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级教育技术学甲班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案
甘肃省编教材初二信息技术课
<<利用Excel制作课程表>>
教案设计:任建军胡晋玉曾海蓝
王梅蔡明黄兰芳
2005 年11 月26 日
背景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
初二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提高,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客观见解,能将新生事物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自己思想的作品。
如果仍然将学生的思维控制在书本上的范例、操作技能上,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消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有较大的课堂局限性,也不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体现。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以Excel中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图片的插入和背景颜色的设置为主要知识点,整个课堂以“制作自己的课程表”为线串接而成。
这节课不仅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达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Excel知识的同时,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素材进行再创造。
本课内容是利用Excel制作一张自己的课程表,课程内容相对较少,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图案以及背景设置的方法,并能对单元格进行简单的操作,整节课以制作一张课程表为任务驱动,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
3.学习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较强。
每个同学都有独特的个人气质,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较大程度上的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并掌握如何在Excel中插入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并对其进行一般的设置。
⑵.学会并掌握Excel中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
2.情感目标
通过亲手制作课程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
1.在Excel中快速熟练的对单元格进行拆分与合并,设置单元格的样式。
2.Excel中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的插入及设置方法。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欣赏老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启发学生的创造制作欲。
在掌握一定技巧之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整个课程以范例欣赏,老师演示,学生动手制作为主,通过相互观摩作品,探讨分析技能,教师评价这一系列步骤,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媒体
1.教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的范例。
2.收集的精美图片及卡通图标素材。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课程类型
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