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
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
域性的特点。

地理实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操作性与直观性。

地理实验教学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严谨的学科作风,切合素
质教育要求。

本文基于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
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
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和发展历程,从而让
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记忆。

当然,应用地理实验,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引
导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地理实验的主人翁。

高中地
理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教学策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实
验课堂,促使学生增强实验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一、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重在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切身的实践,
帮助学生掌握或巩固原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对地理学习
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有句古老的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地理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和观察地理事物演变过程的机会,虽然有些只是模拟实验,但却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而地理实验正好给了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并且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
验以及思考实验成果的过程当中都蕴含着无数的快乐因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老师重视分数,学校重视升学率,很多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评判的标准不是学生是否能从中学会什么,而是这些活动
能否帮助学生在考试时多拿分。

很多教师认为只有那些有可能考到而学生又难以
理解的知识点才需要结合实验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对
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制度的逐步推行,这种现象一定会
日渐消除,因为地理教师重视实验是促进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乏
因为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和在制作教学案件的时候,都是以地
理课本为主的,以教材上的教学任务为任务,很少会导入一些新鲜的教学方式或
者在教学中举行一些活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很少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
行思考,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在学生的脑子里自主学
习意识非常的薄弱,这种现状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三、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保证地理实验教学资源
目前,缺乏专门的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缺乏是大部分高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希望学校及教育部门能够重视,从国家层面上提高地理实
验的地位。

为高中配备充足的实验器材。

另一方面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教师一
方面要最大限度的进行利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展开“非常规”的实验。

所谓的“非常规”地理实验,是指利用身边原本不是用作地理实验的材料,在地理实验以外开展的地理实验。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比较肤浅,
对活动建议、评价建议没有深人研究,因此实验教学不适应新课标要求。

这就要
求地理教师能够潜心研究新课标要求,领会实验教学的深层意义,在选择、修改、创编和实施地理实验时,强调地理实验的科学性,积极探讨与实施有价值的地理
实验教学。

该做的实验、有条件做的实验一定要做,切不可脱离了新教材的课文、活动设计,直接把答案讲解出来。

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
点拨、引导作用,要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而不是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地理知识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时,
笔者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导入。

将一个杯子装满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气流情况,发现其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动。

教师讲解:“类似的情况大气中比较常见,大气也有气流,其在流动的过程中也会遵循一定的朝向与规律,我们称其为热力环流。

”之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熟悉的热力环流事例。

有学生说:“在爬山的时候,山上气温与山下的气温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热力环流。

”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案例,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四)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意识
高中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高了,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如果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
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

如为了节约上课
的时间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利用翻转课堂的特点,老师可以在一节新课之前
布置预习教材的作业,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疏通一下内容,并且查阅相关资料,
对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在教学中更容易发觉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里,进而通过
老师的讲解或者是同学之间的讨论得到强化理解。

课前给学生规定的时间,让同
学与同学之间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自己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这轮环节过后,请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上台对其中一个模块进行讲解,看哪个小组成功地解决
了同学的难题,在讲完之后,老师需要对每个成员的表现都进行肯定和鼓励,给
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

这让学生体会了当老师的感觉,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健全地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在评价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侧重对知识的评价,对于学生态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则较少涉及;评价主体
单一,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方式单调,以考试测验
为主。

这些问题都与新课改的理念不符,严重阻碍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必
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真实、
鲜明的实验操作体验,能在增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提高地理实验资源利用率,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并借助实验教学的优势,增强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松.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1):123.
[2]周建武.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1):88.
[3]陈巍.“精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课程教育研
究,2019(13):159.
[4]孟春雨.论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05):69-70.
[5]窦晓菡,郑昭佩.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
察,2019,8(05):123-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