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
补偿前:有功功率:P
1= S
1
*COS
1
ϕ
有功功率:Q
1= S
1
*SIN
1
ϕ
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
2
ϕ,
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
2= P
1
/COS
2
ϕ= S
1
*COS
1
ϕ/COS
2
ϕ
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
2= S
2
*SIN
2
ϕ
= S
1
*COS
1
ϕ*SIN
2
ϕ/COS
2
ϕ
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
Q=Q
1- Q
2
= S
1*( SIN
1
ϕ-COS
1
ϕ*SIN
2
ϕ/COS
2
ϕ)
= S
1*COS
1
ϕ*(1
1
1
2
-
ϕ
COS
—1
1
2
2
-
ϕ
COS
)
其中:S
1-----补偿前视在功率;P
1
-----补偿前有功功率
Q
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
1
ϕ-----补偿前功率因数
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
2
-----补偿后有功功率
Q
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
2
ϕ-----补偿后功率因数
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
Q=S*COS 1ϕ*(1112-ϕCOS —112
2-ϕCOS ) 其中Q=S*30%,则:
0.3= COS 1ϕ* (111
2-ϕCOS —19.012-) COS 1ϕ=0.749
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749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
Q=S*COS 1ϕ*(1112-ϕCOS —112
2-ϕCOS ) 其中Q=S*40%,则:
0.4= COS 1ϕ* (111
2-ϕCOS —19.012-) COS 1ϕ=0.683
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683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
提升至0.9。
8.3
摩擦力
一、选择题
1.(2013年丽水中考题)如图1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
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
2.(2013年台州中考题)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
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3.分析下列各种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4.“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现落月,正在月球上进行科学探测。
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球车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B.当月球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