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颖心

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颖心

8℃
用池水作为冷冻 机的冷却水,替 代冷却塔
水池 3.5m深, 面积 1800 m2
20
作为制冷机冷却水源的池水温度变 化模拟曲线
室外气温
入口水温 Ma5y-2200 3300 Ju6n-99 1199 2299 J7u-l99 1199 2299 A8u-g9 8 1818 2288 S9e-p7 7 1177
夜间通风的实测效果:2006年7月7日,
降温1.5~2℃,换气2.5~3.5次/小时
温度(℃) 28.5
28
二层北向 四层南向
三层北向 五层北向
三层南向 五层南向
27.5
27
26.5
26
25.5
25
24.5
24
23.5
0:00 0:15 0:30 0:45 1:00 1:15 1:30 1:45 2:00 2:15 2:30 2:45 3:00 3:15 3:30 3:45 4:00 4:15 4:30 4:45 5:00
最冷月平均温度达到-1.4℃,最低温度低于 -10℃
被动式手段不能完全解决冷热问题,但能 够降低能耗
2001年完成设计,2003年竣工 围护结构热工水平满足2005年的国家 公共建筑的标准
围护结构 材料
主要材料
厚度 mm
外墙
240mm混凝土砖 +50mm膨胀珍珠岩
330
屋顶
加气混凝土 保温屋面
28
绿色节能设计要点
半敞开空间设计,降低空调和照明需求
每一层有敞开式平台
作为走廊和聚会空间 打印机间 开水间 小组会议空间
6层的空中花园作为休闲和聚会场所 会议厅的全开启外墙
空调系统小型分散化,降低冷冻水的输配能耗,独立控 制性能好
每个区域有多个小型制冷机组,为风机盘管提供冷水 多联机系统 分体式空调器
边庭天然采光
中庭天然采光
加强天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
阅览室与中庭之间的采光隔墙
周边区域利用天然采光
24
就地取材,减少 装饰
实际效果
实际年能耗比当地节能标准低20%
全年总电耗: 30 kWh/m2 夏季空调电耗:13.6 kWh/m2 采暖:7.8 kg标煤/m2(63.4 kWh/m2)
温度(℃)
冷源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池水下部水温维持在30.5℃左右
最大负荷时冷凝器进口水温为33.7℃,出口 水温为38.2℃,高于设计值32/37℃
但冷却水的实际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 因 此螺杆式冷水机组的COP仍然维持在4.0,制 冷量是额定值的128%,所以只开一台冷冻机 就够了
加强天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
10000m2的L型建筑, 是工程与制造学院的 院馆
环境策略
保温好,热容大 进深浅,吊顶高 自然通风 天然采光
白色的内院墙, 有利于天然采光
拔风烟囱是该 建筑的标志
自然通风策略
报告厅的自然通风
顶部自然排风口
座椅下自然送风口
天然采光
利用窗上的反光板进行天然采光
顶层Studio室的天窗采光
DeH
OxH
CmH
2006年19座香港政府办公楼调查数据:242 kWh/m2
45
通过模拟分析各种节能措施的有效性
显热冷负荷分析(kWh/年)
46
案例3.英国的De Montford大学 的Queen Building
47
英国的De Montford大学的Queen
Building
建于1993年,获得多 个绿色建筑奖项
54
鸟瞰
概述
主赛场直径110m,高 30m(地上20m),
10,000观众席
环境控制要点
半地下建筑:覆盖土1m加植被,冬暖夏凉
屋面作为当地规划绿地的一部分,供市民休闲
自然通风
地下风道 (埋深Leabharlann 5m)通风天窗天然采光
空调时 自然通风时
薄膜天蓬 自然通风、天然采光
土壤特性: 大热阻,高热容
东 向 退 台 遮 阳
自然通风设计
过渡季和凉爽夏季的通风模式
13
夜间通风百页窗
14
CFD模拟过渡季通风情况
以5月1日为计算对象,室外空气温度20℃,地道风送风 温度为17℃;太阳水平总辐射强度加热空气的热量为 600W/m2;
利用DeST模拟得到的负荷,取8:00到18:00的平均值作 计算的标准负荷
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朱颖心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系
1
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深圳建科院大楼 英国 de Montford大学的Queen Building 大阪中央体育馆
2
案例1.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2007年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 第一名 全国第一个绿色建筑运行标识(2星级)
3
选址
原址情况
废弃的采石场,被充 当垃圾填埋场,覆盖 4~5m深的垃圾,外加 一个臭水池
改造后
带有一个景观水池的 7000m2 建设用地
4
北立面 与拔风烟囱
南立面
济南
5
北 立 面




西





6
西墙的遮阳
主入口朝西
7
气象条件
寒冷地区,但夏季非常闷热,被称作新四 大火炉之一
最热月平均温度达到27.4℃,最高温度常 超过40℃
建安费用为2150元/m2(2003年),增加 不到3%
26
案例2.深圳建科院大楼
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3星级)
27
深圳建科院大楼
在夏热冬暖地区 特点
舒适而节能的办公楼 空间可调性、灵活性 采用本地化低成本技术
建安费= 4,200元 /m2
2009年竣工 建筑面积18170 m2
355
外窗
中空塑钢窗

传热系数 W/m2K
0.58
05年节能 标准要求
0.60
0.54
0.55
2. 8
根据窗墙比定 (2.3~3.5)
采暖负荷指标为:21.8 W/m2(含新风负荷,不 含新风的采暖负荷为14 W/m2)
冷负荷指标为59 W/m2
普通图书馆:采暖指标约45 W/m2 ,冷负荷指
35
自然通风设计
所有窗户都可以由室内人员自己打开
36
多云天气的上午 (2010年2月8日) 天然光反光板
雨天的下午 (2010年2月8日)
37
室内热湿环境
室温 外温
室内湿度
38
热舒适评价
ASHARE Std 55
39
热感觉调查结果
空调期间 自然通风期间
热期望与热感觉
空调期间
很冷 冷 凉 正好 暖 热 很热
29
空调时间缩短了4.5个月(105.5)
空调期
Jan Feb Mar April
Oct Nov Dec
深圳的室外全年空气温度
30
27.5m
走廊楼梯
Corridor
stairs
Indoor service
Office
办公区
办公区
Meeting Printer
Office
Hot water
15m
N
地道风降温技术
3根45m长地道,宽2m,深 2.5m
室外新风通过地道预冷/预热后 ,送入空调箱处理
夏季实测降温效果为最大8℃, 可承担90%新风负荷
地道实景 (内有排 水、除湿 措施)
与室外进风百叶连接
地下风道剖面
18
85米地道风的降温效果,夏季可承担 90%的新风负荷(2006.7.5)
天数
20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空调 不通风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9966..67 7
8
9 10 11 12 97.1 2
3
4
5
月份
6
谢谢聆听!
62
内区过道通透的设计
能耗情况
实测年能耗
用电:52 kWh/m2 燃气:143 kWh/m2
英国大学办公建筑节能标准
用电:75 kWh/m2 燃气:185 kWh/m2
案例4.大阪市中央体育馆
1996年5月竣工使用 获1998年空气调和.卫生工学技术振兴奖 日本CASBEE评为S级(最高级)
会议/打印/开水
17.5m
高层楼层的平台和走廊
在6层的空中花园 室外的开水间
31
300座会议厅的可开启外墙与敞开式楼梯
32
会议厅的外墙可以全部开启
2009年5月4日,室外25℃,会议厅满员。只采用自然通风,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人 们对热环境满意。
33
主中庭内景
会议厅的外景与内景
34
中间平台遮阳情况 屋顶花园遮阳
不变
降温 升温
自然通风期间
很冷 冷 凉 正好 暖 热 很热
很冷 冷 凉 正好 暖 热 很热
40
使用电风扇的比率
空调 用
秋季自 然通风
自然通风
不用
Tin(C)
空调
窗户的使用
开窗
自然通风
关窗
Tin(C)
41
楼内的工作人员 更喜欢在户外平台 上开小组会和讨论 工作,而不去有空 调的会议室。
42
建科大楼办公部分逐月电耗量分项(kWh)
43
同类办公楼单位面积电耗比较
kWh/m2
2007深圳统计(57栋) 建科院大楼2011.11-201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