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浅析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后WTO时代,汽车进口配额取消,汽车及其零部件关税大幅降低,大型跨国汽车集团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国内汽车厂商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作出总体判断,找出差距和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概述了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由测算结果发现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并参考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模式,对我国应如何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AbstractSince we have joined the WTO for 5 years, the quota on import cars has been lifted, and the duties on import cars is getting lighter. Large multilateral market group will no doubt access to the market of our country, hence internal automobile companies have to face unheard-of pressure. It is necessary to an overall judg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our country to find out the disparity and the reasons. To gain the gains, this text has summarized the system of automotiv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Automotiv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calculated with that, and with the result the text has found out the facts which have pernicious influence to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Consulting the experience of Japan, the text gave some advices in the end.【Key Words】Auto mobiles;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目录1 概述 (4)1.1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4)1.2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5)2.1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 (5)2.2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由此发现的问题 (8)3 日本汽车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 (9)3.1产业政策指导下的竞合发展模式 (10)3.2丰田汽车集团的精益经营模式 (11)3.3层级供应链和电子采购模式 (11)4 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12)4.1从宏观层面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12)4.2从中观层面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13)4.3从微观层面上增强汽车企业的经营效率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1 概述1.1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目前世界各研究机构对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侧重点有所不同,世界经济论坛(WEF)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能够实现以人均GNP增长率表示的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它在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也强调要持续增进人民生活水平。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创造增加值及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它认为国际竞争力依靠国家形成的持续创造增加值环境的能力,这些环境包括教育、价值体系等。

对于WEF和IMD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九十年代研究竞争力的最为杰出的学者——哈佛大学的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TTER)认为,二者均有各自的局限性。

波特认为一国国际竞争力可以用一国生产力水平来描述,一国在某一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尽管各种观念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都有共同的特征,如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参与者包括国家、企业、产品和服务。

从整体上考虑,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是经济增长,但从内容上说,竞争力并不仅仅指经济方面,包括教育、技能、价值体系等;描述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强调多元化,不仅有能够量化的“硬指标”,也有不能量化的“软指标”,不仅有过去指标,也有现时指标和对将来的预测指标,不仅包括绝对量指标,也包括大量相对量指标等。

1.2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M.E.波特教授经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上百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得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这4个因素,同时,机会和政府两个要素对竞争优势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波特钻石模型1见图1。

1“钻石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提出来的。

波特的钻石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钻石生产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在汽车行业中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可以选取行业劳动力工资这个指标来表示。

而资本资源,由于汽车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市场中,资本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业资金资源的丰缺程度,故可以用资本生产率来表示。

基础设施方面可以用汽车密度和停车位满足率来表示。

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规模、产业地位、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率、独立购买者的数量(用私人购车比例反映)、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几项指标。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主要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率和汽车消费信贷比例来表示。

由于企业战略结构方面难以选区指标进行评价,只能采用效率指标来进行替代,市场集中度和R&D经费投入指数1。

机会方面,可以选用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汽车动力系统革新来表示。

政府方面,选取消费环境指标和市场秩序完善性指标。

图1 波特钻石模型2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2.1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依据波特钻石模型的方法建立函数,并参考相关的文献,一国汽车制造业的功效系数D的计算公式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1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系统性、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上文公式中的各项指标功效分数,定量指标是参考统计数据计算得来;定性指标是参考各专业网站专家投票得出。

我们可以将汽车制造业的总功效系数当作一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值,值越大,表示国际竞争力越强。

此指数值对应于一个关于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区间(D∈[60,100])。

为了明确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处范围,规定指数值与评价区间的映射关系如下所示:60≤D<68----------------竞争力很弱68≤D<76----------------竞争力较弱76≤D<84----------------竞争力一般84≤D<92----------------竞争力较强92≤D≤100----------------竞争力很强根据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查阅《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学术论文等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集有关数据。

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作较为全面的评价。

具体单项指标值如下表所示。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2,《汽车行业形式及2003年发展分析》2.2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由此发现的问题根据上文给出的公式,最终计算得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值为74.74。

根据汽车制造业指标体系数值与评价区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同样按照以上的公式,可以得出准则层各项指标的得分,分别是生产要素指标88.28,需求条件指标83.28,相关支持性产业指标61.56,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指标68.8,机遇指标78.81,政府指标71.64。

对照指数值与评价区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发现:在我国汽车行业的五个指标中,生产要素有较强的竞争力,需求条件竞争力一般,机遇方1麦肯锡全球研究学院报告,2001,《新地平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面竞争力一般,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竞争力很弱,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因素的竞争力较弱,政府因素竞争力较弱。

需求条件因素方面,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是美国的41.7%,日本的42.4%,德国的47.3%,韩国的61.6%。

根据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2002年,从全球市场份额看,通用、大众、丰田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14.9%、8.76%和9.29%,一汽和东风为0.98%和0.74%,一汽、东风相比较于通用、大众、丰田来说全球市场份额很少,其中一汽仅为通用汽车的6.58%,我国虽然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差,导致需求条件因素竞争力一般。

机遇方面,面临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大好机遇,但由于我国汽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技术性能为例,国产汽车自重约比进口车重10%-20%;油耗约高10%-30%;汽车首次故障里程约1000-2000公里,是国外车的1/10,汽车电器系统、供油系统和附件性能不稳定;汽车寿命只及国外同类车的一半,因此无法很好地把握住这样的机遇,导致竞争力一般。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散、乱、低、差,无法取得规模效益,而汽车信贷业方面,据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是使其雪上加霜,高达50%以上,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落后发展和汽车消费信贷业的滞后,使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竞争力很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