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调研报告
10103040204
吕律扬城规10-2
南堂(宣武门教堂)教
堂
南
立
面
教堂门口同学合照
1、历史沿革
教堂历史介绍
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 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堂。
1605 年( 明万历
33 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
父于1650 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
1664
1775 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平反后康熙又拨银重建,年遭火灾,
后又重建。
1900 年曾被义和团焚毁。
1902 年又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
南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于百度百科
2、环境布局
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上,宣武门与和平门之间。
教堂周边环境西面为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西单一线,南面为
宣武门西大街,与四号线地铁站和一些高层商务大楼隔路相望,
北边为一小型街心花园,东面为居民区。
南堂平面布局
教堂置于院落内部,由院子西南门进入外庭(有一教会小诊所)。
由北进入内庭花园(大概为教士和高级教徒的活动场所),教士的居所(也可能为办公室)坐北朝南;从外庭从东面小门进入教堂前小广场,即可看到教堂之南立面。
环境雅致静谧,为宗教圣地所特有。
外庭一景
教堂西
立
面
局
部
、建筑3
平面布局
教堂平面图(内部柱子数量以真实为准)
耶稣神龛
如图所示,平面布置上,教堂以券柱式结构为主。
即柱称重,拱称重。
在柱子间安置供教徒使用的长椅。
北侧是穹顶结构,顶部为教堂的钟楼。
4、建筑风格及造型
南堂南立面特点是外形较为自由,具有较多装饰和雕刻。
其内部装饰具有强烈的色彩感。
为拱券式建筑。
结合建筑之特点(外立面墙上的窝卷等元
素)与建筑之历史(1650 年建成,20 世纪初重建)。
我认为宣武门教堂为巴洛克式教堂。
资料显示,南堂为一座20 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圣堂长八丈,宽四丈四尺,奉无染原罪圣母为主保。
同时还在西侧建神父住宅、天文台、藏书楼和仪器馆,四米高的铁十字架矗立在教堂的顶端。
此图
为外立面一雕饰
5、细部分析
柱子雕饰
教堂以券柱式结构进行称重,对柱子及其与房梁、拱圈连接部分的雕琢尤为考究。
柱子为大理石材质,有黑色赭石色的光泽。
顶部有些科林斯柱式的风格(仅为猜测),但又与鸢尾花形状相近。
雕琢考虑为20 世纪初重建时留下的,也有可能是近年翻修留下的。
整体感觉简洁而不空乏,庄重而不呆板。
较符合教堂内部的雕饰风格。
柱子根部速写分析
神龛速写
教堂北
立
面
速
写
教堂南立面浮雕
外围上中间为大门(通往天堂),两旁斧状物为打开大门的钥匙。
意在要想通往天堂,请追随耶稣。
内部的波浪象征社会的动荡不安,船象征天主教会。
意味教会在社会里要有坚定的
信仰,锚指坚定的信仰。
海兽里中西结合的象
征(海兽在中国有至高天上的地位)
6、教徒的行为活动
南堂教徒大多为中老年人和老年人,他们在教堂中诵读圣经及相
关书籍。
亦有一些教徒跪于神龛前,俯倒向神忏悔,极为虔诚。
少数教徒在门外小广场诵读书籍并相互交
流。
值得一体的是,教士们对我们非常热情,不厌其烦的向我们宣传
天主之神圣,并为我们一一解答疑惑。
令我们深深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