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面积管道防腐层出现老发现象,且腐蚀状况十分严重,需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与维护。
近年来,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被引入我国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漏磁检测技术在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
为此,本文将从漏磁检测技术入手,分析该项技术在我国管道防腐检测上的应用与发展。
标签:漏磁检测技术;管道腐蚀检测;应用与发展
管道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运输的主要载体,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百分之七十的石油和所有的天然气均是利用管道开展运输工作,所涉及的管道铺设范围较为广泛,施工环境、铺设位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与隐蔽性。
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管道腐蚀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管道行业发展的关注点。
为解决管道腐蚀问题,我国已将国外的漏磁检测技术引入我国管道行业的发展建设之中。
1 漏磁检测技术原理
漏磁检测技术是指具有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在磁铁、磁力线、管壁、探头、蚀孔的相互作用下,对金属管道进行腐蚀性检测。
金属管道因发生腐蚀,其腐蚀处磁导率比金属材质的磁导率小很多,通过外加磁场对金属管的作用,若金属管不存在任何腐蚀现象,其磁导率分布均匀,即磁力线成均匀分布现象,若金属管道发生腐蚀,无论是金属管道的外壁还是内壁出现腐蚀现象,其磁通路将骤然变窄,导致磁力线出现变形,部分为通过的磁力线将直接从管壁中穿出,产生漏磁现象,从而形成漏磁场;紧贴管壁和位于两磁极间的探头能够对漏磁场进行检测,因永磁体发生磁化,金属管道缺陷处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通过滤波处理、放大处理、模数转换处理后课将改信息详细的记录到漏磁检测器的存储器内;漏磁检测技术完成后,可通过回放储存器中的信息,对检测信息进行筛选与判别。
2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具体应用
针对我国管道建设的发展情况,从国外引入漏磁检测技术有效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该项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具体应用如下:
2.1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道运输中的应用
我國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运输线路为“彩—火—三”,即将彩南地区原油运输到北三台地区,在这一运输过程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来实现。
改管道运输工程为提升运输效率,利用油罐车对管道运输进行协助,然而此办法依然无法保证管道运输的排量,且高压运输过程为整个管道运输过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国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特将漏磁检测技术运用在油田管道运输过程中,从管道运行现状入手,对金属管道腐蚀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检测,通过该项检测不断发现原
油运输管道中存在六百多处腐蚀点,还将管道中大量结蜡清理出来,最终使改管道恢复正常使用,提升管道运输排量。
在漏磁检车技术的运用下,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运输公司不断全面了解到油田管道运输现状,全面剖析管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大程度上提升原油运输产量,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原油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
2.2 内蒙“阿—塞”管道运输中的应用
我国内蒙“阿—塞”线管道运输系统全长361千米。
因“阿—塞”线管道有不少管道是被直接架在施工地点的岩石层上,该出原油管道一旦发生漏油现象,将很难发现,且维修难度较大。
相关材料显示,我国1996年之前原油管事针对该运输线路一般选用整段大面积维修的方式,这种维修方式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线路维修资金,还容易使金属管道出现腐蚀穿孔漏油现象。
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引入,负责内蒙“阿—塞”线管道运输系统的二连公司在1997年将漏磁检测技术引入权限管道施工中,对“阿—塞”线管道运输管道实施漏磁检测。
经检测发现,全线361千米长的原油运输管道有多处出现渗油现象,然而仅修补4千米的运输管道,就保证了整个“阿—塞”线管道运输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2.3 青海“花—格”管道运输中的应用
我国青海省的“花—格”管道线路全长为436千米,于1990年正式投入使用,然而从此年的六月份开始,该线路管道出现腐蚀穿孔现象,且爆管事故频发,从1992年到2001年累计腐蚀穿孔次数为96次,含7次爆管,严重影响到管道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据统计从1999年起,到2000年我国对“花—格”管道线路共投资6295万元余,大面积修理147千米管道线路,然而,维修过后腐蚀穿孔现象依然频繁发生。
2001年“花—格”管道线路负责人将漏磁检测技术引用过来,仅花费380万元就完全解决了“花—格”管道线路中的腐蚀穿孔、爆破等问题。
3 总结
综上所述: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然而起点却很高,目前已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道、内蒙“阿—塞”管道、青海“花—格”管道等管道线路运输中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管道线路进行全面检测,不但分析出管道中所存在的腐蚀问题,还检测出管道中结蜡等现象,并用科学的方式对齐进行小面积修补,有效解约维修成本,提升石油、天然气管道行业的运营效益,促进我国管道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数据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2]胡西洋.大型常压储罐底板漏磁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航空
大学,2015.
[3]于刚,杜京蔚,杜树勋.三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上的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