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信号发生器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正弦信号发生器性能通常用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 三大指标来评价。 (一)频率特性
1. 频率范围 2. 频率准确度 3. 频率稳定度
(二)输出特性
1. 2. 3. 4. 5. 输出阻抗 输出电平范围 输出电平的稳定度和平坦度 输出电平准确度 输出信号非线性失真和频谱纯度
泛的载波信号。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2、按照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可分为:
可分为: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
可细分:超低频、低频、视频、甚高频、超高频信号发生器
分类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视频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 0.0001Hz~10000 Hz 1Hz~1MHz 20Hz~10MHz
7.2 锁相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
7.2.1 锁相环的基本形式
在锁相频率合成器中,可以利用一个基本锁相环把压控振荡 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基准频率上,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 的锁相环对基准频率频率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合成所需的 频率。 1. 基本锁相环 2. 倍频锁相环 3. 分频锁相环 4. 混频锁相环 5. 组合式锁相环 6. 小数分频锁相环
1、照输出信号波形特点,信号发生器可分为:正弦信号发 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噪声信号发生器等。
2、按照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分类,信号发生器一般分为: 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也可以细分为超低频、低频、 视频、甚高频、超高频多种信号发生器, 3、按照产生信号方法及信号发生器组成的不同,可分为: 传统的通用信号发生器和智能型的合成信号发生器两类。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1、照输出信号波形特点,信号发生器可分为:
正弦信号发生器(本章重点讨论内容)、
脉冲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
噪声信号发生器等。 正弦信号发生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信号发生器,这是因为 正弦信号容易产生、容易描述,任何线性双端口网络的特性 都是通过对正弦信号的响应来表征。正弦信号也是应用最广
(三)调制特性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一)频率特性
1. 频率范围:指信号发生器所产生信号的频率范围,在 频率范围内,信号发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应该都能得到保证, 因而,准确地说,该指标应称“有效频率范围”。当信号发生 器输出的频率范围太宽时,可以分为若干个频段。频率调节可 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例如,XD1型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1Hz~1MHz,分六 挡即六个频段,输出频率是连续的。为了保证有效频率范围连 续,两相邻频段间存在公共部分。 又例如,HP- 8660C型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频率范 围为10kHz~2600MHz,输出频率是离散的,分辨率为1Hz、 共可提供约26亿个分离的频率点。
第7章
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电信号的 仪器设备,其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是已知的。
7.1 信号发生器概述 7.2 锁相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 7.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
7.1 信号发生器概述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一、 分类
信号发生器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二)输出特性
3. 输出电平的稳定度和平坦度
输出电平的稳定度是指输出电平随时间的变化;平坦度是 指在有效频率范围内调节频率时,输出电平的变化,即输出电平 的频响。 4. 输出电平准确度 由输出电路的电平准确度、输出衰减器换档误差、表头刻 度误差以及输出电平平坦度几项误差共同决定。 5. 输出信号非线性失真和频谱纯度 通常用非线性失真来表征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的好坏; 而用频谱纯度表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质量。
因而存在着一个负载匹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高频频段尤为重 要。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二)输出特性
2. 输出电平范围 :是指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的有效范围, 即所能提供的最小和最大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一般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范围为0.1μV~1V,而 电平振荡器的输出电平范围为-60dB~+10dB。 为了在不过多牺牲信噪比的情况下输出微伏(μV)级的 小信号电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级中一般都设置有衰减器。例 如,XD-1型信号发生器最大信号电压为5V,通过0~80dB的 步进衰减,最低可输出500μV的信号电压。
设R1=R2=R,C1=C2=C时,振荡频率为
f =
1 2 R1C1 R2 C 2
=
1 2RC
电压输出 输出 放大器 W 电平调节 电压表 K 输出 衰减器 功率 放大器 匹配 变压器 功率输出
主振级
二、高频信号发生器组成原理
7.1.3
合成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合成信号发生器使用一个或多个晶体作为频率标准,利用 电路的加、减、乘、除而产生一系列的离散频率,因此合成信 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具有很强的频率精度和长期稳定度。 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改变是基于对环路分频比,合 成信号发生器一般都采用微处理器系统作为控制器。
3. 频率稳定度 :指外界条件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在规 定时间内,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相对于预调值变化的大小。 短期频率稳定度定义为信号发生器经过规定的预热时间后, 信号频率在任意15分钟内所发生的最大变化;长期频率稳定度 定义为信号发生器经过规定的预热时间后,信号频率在任意3小 时内所发生的最大变化。 频率稳定度表达式为:
7.1 信号发生器
7.1.3 合成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频率合成的方法:
与以RC或LC自激振荡为主振级的信号发生器相比,信号源
的频率稳定度可以提高3~4个数量级。 1、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法 2、 锁相频率合成法 (间接频率合成法 )
3、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法
频率合成的方法:
1、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法
利用倍频、分频、混频及滤波等技术,对一个或多个基准 频率进行算术运算来产生所需要的频率。由于倍频、分频、混 频及滤波大多是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所以这种方法称为直接 模拟频率合成法。 优点:工作可靠,频率切换速度快,相位噪声低。
典型合成信号发生器的面板布置图
上半部分为显示区,下半部分为控制区。在控制区中,各控 制键按调制、载波、单位等不同功能分类排列,因而操作简便, 不易出错。 仪器的操作是通过操作键盘形成一定格式的指令,再由微处 理器按指令去控制信号发生器中相应的功能部件。
例如,若需要信号发生器输出123.456MHz的频率时,
f max f min % 100 f0
没有足够的频率稳定度,就不可能保证测量结果有足够的准 确度。一般情况下,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稳定度应比它的频率准确 度高1~2个数量级,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二)输出特性
1. 输出阻抗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视信号发生器的类
型不同而异。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一般为600Ω (或1kΩ ); 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仅有50Ω 或5Ω 。 信号发生器作为一个激励源应具有一定的内阻,当信号发 生器接人被测电路的输入端时,被测电路将被看作是一个负载,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二、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正弦信号容易产生,容易描述,任何线性双端口网络的特性, 都需要用它对正弦信号的响应来表征,因而,正弦信号发生器几
乎渗透到所有的电子学实验及测量中,是最普通、应用最广泛的
一类信号发生器。 正弦信号发生器性能通常用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 三大指标来评价。
高频信号发生器
甚高频信号发生器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
200kHz~30MHz
30M Hz~300MHz 300MHz以上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3、按照产生信号方法及信号发生器组成不同分类 传统的通用信号发生器 智能型的合成信号发生器 传统通用信号发生器:是指采用谐振等方法产生频率的
一类信号发生器。其中低频信号发生器常以RC文氏电桥振荡器做 主振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常以LC振荡器做主振器。
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信号频率为基准频率,通过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得到一系列所需要的频率,且这些频率的稳定度、准确度可以达 到与基准频率相同的水平(日稳定度优于10-8量级的频率)。 能支持在很宽的范围内对输出频率进行精细的调节;可实现 多种调制工作;可产生多种输出波形。 合成信号发生器一般需要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电路,它的 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智能仪器架构,仪器操作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 度。合成信号发生器将是应用最广泛的信号发生器。
这种以RC、LC为主振器的信号源中,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 度只能达到10-2~10-4量级。
这类仪器主要由模拟电路组成,其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的调 节需要用人工的方法通过调节旋钮、开关来实现,输出幅度一般 采用表头指示,操作自动化程度不够高。
7.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
智能型合成信号发生器:频率合成是以一个或几个石英
不足:需要大量混频器、分频器和滤波器,难于集成化, 所以体积大,价格昂贵。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的典型例子
2锁相频率合成法 利用锁相环(PLL)把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 基准频率上,同时,利用一个基准频率,通过不同形成的锁相环 合成所需的各种频率。由于锁相频率合成的输出频率间接取自 VCO,所以该方式也称间接频率合成法。 优点:锁相环路相当于一个窄带跟踪滤波器,节省了大量滤 波器,简化了结构,且易于集成化、易于计算机控制。 不足:频率切换时间相对较长。 3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按 照一定的地址关系,读取数据存储器中的正弦取样值,再经D/A 转换得到一定频率的正弦信号。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产生正弦信 号的频率,而且还能可以给出初始相位,甚至可以给出不同形状 的任意波形,这是前两种方法无法做到的。
7.2.1
锁相环的基本形式
1. 基本锁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