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命运观紫虚居士著摘要壹、前言贰、佛教的因果律参、佛教的业报论肆、缘生论伍、意志力──行陆、命运柒、宿命论与命定论之探讨捌、结论摘要:本文以佛教的观点来探讨命运的问题,命运就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各个果报的总和。
命运与佛教所说的因果论、业报论及缘生论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自心的‘行’也决定命运之好坏。
命运组成的要素为因、缘、行、果四者。
本文皆有详述。
本文中也探讨命定论不能成立的理由,以及学佛之人对命运应有的看法。
壹、前言命运就是一个人的遭遇与状况。
每个人一生的情况从出生就不一样,有人出生就在有权有势、生活优裕的家庭,有人却出生在濒临死亡边缘的地方(如今日非洲一些地区)。
有人生来就身心健康五官美好,有人却是体弱多病四肢不全。
有人一生常遇贵人,诸事风顺,有人却到处碰壁一生潦倒。
有人是多子多孙寿终正寝,而有人却是孤苦无依客死异乡。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确是大不相同,这是命中注定或别有原因?我想很多人都希望知道。
现在报纸广告上登载的命相专家、术士及各种数法神算可以说多如牛毛,有紫微斗数,有刘伯温、诸葛等神算,还有易经、八卦、占星术等等,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洋洋大观,美不胜收。
很多神坛、庙宇也用鬼神之神通,替人预卜吉凶、解因果改命运,真是热闹非凡,对这些命理、风水之说佛教徒要怎么对待?这是学佛的人应该知道的。
我个人所研读之佛经不多,尚未看到佛经中有详细谈论风水、命理之事,只知道释尊是不赞成佛弟子从事星相、占卜风水等行业,但好像也没有特别排斥他们。
我个人认为风水、命理虽然并不完全正确,学佛的人不要相信这些,但也有一些道理。
佛教中的因果论、业报论、缘起论等与‘命运’之说似乎有相当的关连。
我个人要在我们的通讯上谈命运这种事情,不是想要大家去了解社会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命理神算到底是怎么回事:主要原因是‘命运观’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若抱持著「宿命论’或‘命定论’,认为今生今世一切发生的事都已‘命定’,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不会发生的再努力也不会发生,这种人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很消极,他不会积极去做任何事情,什么学佛行菩萨道对他都没有意义。
反之,一个人若抱持著极端的‘意志论’,认为没有什么因果业报的想法,这种结果很容易使人变成骄慢自大,甚至产生像希特勒这种野心份子。
对社会、人类造成莫大伤害,因此,培养一个正确的命运观是有其必要。
我个人希望经由命运观的探讨,我们能建立一个健康与正确的命运观,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心存善念、烦恼减少,生活充满生气与希望。
在本文中个人以佛法中的因果、业力、缘生等论点来探讨命运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意见,若有问题请各位读者来函指正。
贰、佛教的因果律要谈命运首先要了解佛教的因果律,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的发生与消灭都要受因果律的支配,有因必有果,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之一。
佛教讲‘三世因果’,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世、现在与未来世。
因果的意思是说,现在发生的‘果’与过去所作的‘因’有关,未来将要发生的‘果’与现在造作的‘因’有关,由此,未来的‘果’与过去所作的‘因’亦有关。
由于三世的时间在定义上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例如,我们可以说前一分钟是过去,后一分钟是未来,那么说话当时就是现在。
但在本文中所称的今世是指这一生,‘过去世’是表示从很久以前(无始)到今生开始前这段无限长的过去时间,而‘未来世’是指下一生开始到无限长的未来时间。
‘三世因果’就是说我们这一生所发生的一切事都与‘过去世’所造作的某些‘因’有关,而‘未来世’将会发生的事与我们‘现在世’所造作的某些‘因’有关。
佛教有一句名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所以,我们不必有什么宿命通或天眼通,只要看我们现在正在受的果报及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大略推知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的状况。
人一生所以有不同的遭遇与状况,佛教的因果律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好命’的人主要原因就是过去世多做种种善事,种下很多善因。
反之‘歹命’的人就是过去世坏事做太多。
种善因会形成‘善种’,这是人之所以有福报的来源(详见本刊‘谈福报的本质’),起善心做善事,供佛、念经、布施、持戒等都是种善因。
而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起恶心造恶业都是种恶因,机缘成熟就会有‘恶运’临身。
然而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及‘三世因果’的道理很多人不相信,这可能与我们现实的一些经验有关。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一些很好的人,但生活却很潦倒,甚至不得善终,而有一些作恶多端的人却能活得既富裕又舒适,像这样善人也不见得好,恶人也不见得会不好的现象,使很多人误认为没有因果律存在,其实不是这样,像这样‘因果不明显’的事,只是其中有些原因我们凡人不得而知,并不表示做坏事没有果报,只是机缘未到而已。
有一个城隍庙上挂著一块横匾,上面写著「终有一天等到你’,就告诉这些作恶多端的人,‘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
’很多人之所以会怀疑因果律这事实,主要是一般人无法看到或知道‘过去世’所发生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一切事都要以自己眼见为凭所知为证,否则就很容易成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了。
试问有谁见到过孔子或黄帝,谁见过自己的祖先?我们也只有靠过去的记录而相信其存在。
而因果律是巨观物理现象的基本定律,在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中它是正确的。
而人事的善恶因果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记载,但很多人还是不相信,似乎没有什么道理。
实际上,‘真正了知’因果律存在的人很多,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参、佛教的业报论与命运有关的第二个理论就是业报论,佛教讲业力,‘业’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个人身体做一件事,则此事有时会对其他众生有影响(有时不会),若此人对其所做的事或对做此事的影响产生执著,那就形成此人的‘身业’。
同样的,若人有言说,对其言说内容或影响产生执著就有‘语业’。
若人起心动念产生思想,并对其所想及其影响产生执著就有‘意业’。
一般人在世间都会造身口意三业。
‘业’以现代的话来比喻就类似‘惯性’或‘记录’。
我们身体有动作,嘴有言说或心有起想,不是过后就什么都没有,而是留有‘余势’,就好像运动的惯性:一个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开始运动,当外力移去后,此物体不是立刻停止而是继续在运动。
身口意的作为也是如此。
此外,身口意之一切作为都会反映到第六识形成为‘名色’或进一步熏习到第八识而成为业识种子,好像身口意业记录在名色与第八识之中。
所以我说‘业’类似一种‘记录’。
有业之后就有作用之力称为‘业力’,如同惯性运动的物体尚有动力一样。
有业力就会形成果报,称为‘业报’。
众生由于过去无限长的生命过程中(不一定是人类)所造的‘业’几乎无限多,这些累积的‘业’会产生一个最终决定的‘业力’,这些包括贪业、杀业、……等。
由于业力的累积及其产生果报的过程是极为复杂奥秘,除非是已证得平等性智的报身佛,一般凡夫是不得而知,例如一个人死后投胎转世,生到那一道?或投生人道的那一户人家?这些都是受某一种业力的影响,我们无法知道。
‘业’有‘共业’与‘别业’,共业是两个以上的众生做相同一件事所造的‘业’,‘别业’则是众生各自所造的‘业’。
共业的果报经常呈现的形式是集体灾难或福报,例如一次大地震,一场大火灾或空难很多人一起死亡,这些人有可能是‘共业’产生的果报。
有人运气不好会赶上死亡的班机也许是有‘共业’的问题存在。
肆、缘生论第三个与命运有关的理论是佛教的缘生论(又称缘起论),佛教讲‘诸法缘生性空’,这是说宇宙各种现象都是本体(佛教称为‘空’)起‘无明’而如幻生起,其之发生除无明为主因外,还要一些外在的条件共同参与,这些条件每一个都被称为‘缘’。
例如埋在土中的种子(因)必须有充足的水份与阳光(缘)才会发芽(果),如果只有‘因’而没有‘缘’,果报还是不会产生。
在使一件事情发生的所有条件之中,影响最大且最主要的称为‘因’,其他则称为‘缘’。
此外,在一件事情的果报没有发生前,它的‘因’是永不会消失的。
而‘缘’对一件事情的发生而言,只是‘偶然的际遇’而参与其事。
故有‘因缘际会’之说。
佛教说‘因果’与‘缘生’而不说‘缘果’与‘因生’就是这些道理的关系。
‘缘’既是一种偶然的参与其事,人应该多做善事,使善缘的数目增多,则因果事情发生时就比较有机会得到善缘相助以化解因果,使伤害减低。
反之,就较会有恶缘加入,使果报伤害更严重。
伍、意志力──行与命运有关的另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意志力,我称为‘行’(不是受想行识的行,也不是十二因缘中的行)。
这个行是一种意识心,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志’,它是我们的感官(如眼睛、耳朵等)与心识(包括所有八识)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而经由第六识表达出来。
行与过去生的习气及今生的经验都有关系。
‘行’的作用极为复杂,它包括‘自主性’与‘非自主性’两种力量,自主性力量源于‘自性’,而非自主性力量是过去世业力的表现。
当我们在讨论某一因果事件时,此事件的业力不包括在‘行’的非自主性力量之中。
事实上,由于我们过去世所造业几乎无限多,某一个事件的业力对‘行’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行’是我们修行的对象,我们修行首要在消除业障,也就是在消除第六识与第八识的各种无明,当各种无明消除干净,这个‘行’的非自主力量就没有了,只剩源于‘本心’的自主力量,我们就解脱自在了。
修行使‘行’改变,内心的名色与业识种子逐渐清净,当然表现在外的行为也改变了,人生的际遇当然也会改变,也就是说透过修行,人的命运是会变好的。
陆、命运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观点来探讨命运了。
命运可以用以上所说的因、缘、行、果四个要素来表达。
如图所示,果是由因缘与行三者经复杂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件事情已发生就是一个‘果’,累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的所有‘果’就是这个人这一生的遭遇与状况。
而‘因’是指与此件事情有关的过去业因。
‘缘’是指发生此事件当时的各种偶然参与的外在条件。
‘行’是指事件发生当时自己下的决定。
此四个要素分别说明如下。
一、‘因’的影响:‘因’是决定天生命之好坏的最主要因素,一个人过去世好的业因多,生下来时有好果报的机会就多,当然出生就‘命好’机会也就多了。
佛经在说做某些善事就有某些人天福报,如护生不杀则会有身体健康与长寿的果报。
有些小孩子生下来就多病或残废,可能就与某些不好的业因有关(如过去生杀业太重。
)有些人一生多病痛,医治也好不了,也许就是过去世某些业障(内因)或因果(外因)所致。
一个人内心的障碍(即业障)会导至生理或心理的疾病,佛教称‘业障病’,也是‘前世疗法’所治疗的一些病。
一个人自己造恶业为什么会导致业障病?在此以一例子来说明:若某人长时间以某种法器(如桃木剑之类)施法害人,则他的潜意识(尤其施法是在定中进行)受熏习知道这种法器会伤人很可怕,到未来有一生他也许因机缘成熟而重现这种潜意识,他就会产生对这种法器的恐惧,这就是果报。
一个人若长时间在恐惧害怕之中,至引发疾病,那就是‘歹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