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产生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解析:选D在火山喷发口处存在游离态的硫,A错误;SO2的排放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产生,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错误;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SO2===Na2SO3+H2O,其中SO2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并非漂白性,C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酸性气体或中性气体,如SO2、CO、Cl2等,D正确。
2.保罗·克拉兹等三位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解析:选B由图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日光―→2Cl+O2;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正确;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Cl—O—O—Cl,B错误;由该过程的总反应知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C正确;过程②中C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D正确。
3.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解析:选A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是浓硫酸强氧化性的体现,A错误;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B正确;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使溶液呈黄色,C正确;SO2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正确。
4.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或SO2-3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解析:选C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或SO2-3,A错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CO2、SO2,溶液中可能存在CO2-3、HCO-3、SO2-3或HSO-3,B错误;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气体为SO2,排除SO2-3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BaSO4,说明一定含有SO2-4,所以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正确;氧化性气体如氯气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错误。
5.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此装置可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排放B.装置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C.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D.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排放的气体中含SO2解析:选D A 项,由图可知使用此装置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 项,该装置内,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化合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再与氧气化合生成硫酸钙;C 项,反应的实质是二氧化硫与碳酸钙、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D 项,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 )A .溶有SO 2的品红溶液B .溶有NH 3的酚酞溶液C .溶有SO 2的酚酞溶液D .溶有Cl 2的品红溶液解析:选A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时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符合题意,A 正确;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OH -而使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加热条件下,一水合氨易分解生成氨气而使溶液褪色,B 错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C 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次氯酸的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D 错误。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 2S 2O 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 2O 2-3+2Cl 2+3H 2O===2SO 2-3+4Cl -+6H + B .用CuSO 4溶液吸收H 2S 气体:Cu 2++H 2S===CuS ↓+2H +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 D .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 4稀溶液混合: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解析:选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 2-3,故A 错误;用CuSO 4溶液吸收H 2S 气体,反应能生成硫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 2++H 2S===CuS ↓+2H +,故B 正确;氨水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故C 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 4稀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 2++OH -+H ++SO 2-4===BaSO 4↓+H 2O ,故D 错误。
8.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 2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SO 2-3>I ->Cl -)。
酒样―――――→足量稀H 2SO 4边通N 2边煮沸气体――→试剂A 吸收溶液――→试剂B滴定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B可选择NaOH标准液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C.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解析:选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此时不能选择NaOH标准液,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通氮气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SO2-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O2-4,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C正确;若试剂A选择碱液,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盐或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可以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盐,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D正确。
9.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解析:选A反应①生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②白雾是氯化氢,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与同一种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而氯离子不能被氧化,说明还原性Br->Cl-,A正确;反应③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强酸制弱酸,且亚硫酸钠与溴化钠不是同一类型,所以不能比较Br2、SO2的氧化性,B、D错误;白雾说明氯化氢易挥发,说明挥发性H2SO4<HCl,C错误。
10.(2019·长春联考)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解析:选C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 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11.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解析:选A 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A转化为溶液B后溶液酸性增强,C错误;FeO与H+反应生成Fe2+,故溶液C不能转化为溶液A,D错误。
12.高锰酸钾(KMnO4)和过氧化氢(H2O2)是两种典型的氧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H2O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臭碱(Na2S)B.小苏打(NaHCO3)C.水玻璃(Na2SiO3) D.酒精(C2H5OH)(3)高锰酸钾、双氧水、活性炭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但三者联合使用时必须有先后顺序。
①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H2O2-2e-===2H++O2↑还原反应:MnO-4+5e-+8H+===Mn2++4H2O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处理饮用水时,活性炭应在高锰酸钾反应结束后投加,否则会发生反应:KMnO4+C+H2O―→MnO2+X+K2CO3(未配平),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