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全数字式π/4-QPSK调制器
全数字式π/4-QPSK调制器
载波信号发生器将产生相位为0、π/4、π/2、…、7π/4等8
种载波信号,固定送给相位选择器D0、D1、…,D7。
地址码发生器由编码电路和延迟电路组成,编码器完成
不恒定包络调制
ASK QAM
多载波调制:
某一时刻调制使用多个载波
OFDM
本章目录
8.1 8.2 8.3 8.4 8.5 8.6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 π/4四相相移键控(π/4-QPSK) 最小频移键控(MSK)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 正交幅度调制(QAM) 正交频分复用(OFDM)
由此可知,当前码元的信号(Ik,Qk)不仅与当前码元 相位跳变量有关,还与前一码元的信号(Ik-1,Qk-1)有
关,即与信号变换电路的输入码组有关。
双比特信息Ik , Qk和相邻码元之间相位跳变k 之间的关系
Ik , Qk与 k的对应关系
由表可见,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跳变量只有±π/4和 ±3π/4共4种取值,不可能产生如QPSK信号±π的相位跳 变,从而使得信号的频谱特性得到较大改善。
第八章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引言
1.通信的理想目标和环境:
通信的理想目标:
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都能及时沟 通联系和交流信息
通信的环境:
非常复杂,面临各种干扰和电波传播影响
电波传播的衰耗 多径衰落
信号在无线传播过程中,经过多点反射,从多条路径 到达接收端,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 都不一样,这样造成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由于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不能同时发生变化, 相邻一个比特信号的相位只可能发生±π/2的变化。
从而消除了相位翻转±π的现象。
2
OQPSK的I、Q信道波形及相位路径
消除了相位翻转现象后,OQPSK信号中包络的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比约为 2 ,不再有很大的包络起伏。
OQPSK的调制、解调原理
OQPSK和QPSK的比较
2.数字调制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抗干扰性(电波传播影响、多径衰落) 已调信号带宽 使用、成本因素
好的数字调制方式应有的特点
低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 良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 较小带宽 使用方便、成本低
3.数字调制方式的分类 单PSK OQPSK、π/4-QPSK、MSK、GMSK
设已调信号为
s(t) co ct sk
式中, k 为 kT≤t≤(k+1)T 间的附加相位。 将上式展开,得到
s (t) co kcso c t siks nic tn
其中, k 为是前一码元附加相位 k 1与当前码元相位 跳变量 k 之和,可表示为:
k k1k
设当前码元的两正交信号分别表示为
功率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 率,增大系统容量。
π/4-QPSK调制信号的相位点
已调信号的相位被均匀地分配为相距π/4的8个相 位点,如下图:
8个相位点分为两组,每组中各相位点相距π/2。 已调信号只能在不同组之间交替跳变,相位跳变
值只有±45°和±135°四种取值 。
分析
Ikco kscoks 1 ( k) co skco k s1si n ksin k1
Q ksin ksin k1( k) co sksin k1si n kco k s1
令前一码元的两正交信号为
Ik-1= cosθk-1,Qk-1= sinθk-1
则当前码元信号可表示为
Ik Ik 1 c oks Q k 1 s in k Q k Q k 1 c ok sIk 1 s in k
π/4-QPSK信号的产生
调制前,二元信息经过串/并变换分成两路,再经过电平 变换形成同相分量Ik 和正交分量Qk ,这里的电平变换又 称为信号映射。 同相分量Ik 和正交分量Qk 通过脉冲成形滤波器后,分别 形成进入QPSK调制器的同相分量I(t)和正交分量Q(t) ,然 后对两个相互正交的载波调制,产生π/4-QPSK信号。
QPSK调制的原理
正交调制方法 对数据进行串/并变换,将二进制数据每两个比 特分为一组。一共有四种组合(1,1)、(1, -1)、(-1,1)和(-1,-1)。 每组前一比特为同向分量I,后一比特为正交分 量Q。 利用同向分量、正交分量分别对两个正交的载 波进行2PSK调制,最后将结果叠加。
QPSK调制和OQPSK调制的相位图
如图(a)所示,QPSK信号的相位在4种可能的 相位上跳变,跳变量可能为±π/2或±π。当跳变量 为±π时发生相位翻转,引起最大包络起伏。
OQPSK调制表达式
sOQ (tP ) S I(tK )coct)s Q ((t T 2 s)sin ct)(
其中I(t)表示同相分量 ;Q(tTs /2) 表示正交分 量,它相对于同相分量偏移Ts/2 。
π/4-QPSK调制是对OQPSK和QPSK在最大相 位变化上进行折衷,是在QPSK和OQPSK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与QPSK和OQPSK相比的优势
最大相位改变为±45°或±135° ,比QPSK相位变化
小,改善了功率谱特性。
改进了解调方式。QPSK和OQPSK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π/4-QPSK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8.1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
QPSK在数字调制下的问题 调制信号带宽为无穷宽,而实际的信道带宽总 是有限的。 码组中两个比特同时变化时有相位翻转现象, 引起包络起伏。 包络起伏会导致频谱扩散,增加邻信道干扰。
为了克服QPSK调制已调信号带宽无穷宽、包络 起伏、频谱扩散的问题,消除QPSK调制下相位 翻转现象,在QPSK的基础上提出了OQPSK。
均采用相干解调,理论上误码性能相同。 频带受限的OQPSK信号包络比频带受限的
QPSK信号的小,经限幅放大后功率谱展宽 的少,所以OQPSK的性能优于QPSK。 实际中,OQPSK比QPSK应用更广泛 。 OQPSK信号不能接受差分检测,接收机的 设计比较复杂。
8.2π/4四相相移键控(π/4-QP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