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寺河矿矿井概况

寺河矿矿井概况

关于寺河矿申报2007 年度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的请示集团公司:寺河矿在2007 年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中煤协会下发的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标准要求,为此特申请参加申报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望批准。

2007 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为:原煤产量1037 万吨;——商品煤外运量945 万吨;——掘进进尺41606 米;——瓦斯抽放进尺112 万米;——瓦斯抽放纯量1.8 亿立方米;——销售收入39.6 亿元;——经营利润10.8 亿元;——全员工效19.76 吨/工;——人均收入55920 元;——百万吨死亡率0.2——原煤生产人数2437 人。

望集团公司和中煤协会认真审核批复附:寺河矿2007 年度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及附表二零零八年二月六日附件一:二OO 七年度寺河矿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晋煤集团寺河矿是《国家煤炭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中重点建设的八大矿井之一。

设计能力为年产400 万吨,1996 年12 月开工建设,2002 年11 月8 日正式投产;2006 年生产能力复核为1080 万吨/年。

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地理位置寺河矿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所辖,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

地理坐标:北纬35 °0'51 〃£5 ° 36 ‘11 〃东经112 °7'07〃T12 ° 40 54〃。

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 ,距晋城市区70km。

2、地质赋存条件井田主要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平均厚136.02m。

含煤15层,煤层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8% ,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 层,总厚度10.32m ,可采含煤系数7.6% 。

目前,寺河矿3#煤的开采深度为450m 左右,不属于深部矿井。

井田煤系地层共含煤15 层,其中3、15 号为主要可采煤层,9 号为局部可采煤层(东区大部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寺河矿现开采的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30.14m , 下距K7砂岩6.05m,距15号煤层85.29m。

厚4.45〜8.75m,平均6.31m。

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厚度不大,总厚度一般不大于0.50m ,单层厚度一般小于0.30m ,其中上部夹矸较薄(小于0.14m ),下部夹矸较厚(最大0.45m ),在井田东区局部地段偶见夹矸厚达0.97〜1.2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

煤层变异系数为0.09,煤质硬度系数1.3—1.5,可采系数为100% ,属稳定可采煤层。

寺河井田位于沁水复式向斜盆地的南端东翼。

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近南北〜北北东向的宽缓褶曲,形成井田内岩(煤)层的波状起伏,岩层倾角一般不超过10 度,断层较少,总体上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井田内断层较少,一般规模不大,且在钻孔揭露范围内多呈现隔水性。

但在走向上、垂向上由于两盘岩性变化及构造部位不同,其隔水性质可能有所变化,不排除局部导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岩溶陷落柱,井田内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个体都较大,同时不排除发育一定数量的隐伏陷落柱。

据瞬变电磁法探测,多数陷落柱具有导水性,可能沟通煤层与下伏奥灰岩溶水的水力联系,构成井田突水的主要危险来源。

鉴于矿井在开采9、15 号煤层时,3 号煤层已经采过,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会发生变化,目前预算的9、15 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已无实际意义。

故本次仅预算3 号煤层矿井涌水量。

在《精查地质报告》中,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 3/d( 0.013m 3/t),最大涌水量为756m 3/d (0.0252m 3/t)。

此外,2002〜2007年度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为62.5 m3/h (0.06m3/t),最大涌水量为83.3m 3/h (0.08m 3/t)。

3、自然灾害危险等级及突出危险( 1 )瓦斯根据2007 年度寺河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矿井东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6.85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63m 3/t,为高瓦斯矿井;西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5.6 m3/min,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 2)火灾根据2006 年4 月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寺河矿3#煤层自燃性发火倾向III 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 3)煤尘根据“检验报告:3#煤层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无煤尘爆炸危险。

(4)水灾根据《地质报告》,寺河矿目前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中等型,主要充水因素有奥陶系灰岩承压水、老窑老空积水、小煤窑越界巷道和采空区积水、顶板砂岩含水、地表水体以及本矿采空区积水。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和分析,目前矿井日平均涌水量为2500m 3/d 左右,最大日涌水量为3200m 3/d。

矿井东、西井区各设有一个主水仓和主排水泵房,排水管路和设施布置合理,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5)顶板3#煤层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岩石硬度系数为2—4,区域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的构造形迹是沁水大型复式向斜走向一致的北北东向宽缓褶皱,岩(煤)层呈波状起伏,伴有落差较小、规模不大的高角度正断层及低角度逆断层。

寺河矿总体地质构造较简单,顶板较稳定,局部受小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顶板破碎。

4、地质储量据寺河矿最新《地质报告》,经重新核实后3#煤资源储量45719.0万t;9#煤资源储量8891.8万t; 15#煤资源储量22835.2万t。

截止2007年底寺河矿3#煤期末能利用储量为30887.7万t,期末可采储量为17405.7万t,3#煤层正规面或可布置正规面块段地质储量为22121万t,预计可采出量为16700.3万t;可回收煤柱地质储量为1759.8万t,不能回收永久煤柱地质储量为5836.9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749.5 万t;9#煤层地质储量为7390.5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1395.1 万t;15#煤层地质储量为20368.8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3592.7 万t。

目前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5.9%,符合国家标准。

5 、采掘关系矿井采掘关系正常, 保证了一个盘区不超过一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头的生产格局。

6、生产系统及开采方法矿井目前布置四个盘区, 其中二、三盘区各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四盘区第一个工作面正在掘进中。

目前,东三盘区的3306 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回采,东二盘区的2305 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准备过程中。

矿井的开采方式为大采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7、矿井主要设备(1)采煤装备采煤机SL—500 交流电牵引采高3.1-6.2m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855KW 和2*700KW转载机315KW/1140V破碎机PCM250皮带输送机DSJ140/250/3*400移动变电站KBSGZY-1000KVA/6/1.2负荷中心KBSGZY-1250KVA/6/1.2 和乳化液泵喷雾泵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过渡液压支架(2)掘进装备连续采煤机(JOY)梭车给料破碎机铲车双臂锚杆机公司负荷中心胶带输送机连掘机锚杆机KBSGZY-2500KVA/6/3.45BRW400/37X4ABRW516/13.2ZY9400/28/62ZYT9400/25.5/55ZYG9400/25.5/5512CM27-10E 型PM2110C 型BF-14B-54-64C 型ST-3.5S 型CHDDR-AC 型TS1281 、TS1243 型DSP-1080/1000 型S200MZZJ/II美国久益公司飞利普斯公司斯坦姆勒公司瓦格纳公司澳大利亚飞尔奇法国赛特公司国产黑龙江佳木斯晋煤集团煤机公司(3)主要提升运输装备主斜井提升为DX-1400/744 的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8、劳动组织管理寺河矿井2007 年共有两个大采高采煤队,三个连采掘进队组、两个连掘队和一个预备队,共八个采掘一线队组以及配套的辅助单位和业务科室,通过细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环节,加强工序管理,实行四员上岗挂牌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技能和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确保劳动效率得到稳定提高。

9、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目前我矿计算机网络遍布矿各业务管理科室及生产单位,网络设备均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管理。

矿计算机网络中运行有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调度日报系统、外运信息系统、矿内文件查询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科技成果查询系统、新闻系统、邮件系统、科技图书查询系统、电子图书馆、宣传思想工作网、矿纪检监察网等面向全矿使用的应用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专业计算机管理系统。

这些运行于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部门管理水平,更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量化、及时的信息和数据资源。

10 、环境保护设施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抓好节支降耗,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妥善处理产品附属物和废弃物,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循环发展道路。

(1)综合利用资源,防治水污染矿井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工序处理后,其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 —2002《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复用于井下降尘、员工澡堂、单身楼冲厕等场所,并对过滤后的出水进行了反渗透处理,水质达到了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生活污水通过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几个工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污水排放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排污口排入沁河;洗煤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系统,污水不外排。

(2)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合理利用煤层气,寺河矿建设了瓦斯抽放系统和利用系统。

井下抽放管路系统实现了本煤层抽放系统与采空区抽放的有效结合。

煤层气作为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已复用于煤层气发电及燃气锅炉、员工澡堂、食堂、生活区住户等,并为周边村庄使用高效环保的燃气提供了便利。

(3)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煤泥和煤矸石是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

寺河矿始终将煤泥和煤矸石治理作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来控制。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我矿煤泥和洗矸热值较高的特点,将煤泥和部分洗矸用于制造型煤等综合利用,并将剩余矸石填沟造地。

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4)复垦塌陷土地对塌陷土地进行治理与复垦,复垦的工艺流程采用局部剥离充填式人工复垦,对裂缝进行充填处理,恢复受损土地地貌和植被,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