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抛石护岸

抛石护岸

武汉长江干堤吊尾险段水下抛石护岸
加固工程施工组织措施及其质量控制
摘要水下抛石护岸加固是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易操作
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发明这种方法的时间可追溯20世纪40年代,但比较系统而详细的资料却很少,也无专门的规章可循。

现虽有《堤防工程技术标准汇编》,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条款较少。

为把工程建设搞好,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施工经验。

本文以武汉长江干堤吊尾险段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施工为例,项目部在施工组织措施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以此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关键词抛石护岸组织措施质量控制长江堤防
水下抛石护岸加固是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计算用一定粒径范围内的块石把崩岸地段从深泓到岸滩均匀抛成
一定厚度的块石层,全面覆盖易崩塌的河道岸边,增加其抗冲能力,稳定河势,起到护堤作用。

位于团风河段鹅头弯进口上武汉长江干堤吊尾险段由于河
势影响,岸坡为冲刷岸。

岸边有内部冲刷坑,河床深泓贴近河岸,且呈串珠状的深槽,槽长0.4~2.0km,槽底高程-2.5m至3.5m。

在桩号242+580~245+730段岸坡地层上部为黏土层,厚
7.0m,下部为砂性土,厚18.5m,水上坡高约8m,坡度为8°~14°;水下岸坡临深槽处岸坡高10~13m,坡度14°~20°。

按设计要求在枯水位高程处设脚槽;并从脚槽到深泓处抛石稳定河床,坡面按坡度1:3做干砌石护坡,提高坡面抗冲刷能力。

水下抛石护岸长3.15km,宽55m~75m,厚0.6m~0.8m,抛投面积26.32万m2,抛石18.5947万m3平均抛石强度为4000~4500m3/d。

一、水下抛石护坡加固工程施工组织措施
1.现场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上岗规定
要将水下抛石护岸工程做好,运石船验方、定位船准确定(移)位及按规定网格均匀抛投足够设计量是保证。

根据工程流程要求,在项目部的工程技术部指导下现场施工人员分成测量组、材料供应组(由器材供应部及调度室成员联合组成)、量方组、(包括定位船移位、抛前和抛后断面测量)、定位船监抛组。

每个小组间工作要求衔接严谨,在试抛之前,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技术与职业道德。

统一规范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后,整个抛投工作指定一名项目副经理负责,对每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考察,对不合格者立即转岗或按下岗处理。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了由项目部经理负责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①作为质量保障体系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对工程负总责。

②在监理站领导下,请设计代表进行图纸交底工作,分管技术的项目部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要了解工程设计意图、设计原理和工程中不同情况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③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及各班班长认真学习并熟悉设计文件和相关的设计、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

④明确内部分工,各部门的负责人要详细了解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网络计划,搞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保证按进度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⑤技术总工要随时跟踪现场的一切情况,有责任及时将工程中的问题反馈给监理站和设计代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同时,项目总工与工程技术部要每天考核当日完成工程的形象进度,及时调整施工网络计划,确保工期总目标实现。

3.工程设备的选用
①定位船(又称趸船)根据计划平均抛投强度,需2艘400t和3艘600t铁甲船为定位船,其中400t定位船用于近岸区(即浅水区)抛投作业。

考虑水流流速及流向因素,要求600t定位船首锚选用
600kg以上的海军锚或霍尔锚(运用于淤泥)船尾选用400kg 霍尔锚,副锚选用200kg以上的海军锚。

400t定位船用200kg 海军锚即可。

为移位方便,定位船除要求自带动力外,还要求在船首、船尾带绞盘。

②交通船与通信设备配5条交通船,用于岸上与定位船之间的交通,抛前、抛后水下地形测量以及为运石船引导等工作。

③检测仪器及安全设备GPS一台,用于全场放线及抛投范围定位及抛投网格划分,并和测深仪一起对抛前、后断面进行检测;全站仪一台,用于定位船定位;测深仪一台,用于测水深;测流仪一台,用于测水流流速;磅称4台,用于石方核检。

每条定位船与交通船均配备若干救生衣、救生圈。

④运石船为保障抛投均匀且移位方便,选用不大于500t无侧墙板的运输船。

4.抛石前准备工作及工作程序安排
①按20m×10m网格划分抛投区域,并根据划分的单元和岸上控制桩,在抛投区起始点之间顺水流方向在测船上用GPS测深仪每隔40m测一个水下地形断面并绘制抛前水下抛投断面地形图。

②漂距试验。

抛石漂距是水下抛石中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因此通过试验测出不同断面和不同距岸点的抛石漂距。

首先将测流仪放至水下1/3h、2/3h水深处测出各水流速度然后将粒径分别为0.3m、0.4m、0.5m的石头用绳索绑牢后抛入水中,得出试验结果。

以DW027~DW027+20断面为例,抛投试验漂距数据与结果分别如表1、表2。

表1 DW027~DW027+20断面的抛投试验数据表
表2 根据漂距试验得出平均漂距计算表
DW101~
DW101+20 50~70
13.0~
15.0
0.75~
0.85
4.78
得出上述结果后,其他断面的漂距采用内插法得出,作为定位船网格提前量。

5.水下抛石护岸施工程序
6.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业人员在工作时一定要穿胶鞋,戴安全帽,穿救生衣。

职工定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补贴分成固定补贴和安全生产流动补贴,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设备安全方面,各班长在岗前培训中要熟悉其性能和保养外,并对整套设备负责。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各班组长对工程技术部(或主管抛投分部的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技术部(或主管抛投分部的项目副经理对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及公司负责。

责任层层落实,一抓到底。

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采用一票否决制。

对失职人员将作下岗处理。

二、水下抛石护岸工程的质量控制
1.材质控制
抛下的石料,因长期受水流的冲刷和浸蚀,必须要求石料材质新鲜、完整,具有较强的硬度、强度及符合设计要求的水软化
系数。

风化岩石、泥岩、裂隙发育岩石和片状、条状、带尖角岩石均不得使用。

材质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

项目部对周边多个石料场地进行考察,分别取样至长江科学院中心试验室检测。

根据标书和设计规定的物理力学指标要求,最终选定湖北黄石、阳新、鄂州和武穴等地的4个料场为抛投石料源地。

以上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为:软化系数0.80以上,密度
≥2.7g/cm3风干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43MPa,摩氏硬度7.0以上,且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2.石料计量控制
严格规范水下抛石的计量控制是搞好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块石的计量,是在运石船上直接量方的但块石空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实际方量的准确性。

为满足设计1.7t/m3的要求,在监理的指导下,项目部对抛石船石料堆放空隙率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如表3。

表3 抛石船石料堆放空隙率抽样检测结果
经与监理研究,石料船量方后按10.57%孔隙率扣除空方,并根据抛石后的石碴剩余量,再进行二次扣方,得出最终抛投方量。

使用检测数据扣方后得出的实际抛投量,比较实事求是,从而有效地杜绝了虚方,不仅确保了抛投量,也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

3.GPS、测深仪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在水下抛石护岸加固工程中,GPS常和测深仪一起使用。

GPS和测深仪跟踪作业,随时对抛前、抛后断面进行比较;检查抛石的均匀程度,确定漏抛区域,并及时对其补抛。

GPS只能用于准确水平定位和网格划分,由于其高程系统开发中,测水下地形常用的手段是测深仪。

但是常用的测深仪只能发射有限的1~2种声波,对反射介质过于灵敏,不能穿过淤泥探测到足以承受抛石冲击强度河床深度,这就是说用GPS及测深仪有时不能准确描述及比较抛前、后断面。

因此,项目部自行设计了探测水深的插钎,插钎用Φ60mm钢管,按2m标准长度用螺口连接,探头为15cm×15cm×5mm钢板制作。

在测深仪测试处,用探杆对其复测水面至持力层的深度,找出测深仪探测结果与真实河床情况的变化规律。

更准确地反映抛前、抛后断面高程的真实情况,更准确描述抛投效果。

三、结语
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不能单纯只考虑企业发展,而更应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

中标只是开头,而真正的任务在于如何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针对隐蔽工程建设的投资大、工期短、战线长且责任大的特点,我公司在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检测等方面很下工夫,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使工程施工按合同工期提前完工,并确保了工程质量。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水利不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