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影响: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段共和国,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未能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 武昌起义的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 革命党人熊秉坤首先率军起义,经过一夜的 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起义的 胜利。
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 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 为“辛亥革命”。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指导思想)
1904年,上海成立光复会,蔡元 培为会长。
1903年11月,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成 立,推黄兴为会长,他后来成为 辛亥革命领袖人物之一。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如规定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设立议会,议
员也由国民选举产生,行使立法权。如总统有不法 行为,议会有权弹劾、罢免。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二、武昌起义
1. 武昌起义的背景: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发 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 了,但扩大了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 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3)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但 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袁世略。对清皇室武 力逼宫,迫清帝退位。
小结
兴起: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辛 发展:同盟会的建立
亥 高潮:武昌起义
革 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16字纲领 1905年,东 京三民主义
1. 时间:1912年1月1日
2. 地点:南京 3. 领导者: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①发布了一系列法令 4. 措施: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影响: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临时宪法性质
5.影响:(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
(2)建立了资产阶段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第8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1866—1925)
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广东香山 (今中山)人。 1892年毕业于香港 西医书院。赴檀香山 成立兴中会,发誓推 翻清王朝。在广州、 惠州筹备起义,均失 败。1905年在日本 联合华兴会、光复会 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 同盟会,被推选为总 理。
1. 兴中会的成立
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成立了兴
中会,以推翻清政府为斗争目标。
兴中会秘密宣誓的地方
2. 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 地点 政治纲领 (16字) 革命目标
1905年8月 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旗帜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2. 武昌起义的经过 开赴前线的起义军
武昌起义的经过
军 昌 19
占 起 11
领义 年
楚 望
发 动
10 月
台 军 械 库
, 当 夜 起 义
10 日 晚 , 武
北 日 19
军 , 11
政武 年
府
昌 成 立 湖
10 月 11
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洋军向革命军反扑, 炮轰汉口,城内中弹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