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目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目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目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高亢.(kàng)迄.(qì)今憎.(zèng)恶扑朔.(shuò)迷离B.恬.(tián)淡谬.(miù)误绚.(xuànq)丽鳞次栉.(jié)比c.横亘.(gèn)洗濯.(zhuó)酿.(liàng)造粘.(niān)轻怕重D.蹒.(pán)跚徘徊.(huái)倔.(jué)强觥.(gōng)筹交错2.改正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字。

(2分)一愁莫展言简意骇再接再励迫不及待走投无路饮鸠止渴改为改为改为改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州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 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4、下列语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A 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寡目相看。

B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小张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无奈。

C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就会事半功倍。

D去年暑假,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2)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3)诗人喜欢引用典故表达自己的心情。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冯唐持节”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情。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的《秋词》抒发旷达胸怀,奋发进取的句子是,(6)诗人杜甫因战乱而形容憔悴的诗句是,6名著阅读。

(5分)(1)、面对人生中的种种磨难,(人名)勇敢的向爱人吐露心声:“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人名)写下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而(人名)则吟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

”以生命来反抗。

3分(2、)写出《三国演义》中你喜欢的两个人物及其故事2分7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同学们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

请你来参加。

(1)诠释语文,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

”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

”我要说(2分)(2)品文语文,有人学习语文快乐无比,有人学习的苦不堪言,你的感受呢?写一个你学习语文独特感受的片断..,5 0字左右(3分)(3)对联比拼对联是语文中的奇葩,一试身手吧。

2分上联:读鲁迅感阿长慈母心怀下联:第二部分阅读(40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4分)钟山①即事②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

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③相对:对着山。

8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9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8分)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11.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12.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8分)月光启蒙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斯。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1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分)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她[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14.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2分)15.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1分)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1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2分)17.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0分)气候变化的利与弊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

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

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

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

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

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

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

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8.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19.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21.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2分)22.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