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考名著系列之《三国演义》

必考名著系列之《三国演义》

名著系列之《三国演义》【名著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 1 0 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

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角色介绍】核心人物汉:刘备(前期)、诸葛亮(后期)刘备(公元 1 6 1 年-公元 2 2 3 年 6 月 1 0 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季汉政权。

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 2 2 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蜀汉元气大伤。

公元 2 2 3 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 6 3 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葬惠陵。

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诸葛亮(1 8 1 年- 2 3 4 年 1 0 月 8 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大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 3 4 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吴:孙权孙权(公元 1 8 2 年-公元 2 5 2 年 5 月 2 1 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其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

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

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

公元 2 0 8 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公元 2 2 1 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

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

公元 2 5 2 年病逝。

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魏:曹操曹操(公元 1 5 5 年-公元 2 2 0 年 3 月 1 5 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 9 7 -2 1 1 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其他重要人物】《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 1 1 9 1 人,其中武将 4 3 6人,文官 4 5 1 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 2 8人,其他 1 7 6 人。

经典人物罗列如下:1 、魏:文臣: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

武将: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

2、汉:文臣:诸葛亮、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

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关平、周仓、关兴、张苞、陈到、李严、姜维、廖化、马谡、马岱、陈式、雷铜、吴兰、王平、任夔、张翼、马忠、张南、冯习、傅佥。

3、吴:文臣:周瑜、陆逊、张昭、张紘、鲁肃、虞翻、顾雍、诸葛谨、诸葛恪、陆凯、骆统、周鲂。

武将:吕蒙、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丁奉、徐盛、陈武、凌操、凌统、潘璋、朱然、孙桓、马忠、孙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于诠。

4 、群雄:诸侯势力:张角、何进、董卓、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刘璋、马腾、张鲁、韩遂、公孙瓒、韩馥、刘岱、王匡、张邈、孔伷、陶谦、鲍信、桥瑁、袁遗、孔融、张超、张杨、刘度、赵范、金旋、韩玄。

黄巾:张宝、张梁、程远志、邓茂、马元义、赵弘、韩忠、孙夏、管亥、何仪、刘辟、龚都、裴元绍、高升、张闿、韩暹、李乐、杨奉。

文臣:董承、王子服、李儒、陈宫、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辛评、荀谌、辛毗、陈登、蒯良、王累、韩胤、沮鹄、杨弘、阎象、蒯越、武将:伍孚、李傕、郭汜、颜良、文丑、潘凤、俞涉、武安国、穆顺、华雄、牛辅、张济、樊稠、胡轸、胡车儿、李肃、高顺、张任、高览、曹性、闵纯、纪灵、马休、马铁、高览、袁谭、袁熙、袁尚、高干、麴义、吕翔、吕旷、韩猛、淳于琼、焦触、张南、马延、雷薄、张勋、陈纪、桥蕤、郝萌、侯成、宋宪、魏续、成廉、蔡瑁、张允、黄祖、苏飞、吕公、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其他人物: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吕伯奢、普净、华佗、于吉、左慈、吉平。

【主要人物关系】魏: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均为曹操之子;司马师、司马昭分别为司马懿之长子和次子。

汉:刘禅、刘封(刘备义子)为刘备之子;关平(关羽义子,正史中是亲儿子)、关兴为关羽之子;张苞为张飞之子;诸葛瞻为诸葛亮之子;诸葛尚为诸葛亮之孙。

吴:孙策、孙权为孙坚之子;孙仁(孙尚香)为孙坚之女、孙策与孙权之妹,后嫁与刘备(最终回到吴国);陆抗为陆逊之子,诸葛瑾(为诸葛亮之兄)。

【名家点评】1. 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清)章学诚2.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

——(清)魏裔介3.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4.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5. 这部书现行本(毛宗岗本)虽是最后的修正本,却仍旧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

……话虽如此,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

——胡适《序》6 . 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毛泽东7 .《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

——袁阔成8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金庸9 .《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俄)科洛克洛夫1 0 .《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

——(日)吉川英治【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3 、 三 顾 茅 庐 、 隆 中 对 ( 第 三 十 八 回 )下 士 , 敬 才 爱 才 知 人 善 用 , 礼 贤4 、遗 诏 托 孤( 第 八 十 五 回 )树 立 贤 德 之 君 的 风 范 惟 贤 惟 德 ,注 重 自 身 修 养 ,5 、 携 民 渡 江 ( 第 四 十 一 回 ) 仁 政 爱 民二 、 诸 葛 亮 ( 字 孔 明 , 号 卧 龙 )一 、 刘 备 ( 字 玄 德 )性 格 : 仁 政 爱 民 , 重 情 义 , 忠 义 , 有 才 智 谋 略 , 礼 贤 下 士 。

具 体 情 节 及 体 现 的 人 物 性 格 :1 、桃 园 三 结 义( 第 一 回 )义 薄 云 天 的 忠 义 思 想2 、 煮 酒 论 英 雄 ( 第 二 十 一 回 )胸 怀 大 志 , 韬 光 养 晦 ,有 才 智 谋 略性 格 : 足 智 多 谋 , 料 事 如 神 , 心 胸 坦 荡 , 胸 怀 宽 广 , 爱 惜人 才 , 知 人 善 用 , 法 纪 严 明 , 关 心 百 姓 疾 苦 , 注 重 与 少 数民 族 的 关 系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