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介休市; 公共卫生; 健康教育; 知晓率; 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3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6019( 2014) 07 - 0046 - 02
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作为灵魂,是卫生保健工作中最为重要 与技能,增强其自信心以外,同时还可加强居民和医生之间的交流,获得 的一项[1]。健康教育除了可使慢性病患学习相关的自我管理理论知识 较为显著的认知性症状管理效果[2]。为深入落实 2013 年山西省卫生工
的预防作用又可降低某些癌症危险. 至于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学术界 [1] 夏路风,付得兴,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 首都医药.
也趋于达成共识,但对阿司匹林预防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的证据
2006,10: 48 ~ 49.
仍不明确。
[2] 尹桂华.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 ( 8) :
关键词: : 阿司匹林 临床新用途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181. 3 +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6019( 2014) 07 - 0046 - 01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作为解热、镇痛、消炎和抗风湿药物被广泛使用。 行有效改善,且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发展起到延缓作用。纽约
其通过非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 COX) ,减少前列腺素( PG) 生物合成而 艾伯塔·爱因斯坦医学院里查德利·普顿博士,是精神病学、神经学及流
发挥解热镇痛效果。但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外陆续出现其用于治疗动 行病学三栖教授,其研究指出: 患者大脑内炎症的发生是加重老年痴呆患
脉硬化、癌症、老年痴呆症的报道后,人们对其老药新用的研究也逐渐多 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而按时服用抗炎药物( 如阿司匹林) 对机体炎症
了起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临床应用,现将其新用途总结如下。
究报道发现,相对于正常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先兆子痫孕妇的
2. 2 加重出血倾向
血液血栓素 A2 水平相对较高,且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加。而
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有着不可逆抑制作用,且对血栓素 A2 的合成及
在药理作用上,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则能对孕妇的血液血栓素 A2 水平 血小板的聚集也有着抑制作用,进而容易诱发出血,有严重肝病、出血倾
直接对胰腺产生作用尚不清楚[3]。
肾功能衰竭。
1. 4 预防和降低癌症危险据 2009 年 5 月 25 日《医师报》报道: 越来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广泛的
越多的证据证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还可预防结直 用途,且疗效肯定。与此同时,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也较多,临床 应用时
林的副作用却存在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副作用的严重程度越高。
激局部胃黏膜细胞和抑制环氧化酶 1 ( COXl) ,减少粘膜前列腺素( PG)
1. 2 可预防先兆子痫
的生成,而胃壁前列腺素( PG) 对胃黏膜细胞有保护作用。合用 PGE1 的
先兆子痫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主要症状之一。而近期相关研 衍生物米索前列醇( mi soprostol) 可减少溃疡的发生率[3]。
张月玲 ( 山西省介休市疾病预防控制 目的: 以介休市为例,经过当地居民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针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 施。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北坛社区 18 - 59 岁常住居民,采取随机抽样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 2013 年 7 月和 11 月实施了两 次调查; 第一次为基线调查,在第一次调查结束后,对研究对象实施了健康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研究。结果: 在第一次调查研究 中,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72. 7% ,在第二次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为 120 份,其中每份试卷为 20 道题,总的答题数为 2400 道,答对 1948 道,答错 452 道,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 81. 17% 。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介休市居民卫生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基础上还应继续完善 且按照当地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等,具有针对性地来开展教育活动。
— 46 —
反应性疾病进行及时治疗或预防,可有效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2]。
1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新用途
1. 7 治疗痛经
1. 1 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冠心痫
相关临床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在痛经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痛经的发生机制主要在于机体内前列腺素的浓底异常升高,造成子宫平 方面切实有效[1]。小剂量阿司匹林( 75 ~ 300 毫克 / 天) 具有抗血小板凝 滑肌痉挛。而在作用机理上,阿司匹林能够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行有效 聚作用; 当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如在 24 小时内嚼服阿司匹林,其死亡率可 抑制,从而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一般在月经前 3 天开始服最为有效[1]。
的胃肠道障碍等副作用而未作为降糖药物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
2. 4 对肾脏的影响
SU( 磺酰脲类) 阿司匹林药物的研发问世,相关研究证实,应用阿司
阿司匹林对正常肾功 能 无 明 显 影 响。 但 对 老 年 人,伴 有 心、肝、肾 功
匹林后,葡萄糖耐量试验伴有血中 IRI( 免疫反应胰岛素) 增加,但其是否 能损害的患者,也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引起
1. 5 治疗胆道蛔虫病乙酰水杨酸治疗胆道蛔虫病效果显著。用法:
1 007
乙酰水杨酸片 lg / 次,2 或 3 次 / d,连用 2 - 3 天。当阵发性绞痛停止 24 小 [3] 杨宝 峰 苏 定 冯,药 理 学 ( 第 6 版)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时后即停药,然后再行常规驱虫 [4] 。
论著
大家健康 For all Health
2014 年 7 月 第 8 卷 第 13 期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陈学政 ( 洪泽县三河镇卫生院 江苏 洪泽 223100)
摘要: 阿司匹林( Aspirin) 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 COX) 抑制剂,自问世以来,以其药效显著、价格低廉、毒性反应低而广 泛应用于临床,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除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外,通过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 防冠心病、降糖和预防癌症等诸多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本文重点介绍 Aspirin 在临床上的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肠癌。2009 年 5 月 Cucizk 等在汇总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后指出阿司 应对其用药指征和剂量进行准备把握,避免长时间和大剂量用药,进而降
匹林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对结直肠癌具有化学预防作用,并 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可能对其他癌症也有预防作用; 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既可起到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大大降低( 此时嚼碎阿司匹林后吞服效果比直接吞服更好) 。长期服用阿 2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时,应选择临床抗血栓治疗有效的最低剂量, 2. 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之
如 75 ~ 150 毫克 / 天,因为临床抗血栓疗效没有剂量依赖关系,而阿司匹 一,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主要在于药物直接刺
2007: 1 88
1. 6 治疗老年性痴呆
[4] 边立东,乙酰 水 杨 酸的临 床新用 途[J]. 中国社区医师,2008,16
目前临床上用于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有多种,但疗效均不甚满意。
( 16) : 33
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指出阿司匹林类非甾体抗炎药能对机体的智能损害进
介休市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研究
进行有效改善,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向疾病的患者禁用。
孕妇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
2. 3 阿司匹林哮喘
1. 3 可能具有降糖作用
阿司匹林易对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加氧酶途径起到抑制作
早期,阿司匹林的降血糖作用已得到临床证实,但因临床实践表明需 用,进而阻碍 PG 合成,增多了脂氧酶的代谢产物 - - 白三烯,进而容易引 大剂量的用药才能促进这一药效作用的发挥,大剂量用药下药物所产生 发支气管痉挛,导致" 阿司匹林哮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