质量为m a 相的组成为WB(α),质量为m(α) β相的组成为WB(β),质量为m(β) 组分B在系统中的质量: mB = mWB = mB(α)+ mB(β)
= m(α)WB(α)+ m(β)WB(β) m = m(α)+ m(β) [m(α)+ m(β)] WB = m(α)WB(α)+ m(β)WB(β) 整理得:m(α)[WB -WB(α)] = m(β)[WB(β)-WB]
第六章 相平衡
§6.1 相律 1、物种数与组分数 (1)物种数S(化学物质数):系统中的物质数
(2)组分数C
在平衡体系所处的条件下,能够确保各相组成所需的最少独立物种
数称为(独立)组分数。 S:物种数
C S R R'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CaCO3(s)=CaO(s)+CO2(g) R′= 0
数称为(独立)组分数。 S:物制条件数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CaCO3(s)=CaO(s)+CO2(g) R′= 0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C+H2O=CO+H2 C+CO2=2CO CO+H2O=CO2+H2 R=2 S=5 C=5-2=3 2、自由度数F 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变量的数目 3、相律的推导
(2)
2、组成用组分的B的摩尔分数xB表示
§6.3 单组分系统相图 对于单组分系统:C=1,据相律
F=C-P十2 =3一P
◆一般情况下F=0(最小),P=3相(最大) 单组分系统最多三相共存
◆一般情况下P=1(最小)F=2 即单组分系统是双变量系统,即温度和压力
1、水相平衡实验数据
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①水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冰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冰与水平衡,压力增加,冰的熔点降低; ④在0.01℃和610 Pa下,冰、水和水蒸气同时共存,呈三相平衡状态。
F=C-P + n
④只由液相和固相形成的凝聚系统,忽略压力的影响,相律为
F=C-P+1
解:
(1)因为压力已固定为 pθ F = C-P + 1 当F=0 时,平衡相数P最多 0= 2-P+1 P=3
(2)因为温度已固定为30℃ F = C-P + 1 当F=0 时, 平衡相数P最多 0= 2-P+1 P=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