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中医学院汇报PPT课件

河南中医学院汇报PPT课件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着力机制创新 开拓产学研工作新局面
河南中医学院
2011年7月
.
1
内容
第一部分 学校科研工作简介 第二部分 学校产学研工作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 第四部分 前景与展望
.
2
第一部分 学校科研工作简介
.
3
学术队伍
教职工2842人 专任教师727人 正高职称者269人 副高职称者483人 研究生学历人员547人 博士学位人员214人 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 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 首届国医大师1人 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6人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人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
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1个河南省中药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1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7
科研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科研及开发优势,学校建有5个开 放的公共科研平台。
.
15
国家级立项明显增加,申报途径逐年拓展。
年度 国家级及国务院各部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方政府项目
2006 3 1 81
2007 5 4 68
2008 6 2 111
2009 13 6 116
2010 5 10 190
.
16
2006-2010年国家级项目立项数据图
14
12
10
8
6
4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6
.
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
著名针灸学家邵经明教授 著名中医学家张磊教授
4
重点学科及学位点
33个本科专业(方向) 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 9个学科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2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9个
.
14
科研立项
“十一五”期间,共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53项,其中 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23项、牵头国家省部联动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重 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2项。另外,承担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 基金等省部级重大项目262项,厅局级重点科研项目379项。
.
5
杰出科研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6人 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3人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4人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1人 郑州市领军人才2人
创新团队
3个河南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4个郑州市级科级创新团队 1个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
6
重点基地建设
.
10
1.1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体制改革,先后制定完善了《河南中医学院科 研管理条例》、《河南中医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学校高层次科研奖励办法》、《河南中医学院科研机 构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数十份制度建设性文件。通过政 策导向和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的产 学研工作的积极性。
.
8
医疗平台
六所附属医院,其中3所直属附属医院 开设床位2828张,年均门诊量199余万人次,年均住院病人4.3万余人次 1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 13个省级重点专科 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
.
第三附属医院
9
科研机构建设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我校相继成立了老年医学研究所、儿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 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医骨伤研究 所、中原医学研究中心、仲景医药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气 功研究所等59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13个校级研究室。
2007
2008
2009
2010
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7
科研经费
“十一五”期间,我校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 费10991.54万元,其中承担横向联合课题196项,横 向联合经费2054.43万元。
.
18
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9项, 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 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一等奖1项)、 省发展研究奖4项,厅局级奖148项,其中一等奖91项。
.
21
论文、科研论著数量显著增加
2006-2010年河南中医学院发表论文及科研著作数据表
.
19
“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得省部级奖励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省部级奖
.
20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
“十一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7588篇,其中核 心期刊论文2170篇,被SCI、EI、ISTP、MEDLINE收录 126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 584部。
.
11
1.2 注重培养学术带头人,建立科技创新团队
加强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及建设: 通过 学科带头人遴选,进一步凝炼学术方向。科技创新团队 及创新人才计划。
科研立项、成果推荐向科研团队倾斜。 举办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有目的、有计
划选送科研骨干人员外出定向培养、专业进修及科研训 练。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在国内外寻 求合作伙伴。
.
12
1.3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备科研服务体系
● 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借新校建设的契机,规划和 建设“中心平台—专业平台—学科及个人实验室”的三级 科研实验室体系。 ● 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评估制度。 ● 实现以科研资源优化组合为目的的“开放、联合、流动 、竞争”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
13
“十一五”期间 至今,我院的科研工作在全体科技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以博士授予单位建设为契机,经 过了一个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的历程,进入了一个前所 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 ,我院各类科技资源明显增加。在科研立项、可支配经 费、科技成果获奖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论著等方面均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