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日常接待及会务管理工作作业指导书

2、日常接待及会务管理工作作业指导书

日常接待及会务管理工作作业指导书1.接待工作分类接待一般分为内宾接待和外宾接待。

从工作性质角度,内宾接待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来视察、检查或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接待;二是对前来考察、学习、开展协作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接待;三是对本单位出面承办或主办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相关出席人员的接待;四是对来本单位请示汇报工作、参加会议、办理公务人员的接待。

2.接待工作原则2.1突出政务,注重实效。

要积极挖掘、充分利用接待的政策效应、信息效应、宣传效应、投资效应和感情效应,努力增强政务接待辅政功能。

要努力提升接待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接待质量,扩大接待效果。

2.2对口对等,协调配合。

要按照礼仪要求,根据来访团队主要领导(或来宾)的级别规格和参观考察内容,按照对口、对等原则由对口单位和分管领导接待。

同时,要协调各方、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整体合力。

2.3以人为本,热情服务。

要准确把握客人需求、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搞好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让客人充分感受到接待方的热情和关爱。

2.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把接待工作惯例与突出本地特色结合起来,力求突出本地民族、民俗特色,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于接待活动中。

2.5遵章守制,廉洁办事。

接待工作必须要有章可循,努力做到接待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服务程序化。

同时,尽可能轻车简从、简化礼仪,做到大气而不铺张、热情而不奢侈。

接待人员要把好廉洁自律关,遵守公司纪律和廉洁规定。

2.6安全保密,内外有别。

要从交通安全、住宿环境、食品卫生、疾病防控、各类突发问题处理等入手,做好接待中的安全保障,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做到内外有别,切实保守涉及政治、经济的秘密。

3.接待基本程序接待操作程序是接待工作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细化分解接待工作内容的每一个环节,明确承办事项和职责,消除工作中的随意性。

3.1接待总体工作流程按照接待工作步骤,可大致分为四个大的环节:接收信息、制定接待方案、实施接待、反馈总结。

接待工作流程图3.2接待方案的拟定与报批3.2.1 做好信息沟通。

一方面,准确了解客人情况;另一方面,向有关领导预报情况。

3.2.2 拟定接待方案。

包括:客人抵达时间(方式)、考察点位、客人名单、接待领导、行程,座谈会、会见、宴请、住宿、用餐、乘车等安排,点位简介等。

3.2.3 报批接待方案。

按照程序审批接待方案。

接待方案一经审批,原则上不再改变。

3.2.4 提前做好准备。

抓紧做好方案印制、领导通知、部门衔接、点位检查等准备工作。

【例文】***参观调研接待方案3.3代表团接待工作流程3.3.1来访代表团接待工作流程接待费用结算,资料归档3.3.2 代表团出访工作流程出访中联络服务工作A.及时联系机场(车站),确定要客通道;B.做好领导登机服务工作;3.4大型活动(会议)接待工作流程3.4.1 明确任务内容。

认真研究其总体方案,研读领导批示件、部门的工作函,与牵头单位衔接,了解来宾信息。

3.4.2 组建接待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可酌情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划分工作任务,各工作组要详细您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3.4.3 编制接待手册。

内容包含会务(活动)组织机构、任务分工、联系方式、日程安排、接机安排、外出考察及车辆安排、住宿餐饮安排、会见宴请安排、会议安排及座次表、会议服务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工作流程、公司简介、会议活动、迎(送)站安排等。

3.4.4 落实重点环节。

及时了解各工作组进展情况,依据《手册》进行工作督促和检查。

抓重点环节,突出领导会见、宴请等活动和领导交办事项。

3.4.5 整理活动资料。

及时归档资料,做好酒店退房,场地退场,接待费用结算,办公剩余物品退还等工作。

3.5接待本单位或外来办事人员的工作流程3.6常见接待活动工作流程3.6.1 领导会见工作流程3.6.2 交流座谈会工作流程3.6.3 领导宴请工作流程3.7考察活动组织流程3.8 酒店入住工作流程4.日常接待注意事项4.1 应立即招呼来访客人大部分来客对公司来说都是重要的,要表示出热情友好和愿意提供服务的态度。

如果你正在打字应立即停止,即使是在打电话也要对来客点头示意。

4.2 主动热情问候客人打招呼时,应轻轻点头并面带微笑。

如果是已经认识的客人,称呼要显得比较亲切。

4.3 陌生的客人光临时,务必问清其姓名及公司或单位名称。

通常可问:请问贵姓?请问您是哪家公司?4.4 郑重接过对方的名片。

接名片时必须用双手以示尊重,接过来后不可不屑一顾,随手乱放,也不可拿在手中折叠玩弄。

接名片时要确认一下名片上所列对方姓名、公司名称等。

如见到不易拼读的姓时,不要随便乱念,必须询问对方。

4.5 有客人未预约来访时,不要直接回答上司在或不在。

要婉转地询问对方来意:“请问您找他有什么事?”如果对方没有通报姓名则必须问明,尽量从客人的回答中,充分判断能否让他与上司见面。

4.6 判断来客的身份与种类,以便决定是否引见,何者优先等等。

要事先了解上司是愿意随时接待任何来客,还是喜欢视情况而定,一般可以将来客分为几个种类:(1)客户;(2)工作上的伙伴,搭档;(3)家属,亲戚;(4)私人朋友;(5)其他。

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通常可按照以上顺序来决定何者为先。

如果来客非常重要,就不要私自挡驾。

4.7 谢绝会晤时要说明理由,并表示歉意。

但不要在没取得上司的同意以前就确认你另定的约会时间,最好告诉来客:“我能否给您回电话再确认约会时间?”但如果是前来无理取闹,胁迫上司的来客,则应断然挡驾。

4.8 未经上司同意,不要轻易引见来客。

即使是事先有预约的来客光临,也要先通报上司(用电话联系或亲自前去报告),等候指示。

倘若没有预约,即使是你认为上司肯定会接见的客人,也不可擅自引见。

4.9 如上司不在或一时联络不上,应该向重要来客说明原因,表示将主动联络或协助安排另一约会时间。

如果对方表示同意,应向对方探询其通讯地址以及联络时间。

4.10 让来客等候时要注意照料并表示歉意。

如果你手头一时放不下,或上司一时无法接待来客,你必须主动招呼客人,以免使其感觉受到冷落。

如果客人要提前来访,请其等候为合情合理。

请对方再适当的位置坐下,接待室平常要准备些报刊杂志,最好备有介绍本公司的机构、历史、宗旨和服务范围等资料的宣传品,供来访客人阅读。

客人就坐的位置应与你的座位保持一段距离,这样,在你离座时,使对方不会看到你办公桌上的文件。

5.接待服务礼仪5.1电话礼仪5.1.1打电话(1)打电话前,应事先有所准备,查明对方号码,理清谈话思路,避免闲话连篇,占用电话和他人时间。

(2)对方接机后,先确定电话是否正确:“您是****公司(单位)吗?”。

如果打错要讲“对不起”。

(3)得到对方确认后,接下来介绍自己:“我是**单位***”,然后说出你要找的人:“***同志(先生、小姐、*长)在吗?”如没有具体的人选:“我想找**处(部门)的负责人”。

(4)要找的人来接机后,首先问候,再次作自我介绍,然后说明自己的意图。

(5)如果找的人不在,必要时可请对方转告事由,或请对方转告受话人回电话,并向对方复述自己的单位、姓名和电话号码。

(6)通话结束后,请说“谢谢您”、“再见”,然后再挂电话。

(7)有内线电话的应优先使用内线电话;能用座机的,应尽量少用手机,以节省费用。

5.1.2接电话(1)电话铃响三声之前拿出听筒,第一句是“您好,台泥**公司”,语气亲切、大方。

(2)若是接转别人电话,则说声“请稍候”;若是被找的人不在,则可以说“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转告”。

(3)若是接转领导的重要电话,应专心听取对方的谈话,不清楚的地方立即请对方重复,待对方说完后将对方话中的要点再重复一遍,看有无出入,最后,填好电话记录单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4)如对方提出要求,能肯定答复的马上答复,不能答复的要耐心解释,并请对方留电话,以便日后答复。

(5)结束时要讲一些热情、愉快的话语,如“谢谢您来电”、“再见”等,并让对方先挂电话,确认已讲完。

5.1.3 手机接听模式:在公共场所及办公地点,最好将手机调至振动或“静音”。

5.1.4 办公室职员常见电话礼仪——打电话:参照前面的电话礼仪。

根据办公室工作性质要求,经常拨打的电话大体分以下几类:(1)向领导汇报事情。

要提前打好腹稿,最好把要点记到纸上,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2)通知开会或外出考察等事情。

要强调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注意事项等。

(3)请别人帮忙一定要真诚致谢,请教别人一定要虚心,注意自己的措辞和态度。

注意事项:①打电话要有始有终。

比如,开头问“您(你)好”,结束说“谢谢”、“再见”等。

②如果要讲一件比较烦琐的事情,最好拔打座机电话;急需打手机的话,接通后应先询问对方身边有无固定电话,若有的话,应拨打固定电话向对方陈述。

③给领导汇报事情时,接通后应先询问方不方便、是否开会等,得到确认后再讲。

④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接电话:电话铃响三声之前拿起听筒,第一句是“你好,台泥**公司”,声音洪亮大方,语言简洁明快,语调柔和平稳,谈吐文雅缜密,内容善始善终。

根据办公室经常接听的电话,大体可分以下几类:(1)公司内部来电:基本原则:辨别声音、头脑清楚、记录完整、及时汇报。

达到熟悉领导、服务领导的效果。

办公室职员最好要能鉴别出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声音。

对公司中层干部和职员来电的,如果是属本部门应该答复、帮忙解决和上报领导的,应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办理;如果是属于其他部门的职责范畴,应委婉解释并告知某部门的联系方式;如果是打听领导行踪的,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定要坚持保密原则。

(2)找公司领导或相关专业的部门来电基本原则:坚守原则、认真负责、灵活应对。

达到为领导保密、避免领导受到骚扰和为其他部门热心服务的效果。

①来电人如果要找某位领导。

不管领导当时在不在,都不能马上说明在或不在,更不能将领导的办公室电话甚至是手机号码提供给对方,而应该先用“领导现在很忙”、“正在开会”、“领导出差了”等理由婉言推托,接下来,详细询问并记录下对方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意图等内容,做好电话记录以便事后给领导汇报,同时告知对方将及时给予回复(结束时宜采用“抱歉”等词语取得对方谅解)。

还有一种情况(或者说是变相的广告商),来电人直接找某位领导,说他是国家的什么部委的什么人物,又称自己和这位领导是老同学、好朋友等,随即索要领导的手机号码等等(有时态度很横,但反过来想,如果他真是某个领导的老同学、好朋友,他一般是应该知道这个领导的电话和手机号码的),所以,应对此类电话认真分析,最好也做好电话记录并通过多种途径确认其身份、电话真伪,再回头给领导汇报,但手机号码绝对不能乱给,即使他说的都是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