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理清文章顺序教案模板)

学会理清文章顺序教案模板)

教学主题:
理清文章顺序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技巧的具体运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师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在写作之前具有导向作用,在写作活动过程中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愉快的情感体验。

2.呈现
一:要求
(1)从整体到局部读
阅读一篇文章先要从头到尾认真读几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

然后再一段一段地读,把握每段所写的意思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认真地读书,为理清文章顺序做好准备。

(2)要找到叙述的线索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后,还要开动脑筋,从文章中找到叙述的线索。

要想一想,文章开头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以什么为主线展开叙述的。

把握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也就找到了叙述的线索,从而理清了叙述的顺序。

二:理清顺序的方法
文章的叙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三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习并掌握以下三种基本的方法。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叙事的文章,常常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

阅读这样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事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在公共汽车上
一天晚上,寒风刺骨,雪花纷飞。

我看完电影乘公共汽车回家。

车上的乘客不多,有几个座位还空着。

可是一位解放军叔叔却站在车窗旁,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看到车上的空座位。

我感到很纳闷,这位解放军叔叔真有意思,车上有座位他不坐,偏偏要站在窗户边,又冷又累,这是为什么呢?
“解放军同志,请您坐到这个座位上来,站在窗户边太冷了。

“那边传来了销售员阿姨热情的声音。

“没什么,站在这挺好。

“解放军叔叔笑了笑说。

然后他又把身子往车窗户贴了贴。

这使我更纳闷了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到车窗旁,仔细一看,噢,原来是车窗的玻璃破了。

解放军叔叔为了不让乘客爱动,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窗外刮进来的寒风。

这篇文章写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一位解放军叔叔在公共汽车上,为了不让乘客挨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外面刮进来的寒风的故事。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事情发展的顺序,警车上有空座位,解放军叔叔不坐,偏偏要站在窗户边。

接着写事情的经过,讲售票员阿姨请解放军坐下,可是他不坐,又把身体往车窗上贴了贴。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将原来这床玻璃破了,为了不让乘客挨冻,他用自己的审题当着窗外刮进来的寒风。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2)按照时间先后理清顺序
有些文章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写的。

阅读这样的文章,要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段落,理清叙述顺序。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种小树
春天的早晨,明媚的阳光洒满了校园,几只活泼的小鸟在枝头上喳喳喳地唱起了《春之歌》。

我们三2班的同学来到操场边,要把小树苗栽种在操场的四周。

随着李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王强同学抡起小锄头,刨起了树坑。

李芳同学扛起一棵小树苗一路小跑来到树坑旁。

我赶忙接过树苗,大声说:“现在咱们可以把小树放到坑里了。

“”那可不行,还得把树坑刨得深些。

“说完话,王强有挥起小锄头猛刨起树坑来。

树坑挖好了,李芳小心翼翼地把小树苗放进树坑里。

我赶紧蹲在地上,双手夹住小树干,王强又拿起小铁铲把土铲进树坑里。

“浇水啦!浇水啦!”远处传来一阵阵呼唤声,原来体育委员韩伟拎着小水桶走来了,他把水倒进坑里,小树苗咕咕咕咕地喝饱了。

我们看见一棵棵棵小树站立在操场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哪!
第二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又来到小树旁,看见小树抬起头,挺起腰,就像列队在欢迎我们咧!我拿出“爱护小树,它是我们的朋友”的提示牌,挂在树干上。

李老师走过来,看看小树,又瞧瞧提示牌,脸上绽出了笑容。

望着小树苗,我想,再过几年小树就长高了,长大了,夏天,它会撑起一把绿伞,让我们在它身边游戏,唱歌,那该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可爱的小树,快快长大吧!让我们在春光里一起快乐成长。

这篇文章写的是同学们种小的事情,文章中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春天的早晨”,“第二天放学后”。

依据时间提示,我们可以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先写“春天的早晨,同学们在操场四周种小树”,接着写“第二天放学后,同学们给小树挂提示牌,盼望小树快长大。

”最后写“让我们在春光里和小树一起快乐成长。

”文章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有序。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阅读文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叙述的顺序,读懂文章。

作文时也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把文章写得有条理。

3、按照地点变换理清顺序
写游览、参观的文章,常常要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阅读这类的文章,要注意抓住那些表示地点变换的语句,根据地点的不同,去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游长城
爸爸要带我去游览长城,我是多么高兴啊!
天刚刚蒙蒙亮,我就催爸爸起了床。

可等旅游车开出北京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

车子风驰电掣地前进,可我还是嫌车子开的慢,恨不得车子插上翅膀,立刻飞上长城。

长城终于到了,车刚一停稳,我就跳下了车。

阳光照耀下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连绵起伏,好像一条长龙卧在山峦上,多么雄伟壮观啊!我迫不及待地随着爸爸登上了长城。

站在城楼上,我举目远眺:长城随山而建,蜿蜒曲折,直通天边。

城楼也是一个连着一个,直指蓝天,我是多么想走遍每一座城楼啊!再看那一条条矮矮的山岭和洼地,看那一片片苍郁的树林和绿油油的庄稼,起起伏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多么伟大的工程啊,我怎能不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从一个城楼走向另一个城楼,尽兴地饱览了长城的美景。

当我和爸爸踏上归途时,太阳已经西坠了。

透过汽车的玻璃窗,我远望着渐渐远去的长城,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长城!”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和爸爸游览长城的事情。

在短文中表示地点变换的语句有“长城终于到了”“”站在城楼上“”我从一座城楼走到另一座城楼“。

依据这些语句的提示,我们可以理清文章的顺序:先写”我“和爸爸乘车到了长城;再写登上城楼看到美丽的景色:后写从一座城楼到另一座城楼,尽兴地饱览长城的美景。

全文的条理十分清晰。

按照地点变换顺序阅读文章,能够清楚地理清文章的顺序。

把文章读懂、说明白。

在作文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景状物,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总的来说,就是
阅读文章理顺序边读边想做分析文章按照顺序写前后因果很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写从头到尾有条理文章按照地点写移步换景连一体
3.练习与检测
课堂练习
通过了分析,我们掌握了写作顺序,那么我们就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下面的文章运用了什么的写作顺序呢?
1、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对了)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小院的西面,北面,东面,南面。

2、小草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
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按时间顺序分别从春夏秋冬四季进行写作。

4.小结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那么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会使文章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它
5.作业
我们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就可以采用学到的顺序选择采艾高、吃粽子、赛龙舟等反映民风民俗的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