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各专业监理细则9.1、桩基监理细则检查依据1.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8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 7-89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 94-94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4-8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推荐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10.经施工图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12.国家及施工企业相关工法;13.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委托监理合同文件;14.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旁站监理工作方案。
适用范围本检查细则适用于天津市监理企业对本市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工程的砼打压桩和砼灌注桩(成孔、清孔、水下砼灌注)分项工程旁站监理工作。
专业桩基工程(如港口、水利等)应按有关专业标准及设计文件进行检查。
本细则不含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
旁站监理主要检查内容1. 旁站监理前对相关情况的审查:(1)工程名称、打桩单位、总包单位(人员是否到岗)、审查资质;(2)审核工长、质检员、班组长姓名、资格上岗条件;(3)采用桩基类型、数量、规格;(4)设计桩长、桩径、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标高;(5)接桩形式、停锤控制标准、试桩要求;(6)设计图审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文号及批准人;(7)地质勘查报告是否是本工程、公章合法性;(8)施工组织设计a. 施工方案、审查主管部门、批准文号、批准人是否签字齐全b. 打(压)桩方法、路线能否指导施工c. 施工质量、安全交底落实如何d. 桩基设备能否满足实际要求(9)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测量记录;(10)焊工上岗证有效期限;(11)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成桩机械的定期鉴定情况;(12)预制桩的现场制作及贮运条件,预制桩出厂合格证,对桩外观质量检查;(13)商品砼供应商资质、供货合同编号,预拌混凝土质量证明书和核准证;(14)试块标准养护条件的落实;(15)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核准证;(16)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水管线的防护措施;(17)施工机械合格证书;上述工作由施工单位自检后在施工前24小时向监理单位提交旁站申请书;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施工单位。
若符合要求,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监理人员并签署意见。
旁站监理的实施方案:(1)基本条件检查:a.施工机械合格证书是否符合要求;b.施工环境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外界环境、天气人为等原因对浇筑的影响和措施、冬雨季措施的落实;c.施工单位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工长质检人员各专业人员是否在岗,焊工是否是原审查的人员;(2)打(压)桩:a.成品桩质量:检查外观质量、桩身、桩帽等,运输后是否有无问题;b.打(压)桩顺序:应符合规范方案中的措施落实情况;c.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不能带病工作;d.打(压)桩过程中的桩身垂直度和打(压)桩深度满足规范要求;e.接桩焊接: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接桩后的中心垂直度应符合要求;f.停锤验收:控制贯入度、控制桩端设计标高、检查施工记录;(3)灌注桩:(现场搅拌砼检查、商品砼检查按砼旁站监理检查细则执行)a.施工顺序:检查方案落实情况应有总图或每天的附图、记录应清楚;b.钢筋笼制作与吊放质量是否以进行隐蔽检查,有无变化;c.成孔、扩孔、清孔方法和质量,孔径、沉渣厚度的检查;d.保护层措施落实如何,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要求;e.钻孔深度的实测情况;f.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浮桩长度;g.现场搅拌混凝土计量情况;h.商品混凝土质量检查;i.混凝土坍落度检查;j.桩的充盈系数:检查砼初罐量和总的砼灌注量;k.泥浆比重的控制记录;(4)、打压桩和砼灌注桩在过程中发生问题应详细记录,经相关单位认定后进行处理。
(5)应注明每天浇筑的起始时间;监理日记由责任监理员按日及时、客观、真实地填写,不得编造,必要时由照相或摄影配合监理日志的记录内容。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工长或质检员)签字认可;总监审核后存监理档案。
旁站监理后的检查工作:(1)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与工程同步形成;(2)桩基隐蔽验收记录(包括预制桩接桩、灌注桩钻孔、清孔、钢筋笼吊放、混凝土灌注等),与工程同步形成内容详细、各方签字齐全;(3)灌注桩和现场预制桩混凝土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4)单桩静载和动力测试报告结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如有问题必须有处理记录,并应各方签字齐全;(6)桩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7)桩基竣工验收证明必须经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总包、桩基施工单位,签署具体意见,加盖公章;(8)桩位竣工图,应加盖桩基施工单位公章;以上工作结束后,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该旁站监理的分项工程进行评估签字后,总监要对旁站监理工作签署意见。
旁监监理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以下凡带*为强制性条文)现场质保条件按砼旁站监理检查细则执行1.一般要求(1)*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a)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拔)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b)对桩身及承台承载力应进行计算;对于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5O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OKPa)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混凝土预制桩尚应按施工阶段的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强度验算;(c)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d)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
B.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桩基以及桩端持力层为粘性土、粉土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
JGJ 94-94第3.3.4条;(2)* 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水下灌注混凝土时不得低于C20,混凝土预制桩尖不得低于C30;b.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
JGJ 94-94第3.3.4条(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
a.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b.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c.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JGJ 94-94第5.2.14条(4)* 需要计算变形的建筑物,其桩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变形容许值。
JGJ 94-94第5.1.3条(5)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定的资质等级承接相应的桩基施工任务,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具有专项资格。
(6)各项桩基工程,必须按设计要求、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委托有资质证书的检测单位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的检测。
(7)* 在邻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前,必须了解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原有结构及基础等详细情况;b、地基与基础施工,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GBJ 202-83第1.0.3条(8)* 地基与基础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制品等的品种、规格、标号和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GBJ 202-83第1.0.4条(9)*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应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完工后,应进行验收。
GBJ 202-83第1.0.7条(10)*地基与基础工程在冬期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现场道路和施工地点的冰雪,必须清除;b、影响施工的冻土应挖除并采取防冻措施;c、冻结的材料,不得使用。
GBJ 202-83第1.0.8条(11)* 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JGJ 94-94第6.1.3条(12)*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JGJ 94-94第6.1.6条(13)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桩基分为3个安全等级,其中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为二级桩基。
JGJ 94-94第3.3.3条(14)桩基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或试成孔,以便施工单位检验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对需要通过试桩检测确定桩基承载力的工程,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小于2根;试成孔数量不少于2个。
GBJ 202-83第4.1.8条JGJ 94-94第5.2.4、5.2.5条(15)桩基轴线测量定位须经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复核签认。
施工过程中应对其作系统检查,每10天不少于1次,控制桩应妥加保护,若发现移动时,应及时纠正,并作好记录。
GBJ 202一83第4.1.3条(16)沉桩结束后,应根据土质、沉桩密度及速率不同,休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为防止土方开挖不当,造成桩位偏移和倾斜,土方开挖应分层实施,分层厚度视土质不同而定。
GBJ 202-83第4.1.12条,JGJ 94-94第8.2.1条(17)破桩后,桩顶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规定时,桩径(边长)大于或等于40Omm时,取100mm;桩径小于400mm时,可取50mm;桩顶应凿成平面,桩顶上的浮泥、破裂的混凝土块要清除干净。
JGJ 94-94第4.2.4条,GBJ 7-89第8.6.21条(18)成桩结束后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数量和方法由设计单位书面方式确定。
如设计无要求时;则应符合以下要求:A.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荷载检测工程桩承载力,检测桩数不宜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时检测不应小于2根:a.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
b.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