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在重庆地区经济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重庆地区所有经济单位B.重庆地区每个区县C.重庆地区每个经济单位负责人D.重庆地区每个经济单位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有65、75、85、80,这四个数是()A.特征B.统计量C.变量D.数据4、总量数据是()的答案。
A.绝对数B.平均数C.相对数D.众数5、()不是统计的基本功能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6.序次级数据可以用来( )。
A.比较大小B.加减运算C.计算平均数D.计算比率7、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A. 调查单位的多少B. 调查项目的多少C. 调查单位的性质不同D. 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8、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9.普查工作可以()A.经常进行 C.根据需要随时进行B.只能进行一次 D.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10.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A. 调查的范围不同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作用不同11、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
这是()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2、某连续变量数列,末组定义为500元以上,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元,则末组组中值为()元。
A.520B.510C.530D.54013.分组时若某一总体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组上、下限时,应将其归入( )A.下限所在组B.上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立新组14.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后,其结果是()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15、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A.钟型分布B.正J型分布C. U型分布D. S型分布16、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他们是()A. 总体容量与变量数B.组距与组数C. 分组名称与各组次数D.变量与数据17、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18、某地区每万人的病床数为36。
这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9.某企业计划要求产值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 5%C. 4.56%D. 104.5%2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21、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为位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40%。
则平均废品率为()A.1.5%B.1.45%C.4.5%D.0.94%22. 已知4个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数B.简单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23.某班学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已知平均值为170cm,标准差为10cm,则身高在150cm~190cm之间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
A.68.27%B.99.73%C.95%D.95.45%24.有甲乙两个数列,如甲的全距比乙大,那么()。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D.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25.次数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
这种次数分布是()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J型分布D.反J型分布26.男女性别比为一个()。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7、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 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 产值资金占用率D. 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28、根据同一资料(当x>0时)计算的算术平均数(X ) 、几何平均数(G)和调和平均数(H)之间的关系为()A. X ≥G ≥HB. G ≥X ≥HC. H ≥G ≥XD. G ≤X ≤H29、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A. 钟型分布B. 正J型分布C. U型分布D. S型分布30、某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脑数为54。
这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31、某企业1月份的产品废品率为1%,2月份产品废品为1.5%,3月份产品废品率位为2%。
1月份产品数量占1季度的35%,2月份产品数量占40%。
则1季度平均废品率为()A.1.5%B.1.45%C.4.5%D.0.94%32. “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的序时平均数。
A. 时期数列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C. 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D.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33、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动态数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34.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它的大小取决于()A. 最末水平的大小B. 最初水平的大小C. 总发展速度的大小D. 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35.某企业四年利润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A.4%13%8%5%3⨯⨯⨯ B. 4%113%108%105%103⨯⨯⨯1136、分析重庆市GDP ,以1997年为最初水平,2007年为最末水平,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次方根。
A.9B.10C. 11D.237、某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与1月份相比( )A.提高2.9%B.提高3%C. 下降3%D.下降2%38.计算收入增长1%是多少,可以使用公式( )。
A.本期水平/100B.前期水平/100C.(本期水平-前期水平)/100D.本期水平×1%39.如果逐期增长量相等,则环比增长速度( )A.逐年下降B.逐年增长C.保持不变D.无法作结论40、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41、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42 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标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4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上升10%,生产费用上升8%,则单位成本降低了( )A.1.8%B.2%C. 20%D. 18%44.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A.报告期销售量B.基期销售量C.基期销售价格D.报告期销售价格45、狭义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 )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复杂总体D.简单总体46.若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ΣQ 1P 0-ΣQ 0P 0表示( )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增减数B.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增减数C.由于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增减数D.由于销售额变动引起的销售量增减数47.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 )A.只值原来的0.8元B.只值原来的0.83元C.与原来1元等值D.无法与原来比较48.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 )做同度量因素: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B.基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49、编制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本公式是( )。
A.∑∑w wp p 01 B.∑∑w w q q 01 C.∑∑k w1 D.∑∑wp p w 150、若产量增加,而生产成本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 )。
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51、某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10%,产值增加了20%,本公司的人数( )。
A.增加10%B. 增加5%C.增加2%D.增加9%52.编制销售量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报告期销售量B.基期销售量C.基期销售价格D.报告期销售价格53、根据指数化指标性质的不同,指数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54、抽样极限误差是样本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间的抽样误差的( )A. 平均数B.标准差C. 可靠程度D.最大可能范围55、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样本容量应扩大到原来的( )倍A.2B.3C. 4D. 556.相同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方差比重复抽样的方差( )A.大B.小C. 相等D. 无法比较57、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应该使用( )A.折线图B.散点图C.直方图D.茎叶图5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0≤r≤1B.-1≤r≤0C. r >0D. —1≤r≤159. 在直线回归方程y=a+bx 中,若回归系数b=0。
则表示( )A. y 对x 的影响是显著的B. y 对x 的影响不显著C. x 对y 的影响是显著的D. x 对y 的影响不显著60、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 )A. ∑-2)ˆy y (最大 B.∑-)ˆy y (最大 C. ∑-)ˆy y ( 最小 D.∑-2)ˆy y (最小 61.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 )A. 说明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 说明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C. 说明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D. 说明抽样误差平均程度的指标62、施肥量与亩产量间的关系为( )A.函数关系B.单向因果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没有关系63、如果x,y 的方差和协方差间具有关系2.1/2/2222==y yx y x s s s s ,,则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 ) A.1.2/2 B. 2.1/2 C. 0.92 D. 0.6564.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平均工资Y (元)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0X ,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职工平均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65.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相关程度低B. 不存在任何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间的关系为( )A.函数关系B.单向的因果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没有关系67.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A威廉·配第 B 阿亨瓦尔 C 凯特勒 D 恩格尔68.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A 社会科学B 自然科学C 方法论科学D 实质性科学69.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 粮食总产量B 粮食平均亩产量C 人均粮食生产量D 人均粮食消费量70.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 计算抽样误差B 推断总体总量C深入研究调查单位 D 运用数学方法7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调查表72.一学生考试成绩为8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