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

建设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

建设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天津市测绘院王高运内容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成功。

本文着重介绍了运用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从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概念入手,运用科学的、有特色的管理手段, 建设企业文化,推行文化管理。

确立企业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建立了一个“员工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可以用于对员工认识和理解企业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程度进行考核。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经营理念;目录第一章企业文化 (1)1.1企业文化的概念 (1)1.2企业文化的作用 (2)1.2.1 凝聚作用 (3)1.2.2 激励作用 (3)1.2.3 协调作用 (3)1.2.4 约束作用 (3)1.2.5 朔造形象的作用 (3)1.2.6 持续发展的作用 (4)第二章企业形象 (4)2.1企业形象的概念 (4)2.2企业形象的内容 (5)2.3企业形象的形成过程 (5)第三章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建设 (6)3.1企业家精神 (6)3.2企业文化的哲学指导意义 (6)3.3个性化 (7)3.4以人为本 (7)3.5 塑造企业形象 (7)3.5.1灌输 (8)3.5.2转变 (8)3.5.3调节管理 (8)3.5.4激励 (9)第四章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 (9)4.1确立经营理念 (10)4.1.1何为经营理念 (10)4.1.2确立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10)4.1.3经营理念的确立 (11)4.2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12)4.2.1客户第一,信誉至上 (12)4.2.2信任尊重,以人为本 (13)4.2.3沟通协作,团队精神 (14)4.3 管理创新 (15)4.3.1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创新 (16)4.3.2企业信息管理 (16)4.3.3管理创新将是无形财富 (17)4.4 推行文化管理,增强企业活力 (17)第五章评价考核体系 (18)5.1工作态度 (18)5.2工作业绩 (20)5.3工作方式方法 (20)5.4客户投诉 (20)第六章结束语 (21)第一章企业文化1.1企业文化的概念把企业文化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 是当代文化最新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当代文化学和企业管理学的最新课题, 企业文化的兴起无论对文化学还是企业管理学来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文化与管理的完美结合。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国内外对这一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文化学者和管理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

综合来看, 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广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包裹企业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一类是狭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精神文化。

笔者认为, 广义的企业文化失之过宽。

狭义的企业文化失之过窄。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物质系统, 行为系统, 制度系统密切相关的企业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属于意识形范畴; 从形式上看与企业物质系统相对应; 从内容上看反应企业行为, 是企业管理运行过程的反应。

是企业内文化和管理的统一。

《电子精英的经营智慧》( Business Wisdom of the Electric Elite )一书的作者Geoffrey James(詹姆斯)将企业文化比作河岸。

“企业里的行为如同在两岸间奔流的河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奔泻的河水将河道冲刷得更深,从而强了企业文化,不断重复过去曾使企业走向成功的行为。

”在国内,企业文化通常具体定义为:第一企业员工所共有的经营理念, 价值观念及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第二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说的话、做的事、奖励的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第三由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机制;第四由产品,质量,服务,标识系统等构成的物质环境。

1.2 企业文化的作用IBM咨询公司曾在1993到1995年间对《财富》500家大型企业中37家的调查显示,一个企业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它的动作与成功。

也就是说,重视企业文化并在其内部形成成熟和融洽的企业文化,其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都较好。

而那些短期趋利的企业,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来自管理和理念上的各种问题。

企业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的理念,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营造一个适合本院整体氛围和商业目标的企业文化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文化也是管理制度的需要。

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

企业文化也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

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2.1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

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1.2.2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2.3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1.2.4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1.2.5 塑造形象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1.2.6 持续发展的作用企业文化具备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企业中若不能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这些特点,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

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

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

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纵观国内外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二章企业形象2.1企业形象的概念企业形象又称企业形象系统,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是一种复合指标体系。

具体来说,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相关的部门与单位对企业、企业行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所给与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

也就是通过各种杂志,如企业杂志、产品商标、广告、营销策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建立起人们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企业形象不仅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形象已被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所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已成为企业实现市场经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环节。

2.2企业形象的内容企业形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来说有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和企业文化形象等。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企业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深层形象的核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支无形的手在操纵着企业中每位员工。

企业文化形象是由企业目标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构成,它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对内有助于企业上下团结一致,极大的激励员工,起着非凡的凝聚作用;对外,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和无形资产,能吸引社会精英和资本,起到磁场效应。

中美合资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有一条颇为全体员工引以自豪的广告词:“成功背后的光辉”,这七个字正是上海“施乐”公司优秀企业文化的缩影。

这种成功的背后就是“用户优先”,“一切使用户满意”的价值;“质量是‘施乐’的生命”的经营信条。

这两点正是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也是该公司塑造企业形象的着眼点。

2.3企业形象的形成过程企业形象的形成需经过一个较漫长的过程,该过程是企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大众相互沟通影响的循环过程。

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特征是企业形象的基础,而媒介则是传播企业特征的手段,公众印象、态度和舆论在企业形象形成过程中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几个方面密切联系,企业特征不突出,就不会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印象不深,不会形成态度,也说不上行为,更谈不上企业形象。

第三章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建设3.1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策划与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企业自上而下全面贯彻,其中,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企业家文化的形成将极大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的新行为、新价值观的产生,对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形成会发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3.2企业文化的哲学指导意义企业形象的重要支点之一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作用的对象是企业员工。

价值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通过道德的规范、文化的韧性和纪律的约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员工。

在企业文化的策划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它的哲学指导意义。

3.3个性化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信念、精神上的升华和凝结。

人是复杂的,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各自的思想、个性和行为方式。

所以企业文化也并非千篇一律,企业决策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人群特点,权变的策划,塑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