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 (1)第一章:总论 (6)1. 编制依据 (6)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6)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7)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7)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8)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8)7. 编制范围 (9)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 (10)1. 区域概况 (10)2. 环境概况综述 (11)3. 项目建设背景 (12)4. 项目实施意义 (12)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 (14)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 (14)2. 服务范围 (14)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 (14)4. 垃圾成分预测 (16)第四章:垃圾消纳方式及转运站作业方式研究 (20)第一节:垃圾消纳方式 (20)1. 区域位置概况 (20)2.桥底镇官苗沟垃圾填埋场概况 (20)3. 垃圾消纳方式确定 (21)第二节:垃圾转运站运行方式研究与比选 (21)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2.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比较 (22)3.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选择 (24)4. 垃圾收集转运计划 (25)第五章: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比选及建设条件概况 (26)第一节: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研究与比选 (26)1. 选址原则 (26)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26)第二节:建设条件概况 (28)1. 区域地形地貌 (28)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9)3. 气象 (29)4. 供应措施 (30)5. 保障措施 (30)第六章:转运站工艺及运输车辆设置 (31)第一节:垃圾收集站设施及收运车辆配置 (31)1. 垃圾收集站点分布 (31)2. 垃圾收集桶设置 (31)3. 收集站及收运车辆配置 (31)4. 运输车辆选型 (32)第二节: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32)1. 遵循的规范及设计原则 (32)2. 垃圾压缩原理及系统配置 (33)3. 垃圾压缩机技术参数 (34)4. 集装箱 (35)5. 垃圾压缩机选型 (37)6. 转运站运距运输路线及车辆测算 (37)7. 降尘除臭系统 (39)8. 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 (40)9. 垃圾渗滤液处理 (40)第七章:总平面布置 (42)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42)2. 布置原则 (42)3. 平面布置 (42)4. 竖向布置 (43)5. 道路及地面硬化 (43)6. 环境绿化与美化 (45)7.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第八章:公用工程 (46)1. 建筑、结构 (46)2. 给水排水 (50)5. 自动控制及仪表 (54)第九章:环境保护 (56)1.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 (56)2. 环境保护措施 (56)3. 绿化 (57)第十章:消防及节能 (58)第一节:消防 (58)1. 编制依据 (58)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 (58)3. 设计中采取的消防措施 (58)第二节:节能 (59)1. 编制依据 (59)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 (60)3. 设计原则 (60)4. 节能措施 (60)第十一章: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61)1. 遵循的设计规范 (61)2. 工业卫生 (61)3. 安全生产措施 (62)4.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 (63)5. 预期效果 (63)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及组织保障措施 (64)1. 项目实施进度 (64)2.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64)3. 项目实施交付后生产管理机构 (65)第十三章:人员编制及成本分析 (67)1. 人员编制 (67)2. 处理成本分析 (67)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0)1. 项目基本情况 (70)2. 编制依据 (70)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确定 (71)4.投资估算 (72)5.投资比例构成 (72)6.资金筹措 (72)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79)1. 主要依据 (79)2. 评价范围 (79)3. 总成本费用测算 (80)4. 收入资金来源测算 (80)5. 税金利润估算 (81)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1)7. 敏感性分析 (81)8. 财务评价结论 (82)第十六章:国民经济评价 (83)1. 分析方法及依据 (83)2. 评价采用的基本参数 (83)3. 效益分析年限 (83)4. 社会效益分析 (83)5.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84)6. 项目间接效益 (85)7. 经济费用与效益流量分析 (85)8.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85)第十七章:结论及其建议 (86)1. 简要结论 (86)2. 建议 (86)附图:附图一:《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区域位置图》附图二:《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一、工程名称: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二、工程地点:云阳镇东南角南丁村,关中环线路北(污水处理厂西侧)三、主管单位: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四、实施单位: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工程筹建处五、编制单位:陕西长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卓远天成(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六、建设规模及分类:根据建标117-2009《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为:近期(2009~2012)50td,类别:V类;远期(2013~2020)100td,类别:IV类;七、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项目实施组织机构】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原则,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筹建处”,承担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建成投入运营。

【项目前期工作概况】:目前“云阳镇人民政府”对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已进行了规划选址、土地、供水、供电,地形测绘及初勘等前期等工作,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主要建设内容及工艺1.主要建设内容在城区居民聚居区和商业区按200m间距配备垃圾桶,共150个。

设小型垃圾收集站2座,每座收集站收集能力为25td,总收集能力为50td。

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总转运能力50td,配备垃圾收集车3辆,20m3集装箱式拉臂运输车2辆(1用1备);建设规模分类:V类;2.转运站工艺流程垃圾压缩站工艺采用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九、总体布置在镇区南大街与中心大街建设垃圾收集站2座,单座建筑面积为111.41m2。

在镇东南角南丁村,关中环线路北(污水处理厂西侧)建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一座,总用地面积3280.685 m2(4.92亩),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921.55m2;道路及硬化场地面积:683.238m2;绿化占地面积:1148.24m2;根据功能及性质,进站主大门开向朝南,接关中环线主干道,宽7.0m。

设置地磅和门卫房,建筑面积29.955m2,出口处右侧设动态称量地磅,用于进场垃圾计量称重,最大称重量20t。

压缩车间建筑面积366.955m2,单层,框架结构,层高5.0m、3.3m。

设计在一层平面设置了一套垃圾压缩机,一套供料装置、一套横移位装置、一套油压系统、配电室等,并设前部倒车平台和一套接料贮仓。

在办公楼一层平面设置了中央控制室、除尘除臭间等相关的辅助设施功能间。

厂区东南角设置了渗滤液收集池,钢筋砼结构,占地面积13.045m2,容积30m3,定期采用运输槽车送往泾阳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主要技术指标1、垃圾收集运转时段划分转运站按一班制运行,年工作制365d,日工作制8h,工作时段为6.00~10.00、16.00~20.00,总运转量50td;转运站收集转运时间计划见表—1:2、项目实施进度本建设项目实施工期:8个月,2012年2月竣工验收;可研审批:2011年7月;初步、施工图设计及招标:2011年7月~2011年9月;施工期:2011年10月~2012年1月;验收及审计:2012年2月;3、工作制及劳动定员1)、工作制:365da,8hd。

2)、劳动定员:编制12人(不包括垃圾收集及保洁人员),其中:管理1人,生产人员为3人,司机5人,服务人员3人。

4、主要技术指标转运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表—2)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投资:954.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45.62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760.56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15.02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70.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91万元2. 资金筹措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总投资为:954.53万元;资金来源及筹措为:申请国家环保专项资金:668.17万元,占总投资:70.00%;地方政府自筹资金:287.36万元,占总投资:30.00%;十二、综合效益分析及结论1. 财务评价结论根据工程性质及相关标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2、单位投资及处理成本测算单位投资及成本见表—4:(表—4)第一章:总论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5年10月30日;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31号文);4)、《泾阳县云阳镇总体规划》(2009~2020);5)、《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998年8月22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陕西省公布并施行);6)、《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函》)(陕环函〔2006〕401号);7)、设计委托书及合同;8)、其它有关基础资料;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范1)、《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77-2003);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5)、《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8)、《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垃圾转运》(CJT29.2-79);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CB50016-2006);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项目实施组织机构】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原则,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筹建处”,承担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建成投入运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