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观

幸福观

简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摘要]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幸福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人们更倾向于健康、科学、合理的幸福观。

本文对幸福观的内涵做了解释,进一步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现状,最后对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幸福感基本现状主要途径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对幸福的追求仍是很多人的梦想。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

“幸福”在作为21世纪文化新生代的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是个充满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概念。

幸福在每个人心中的内涵是不同的,有的大学生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有的说事业有成,找到一份理想的饿工作就是幸福;有的大学生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有的说年轻就是幸福。

其实幸福心理的原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的心理状态。

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权利,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大学生的幸福感觉都是从某个方面对幸福的表达,没有科学而全面地总结出什么是幸福。

在此,我想谈谈大学生的幸福观。

一、幸福感的内涵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幸福感的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呢?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幸福感”就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的反映。

“幸福感”分为“理性的幸福感”和“病态的幸福感”。

具有“理性的幸福感”的人能正确对待世界的生活和物质文明,追求和向往幸福,通过个人的努力创造幸福,使幸福的精神性和社会性得到充分体现。

而具有“病态的幸福感”的人只是追求享乐,片面地把享乐当成幸福。

他们把追求物质享受,特别是把追求对金钱和财富的享受作为最大的幸福,这种人最终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现状大学生,是社会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享乐欲望也在开始膨胀,这不能不给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门一开,西方文化乘虚而入,虽然它们中确有许多可资借鉴和吸收的精华部分,但也未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其中不少腐朽的东西也在侵蚀大学生纯洁的心灵,加上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呵护和宠爱。

因此,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上述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高等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对幸福有着不同的感受,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理性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是病态的幸福感。

(一)理性幸福感占主导地位,追求理性幸福是众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

1、事业有成是大学生追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事业的成功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事业的成功是他们获得幸福的经济基础。

虽然多数大学生未把成功作为判断幸福的唯一标准,不过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有想获得成功的动机,当事业有成了,他们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无形中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在自信的驱使下,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进而获得幸福感。

2、追求家庭生活美满是当代大学生幸福取向的一个重要特点。

家庭对人生幸福具有决定性影响,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和谐,能使人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家庭的美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在家人的关怀下,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并在父母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3、关爱他人,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又一途径。

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具有爱祖国爱他人的高尚情操,因此,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使他人走出困境,重获欢乐,此时此刻,大学生是幸福的。

4、追求幸福、追求完美是大学生幸福感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就是对幸福和完美追求的一个过程,他们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整素质,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让自己在美的精神境界中获得幸福感。

(二)病态的幸福感有所呈现,但不占主导地位追求金钱和物质的享受是当代大学生追求幸福感的一个亮点。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追求更大程度上的物质财富是现在大学生的一个人生梦想,有的学生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通过钱他们可以找到有份好工作,可以享受他们从未享受过的一切,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爱情。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之间的矛盾增多,利益冲突逐渐突现,大多数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对金钱的占有欲增强,有部分对金钱的态度都到了疯狂的程度,呈现出病态。

很多大学生除了追求感官刺激与快乐以外,根本没有追求幸福的意识,也没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从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素质确实堪忧,由于不注重思想修养,他们的观念往往不来源于高层,对古今中外思想家的学说十分陌生,对社会盛行于低文化阶层的庸俗思想却拥有不教自会的亲合力,对物质主义、纵欲主义“从恶如流”,有的以做一名温文尔雅、知书识礼的知识人为耻,狂野、狡诈等市侩习气却是他们心目中的“良好素质”。

精神素质的全面恶化,使得许多大学生总是处于痛苦状态而难以自拔。

三、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便有不同的幸福。

如何引导大学生构建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他们获得幸福人生的筹码,是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导向。

幸福需要教育,但目前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幸福能力的发展。

教育活动中功利化倾向严重,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工具,把教育降格到只以训练人掌握生产技能、生产技术,为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

人不是选择和创造生活的主人,却成为被物质利益驱使的劳动者,沦为物质和机器的奴仆。

教育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以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阻碍了学生智慧发展。

学生的生活空间被挤压在以应试为基准的分数争夺上,只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只教实用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所以学生天天忙着考取各类证书,学习各类实用技能,根本没有想过自身修养与素质的提高。

教育被当作技术性工作来对待,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教育求优、求雅、求洁的信念逐渐失落。

所以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事业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和抑制。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先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可是网络为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许多大学生沉迷与网络游戏,看色情片,寻求刺激,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低下,为了上网,不惜一切代价去偷甚至去抢他人的钱财。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败坏,甚至把屠刀伸向了宿舍的同学,还有的同学认为吃好完好就是幸福,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由为重要,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幸福观。

(二)对广大大学生进行价值观重建,吸收中西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性幸福观的精华部分引导他们形成科学合理的幸福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制度有待完善和健全,大学生在许多问题上还没形成比较理性的认识。

大学生当中很多人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这不利于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所以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他们进行价值观重建。

中西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批判地吸收它、利用它,特别是其中有关理性幸福观的精华部分,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例如:孔子的“和谐为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天人合一关;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观;老子的“福兮祸所,祸兮福所伏”的辨证思维观,都有其科学的、合理的内核,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幸福快乐,富贵贫贱很有补益。

中西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批判地吸收它、利用它,特别是其中有关理性幸福观的精华部分,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例如:孔子的“和谐为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天人合一关;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观;老子的“福兮祸所,祸兮福所伏”的辨证思维观,都有其科学的、合理的内核,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幸福快乐,富贵贫贱很有补益。

同样,西方的古代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建立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的论述,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到19世纪的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等古典哲学家,甚至许多基督教著名思想家的论述,都对我们向大学生进行幸福观的教育极具借鉴作用。

例如费尔巴哈就曾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

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这就脱去了有关幸福的神秘色彩,把它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告诉我们:追求幸福就是人生最基本的主题,而对于主题的明确,也就是幸福观的培养。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西文化在碰撞中渐趋于交融、趋同。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幸福观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对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其中有益的成份,就是珍爱生命,遵守操行,它是消除各种心理疾病的有利工具,也对我们向大学生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的有益补充。

(三)学习当今中国社会许多模范先进人物高尚的幸福观,从而端正大对幸福的认识。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他们都具有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

雷锋就是一位光辉典型,他认为:“为党的事业贡献出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张海进,在半身瘫痪的情况下,念念不忘“为人民播种幸福”,并“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

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掌握了英、德、日等几种外语,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

还学会了针灸、修理日常电器等本领,热心为群众服务,医治疾病,不久前还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与崇高的生活目的。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的心灵是晴朗的,世界便永远充满阳光,快乐和幸福便无处不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