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2017年、2018年《考试大纲》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现手法”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并且增加了“阅读
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

这一明显调整,突出了“新闻类文本”在高考中的地位。

与之
相一致的是,全国卷打破了前几年高考试题只考人物传记的规律,三套全国卷都使用了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
的新闻和报告,文本形式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而且淡化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形式,
一般多以“纪实性新闻”“发展报告”“评述性新闻”“图表性新闻”等形式出现。

2018年全国卷
保持了2017年高考选用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其选材、题量和题型、考查角度等呈现以下特点: 卷别 话题 材料构成 题量和题型
全国 Ⅰ卷 量子通信技术与量子通信专家 文字
2客观题+1主观题 全国 Ⅱ卷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 文字+图表
2客观题+1主观题 全国 Ⅲ卷 数字化背景下的图
书出版与发行
文字+图表 2客观题+1主观题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类题目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
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要能够准确理解材
料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材料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
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命题角度
答题思路 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
①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归纳整合。

④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概括内容
要点或中
心意思 ①通读材料:对于文字材料,要概括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对于图表,要准确而全面地弄懂。

②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找准文本所展示的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二 分析新闻的真实性、详略类题目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真实性是指新闻要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贴近实际生
活。

所以,如何表现新闻的真实性往往成为命题人首先关注的问题。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分析新闻的真实性①采访内容是否充分、全面、客观;②对现场情形的再现是否客观真实;③数据的运用是否客观真实;④细节描写是否形象有力地展示了事件的真实性;⑤叙述人称的选择是否有利于表现事件的真实性。

分析新闻的详略①看材料间是否有不同;②看材料间是否有递进关系;③看材料能否开拓读者视野;④看材料对塑造形象有何作用;⑤看材料是否便于表达主题。

三把握新闻作品的语言类题目
新闻语言(除评论类文章)一般为客观叙述,很少主观评论。

但由于表达的需要,部分新闻在客观叙述的同时,融入了主观色彩,带有明显的情感性和倾向性,使新闻的语言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赏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①从语言是否准确记录和再现新闻真实内容的角度考虑;②从逻辑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考虑,看其是否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理,是否表意明确、合乎分寸;③从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性的角度考虑,要注意词义的差别,还要留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言是否得体等。

赏析新闻
语言的
情感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②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③从表达情感主旨的角度思考;④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思考。

四评析新闻结构作用类题目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评析新闻标题①分析标题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分析标题对表达主题的作用;③分析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分析标题对表达作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分析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分析导语的作用
①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它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等等;②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开;③从社会、读者的角度分析,如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等。

(续表)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分析背景材料的作用①从新闻背景与内容关系的角度思考,说明或解释新闻的主要内容,令新闻通俗易懂;②从新闻背景与主旨关系的角度思考,揭示新闻的意义,引起社会的关注;③从运用新闻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的角度思考;④从通过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的角度思考;⑤从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的角度思考。

五探究类题目
由于探究类题目涉及的面很广,故只要是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都有被考查的可能。

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分析归纳文本所反映的人生观,探讨其中的价值观,揭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本反映的人生
价值和时代精

探究文本中的
某些问题,提出
自己的见解
要善于质疑,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①特色分析要具体。

文本特色属于文本形式,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所以要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就需要先读懂文本内容,明确文本特点。

②思考判断要深入。

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最好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