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及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及微观经济政策

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
1.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在瑞士诺桑学院任教的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与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单独由其市场供给关系决定,而必然受到其它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只有将所有市场联系在一起共同考虑他们的价格决定,才能建立比较完整的价格理论。

该理论有三个基本假定: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
2.每个居民户都是产品的需求者,同时也是要素市场的供给者,每个居民户的全部收入均来自于要素供给,并且每个居民户都会把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没有储蓄和负储蓄;
3.每个厂商都根据既定的市场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确定其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和要素需求量。

2.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以一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为考察的起点,如果现状的改变能使所有人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这种改变就是有利的,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如果它能使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好,同时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出境变坏,则这种变化也是有利的,也能增进社会福利。

只有当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在已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去改善某一个人的处境,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被认为是最优的,社会福利也达到了最大值,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3.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1.交换的帕累托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条件;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条件
4.经济租金:是指对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支付额超过该生产要素维持目
前用途所需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那部分。

由于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可能供给的数量,但是在竞争条件下,不管需要多少生产要素,都是按照统一种价格水平来进行支付的,而且这个价格是由厂商使用最后一单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决定的。

经济租金解释如下图:
D
S
P1 E
O Qe 要素数量
如果供给曲线越平坦,则经济租金越小,当供给曲线为水平状时,经济租金为零,没有经济租金;当供给曲线垂直于要素数量轴时,全部报酬就是经济租金,这时候的经济租金就是地租或是租金,可以看出地租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经济租金是更为一般的概念。

5.准租金:厂商在短期内的固定要素投入量是不能够够改变的,因此这些固定资本的价格有些类似于租金,通常被称为准租金。

准租金可以用厂商短期的成本曲线来表示,如下图:
C(成本) 解释如下:图中的准租金就是
D 阴影部分的面积,准租金等于
C AC 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总平均可变成
A B A VC 本,即准租金等于总固定成本加
准租金的解释意义Q 上经济利润。

6.洛伦兹曲线:是指由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收入分配曲线。

该曲线通过将一国总人口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计算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再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比关系在图中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收百L
入分
累比C
计 A B
O 人口累计百分比H
横轴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累计百分比。

OL为完全平等线,表示任意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即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百分比。

OCL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线。

OHL表示收入完全不平等情况下的洛伦兹曲线,及收入水平完全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等一无所有。

总之,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程度越平均。

7.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基尼提出的建立在洛伦兹曲线上的一种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标准。

图中的基尼系数通常用A/A+B,来表示。

基尼系数=A/A+B,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
A B 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
越接近于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等;0.3——0.4表示收入分配基本合理;0.4——0.5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8.寻租: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9.外部性: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对其他行为主体造成的影响未被计入市场交易中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又称为外在性或外部效应,这会给其他行为主体(厂商和个人)带来损害和利益。

根据影响,可以将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行为主体的行动对其他人带来了有利的影响时,自己却不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补偿时,便产生了外部经济;当一个经济主体的行动使得他人付出了代价,而他人又得不到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10.关于外部性的治理:第一,政府可以直接管制或是指导;第二,政府可以征收课税或是采取不贴,政府可以增加新税种,对产生外部不经济的行为进行课税,同时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提供外部经济的行为进行补贴,形成了外部性的内部化;第三,规定财产权(包括协商支付和企业合并)。

11.科斯定理:a.科斯第一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的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由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够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

b.科斯第二定理:不同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是决定经济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而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显然就是尽可能明确地界定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产
权。

(此处是根据黎诣远书本提出的科斯第一第二定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科斯定理: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而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是无关紧要的。

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各方在达成协议和遵守协议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科斯定理的有关产权的界定用以解决外部性效果和提高资源配置效果是有重大影响的。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的两个重要特征。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的产出水平,额外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引起该产品的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非排他性是指,公共品很难禁止某人不付代价而消费该种产品。

13.信息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者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许多商业活动都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信息不对称会妨碍市场的有效运行,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会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问题。

14.逆向选择:市场上的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少的一方选择信息多的一方进行交易,就是“市场逆选择”。

逆向选择会导致市场上的高质量产品被低质量产品驱逐(又称“劣品驱逐良品”)。

15.道德风险:如果交易的一方采取行为影响另一方,而另一方却无
从判断或是辨别,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通常被称为隐蔽行为)往往导致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达成协议后,信息多的一方违反自己的承诺而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

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达成协议的另一方无法准确地核实对方是否按照协议办事。

这种行为会破坏市场的运作,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得供求关系无法建立。

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弥补制度设计中的欠缺,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主动采取行动来约束自己。

16.委托——代理问题:当一方当事人(委托人)委托另一方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些任务,而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委托——代理问题就产生了。

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通常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第二,委托人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的目标;第三,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的信息明显要多于委托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