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XX市XX中学路口人行天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XX市城市管理局编写单位:编写日期:二○○九年三月目录第1章总论 (1)1.1 项目的背景与概论 (1)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5)第2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3章项目性质与规模 (9)3.1 项目性质 (9)3.2 建设规模 (9)第4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1)4.1 场址选择及场址现状 (11)4.2 场地建设条件 (11)4.3、场地工程评价 (13)4.4、结论与建议 (15)第5章工程设计方案 (16)5.1 设计原则 (16)5.2 桥梁规划设计 (16)5.3 道路规划设计 (20)第6章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 (26)6.1 节能措施 (26)6.1 消防措施 (26)6.2 劳动安全文明措施 (26)第7章环境保护 (27)7.1 编制依据 (27)7.2 环境现状 (27)7.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27)7.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28)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8)第8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29)8.1 建设工期 (29)8.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9)8.3 项目招投标 (29)第9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3)9.1 项目投资估算 (33)9.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37)第10章社会效益评价 (39)10.1 社会评价的目的 (39)10.2 社会评价的原则 (39)10.3 社会评价的方法 (39)10.4 社会影响分析 (40)10.5 互适性分析 (43)10.6 社会风险分析 (44)10.7 社会评价结论 (44)第1章总论1.1 项目的背景与概论1.1.1 项目名称XX市XX中学路口人行天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XX市城市管理局承办单位地址:XX市文明路XX市城市管理局大院内。

1.1.3 承担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单位及资质单位名称:资格证书:发证机关:法定代表人1.1.4 项目拟建地点项目建设地点选定在XX市XX大道与河中路交汇处,XX中学旁。

1.1.5 报告编制依据1、XX市广源市政设计院提供的《XX市XX中学路口改造市政工程施工图》。

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

4、《关于印发经济评估方法的通知》及附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经[1998]11号)。

5、与本项目有关的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文件以及其他资料。

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1 建设投资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38.45万元。

其中:人行天桥建设项目投资153.70万元,市政道路改造143.72万元,安装工程费0万元,建设监理费3.15万元,勘察设计费6.30万元,其他费用31.78万元。

由于本项目属于XX市政府财政局拨款项目,不考虑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所以,总投资与总资金均为338.45万元。

建设投资估算见下表(表1-2)。

建设投资估算表表1-2 单位:万元注:以上计算均包括人工、机械、材料费用。

1.2.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1.2.2.1 投资计划建设项目总建设期为10个月,详见项目实施进度表,项目投资按比例投入。

1.2.2.2 资金筹措本项目的建设资金338.45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材料,全部由区政府财政局拨款。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见下表(表9-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1-3 单位:万元1.3 可行性研究结论XX中学路口人行天桥的建设将缓解XX大道南段交通压力,有效改善XX大道的交通环境,将地下通道改建成单项行车道也有利于增加交通容量,改善城市环境,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隐患。

所以说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第2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1、XX市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XX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XX区。

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

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

其中XX市面积15478平方千米,人口334万(2003年)。

XX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

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 度27分。

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发展最快的建设大道北与江西省交界。

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XX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XX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2、XX中学概况XX中学位于XX大道南,学校创办于1915年,1988年设市以前是XX县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

1993年3月起由市政府接管,成为市直属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23936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0523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220人,教职工223人,专任教师205人。

3、XX中学路口交通状况由于XX中学位于XX大道旁,以及周围居民较多,致使205国道XX 中学路段(XX大道南段与学生路交汇处)过往车辆频繁,导致交通繁忙,经常出现交通事故。

尤其每天中午11时30分后和下午5时30分后是该学校学生离校高峰期,此路段道路拥挤现象尤为严峻,司机乱闯红灯等致使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为一大安全隐患。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缓解205国道XX段交通压力的需要205国XX中学路段(XX大道南段与学生路交汇处)交通繁忙。

据不完全统计,交通繁忙时段进入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000P/h,交叉口的XX中学进口横过马路的人流量近5000P/h,且该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1200pcu/h。

随着XX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沟通能力的增强,205国道交通压力将进一步扩大。

人行天桥的建设将解决部分人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205国道XX段(XX大道)的交通压力,所以说项目建设是缓解205国道XX段交通压力的迫切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减少XX中学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的需要XX中学位于XX大道南段与学生路交汇处,共有师生3000多人,且距朱门厅市场较近,加之附近居民较多,造成XX大道在上下课及上下班时间交通拥堵,也给XX中学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XX中学路口的红灯时间XX中学路口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35秒,据有关市民透露,在红灯亮时,常有摩托车与小汽车快速地驶过,从南向北疾驶而去,往往在10分钟的时间里,就有近4辆小车、20多辆摩托车、多辆出租车及公交车闯过红灯。

这些都对XX中学的学生及附近居民造成安全隐患。

XX中学路口人行天桥的建成将为横过马路的行人提供安全通道,避免交通安全隐患。

所以说项目建设也是降低XX中学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需要XX中学路口处地下人行道,位于XX中学前约50米处,由地下通过师范桥横穿XX大道,原为方便行人横穿马路的通道。

由于地下通道出口距朱门厅市场较近,常有小商贩摆摊,通道内有较多垃圾堆积,天气较热就会散发出恶臭的气味,下雨天通道内积水较深无法通行。

这不仅不利于缓解XX大道拥挤的交通状况,还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质量。

项目建设将封填此处的人行通道,改建成联系河中路与XX大道间的单行车道,并在附近建设一座人行天桥以方便行人横过马路,从而改善通道周边居住环境和交通环境。

所以说该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需要。

第3章项目性质与规模3.1 项目性质本项目建设是XX市城市管理局为缓解XX市交通拥堵状况,杜绝安全隐患的需求,拟建的一座人行天桥,以及改建原地下通道为单行车道,属于市政建设项目。

3.2 建设规模拟建项目用地选定在XX市XX大道南段与学生路交汇处(205国道XX段)。

建设规模为:人行天桥工程建筑面积660㎡;宽为8米的道路工程238.30米,其中改填宽为5米人行地下通道长79.5米为单向车道,改填宽为7m人行地下通道长83.0米。

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表3-1。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3-1第4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及场址现状4.1.1 项目选址建设单位选址位于XX市XX大道南段(XX中学路口)建设人行天桥。

4.1.2 场地现状拟建人行天桥项目道路交通繁忙,附近有XX中学、朱门厅市场。

4.2 场地建设条件4.2.1场地地层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地处盆地侵蚀地貌的坡地与低洼地段相结合的部位,在钻探揭露深度内,场内岩土层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坡残层及下第三系岩积层。

1、第四系人工填土地层(Q ml)素填土-饱和,松散-稍密,由风化砂砾岩土回填而成,属多年回填土,已部分完成自重固结。

厚0.60-0.94m,场区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

2、新生界第四系冲积层(Q nl)①淤泥质土深灰色,软塑,主要成分为粘粒、粉粒,含有机质,略有臭味。

层厚0.7-1.8m,层顶埋深8.20-9.40m。

②中粗砂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砂质成分为石英,长石等,粘粒含量约20%。

层厚0.50-2.0m,层顶埋深8.10-9.80m。

3、新生界第四系坡残积层(Q dl+el)棕红色,可塑-硬塑,主要成分为粘粒、粉粒、含砂量约占25%。

层厚0.70~6.2m,层顶埋深0.00-8.60m,场地内均与分布。

3、新生界古生系统下第三系丹霞群A,全风化砂砾岩棕红色,风化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尚可辨,岩石已风化成土状,岩质软,用手捏易碎。

层厚0.50~3.60m,层顶埋深3.5-11.20m,场内地段均匀分布。

B,强风化砂砾岩棕红色,原岩结构清晰,风化裂隙较发育,岩心呈土柱状,节长8-25cm,部分呈块状,块径3-8cm,岩质稍软,用手捏易断,局部夹薄层中风化,层厚9.4-36.30m,层顶埋深1.30-14.50m,均匀分布于场内。

C,中风化砂砾石褐红色,砂砾结构,中厚层构造,泥钙质胶结,胶结程度一般,节理裂隙不发育,岩心呈中长柱状,局部呈碎块状,节长10~25cm,岩质稍硬,锤击硬壳声该层未穿透,层顶埋深23.90~32.40。

4.2.2地下水概况地下处于温湿来热带气候条件下,全年平均气温19-26℃,全年降雨在1500MM以上,雨量充沛,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70%左右。

场地内中粗砂为强含水性、强透水性的地层,地下水赋存类型为孔隙水;强风化含砾砂岩、中风化砂砾岩为中等含水性、中等透水性的地层,地下水赋存类型为风化裂隙水,其余为弱含水、弱透水地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