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理论航空维修管理讲解
于老化、衰退、退化的 状态。例如结构件因受
冲击振动、交变载荷的
作用,造成疲劳而断裂。
10.可靠寿命
可靠寿命是在规定的可靠性水平 r下,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记 为:Tr。
R(Tr ) r
R(t)
1
r
0
Tr
t
可靠度函数曲线
10.可靠寿命
a.中位寿命
当r=0.5时的可靠寿命称为中位寿命, 记为:T0.5 。
R(T0.5 ) 0.5
10.可靠寿命
b.特征寿命
当 r e1 时0.的36可8 靠寿命称为特征
寿命,记为: 。 Te1 R(Te1 ) e1 0.368
本讲小结
本讲介绍的主要内容有: 可靠性的基本定义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失效率 平均寿命
先要从设计、制造入手,生产出固有可靠性高 的产品,然后在使用中加强科学管理,正确的 使用维修,使其使用可靠性达到或接近固有可 靠性的水平。可靠性在产品设计时已经确定, 在使用中不能提高只能维护。
4、可靠性的分类
产品在规定的条
固有可靠性件与下使,用无可故障靠持性;
续工作的时间或
概率
在两种可靠性的
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发展中先后形成
的方法及程序。
技术发展策略的变化; 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的转变; 强调保障性要求; 重视测试性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可靠性领
域的应用; 加强机械设备的R&M研究; 深入研究软件的R&M。
可靠性与费用的关系
费 用
总费用
使用修 理费用
生产费用
可靠度
下列三个事件是等价的: “产品在时间t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产品在时间t内无故障” “产品的寿命T大于t”
R(t)
1
0
t
可靠度函数曲线
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设有N个同名产品,从开始工作到t时刻的累 积故障数为n(t),正常工作数为N-n(t),如果N 足够大,在该时刻的无故障工作概率可用它的 无故障工作频率来替代。这种可靠度称为经验
规定的时间
规定的时间是可靠性的核心。随着时间 的增长,任何产品的可靠性都是下降的,不 同的规定时间,产品的可靠性将不相同。
产品的质量指标:
1)性能指标:产品完成规定功能需
要的指标
2)反映产品保持其性能的能,
这类指标称为可靠性指标:可靠度、平均
寿命、失效率等。
2、可靠性的发展历史
1、萌芽阶段(40年代) 2、创建阶段(50年代) 3、全面发展阶段(60年代) 4、成熟阶段(70年代) 5、深入发展阶段(80年代)
改善可靠性管理,建立可靠性研究中心;
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发展新的可靠性试 验方法;
发展新的可靠性预计技术,颁发可靠性预 计手册及标准;
开辟故障物理研究新领域、发展新的故障 模式分析技术;
建立更有效的数据系统。
可靠性作为降低武器系统寿命周期费 用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这 一阶段主要特点: 建立统一的可靠性管理机构; 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网; 制定出一套较完善的可靠性设计、试验及管理
的两个概念。
产品在规定的任务 剖面中完成规定功
能的能力。
4、可靠性的分类
反映了产品对维 修人力的要求。
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优点:直接说明产品完成任 务的大小能力,不足:不能 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
5、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可靠性用概率来表示时就称为可靠度,记为R(t)。
F(t) P(T t)
F(t)
1
0 故障分布函数曲线 t
T的分布密度函数记为f(t),
t
F (t) 0 f (t)dt
从这个积分式,可以看到F(t)反映了失效 的累积现象。
设有N个同类产品,在t=0时开始使用或试验, 到t时刻有n(t)个产品出现故障,则经验不可靠度 为:
Fˆ (t) n(t) N
Pt T t t T t
(t) lim
t 0
t
8、平均寿命
设产品寿命T的密度函数为f(t),那么它的数学期望
E(T ) 0 tf (t)dt
E(T)称为产品的平均寿命,平均寿命是一个标志产品能工作多长时间 的量。 平均寿命是一个数值
这个公式表明:平均寿命在几何上等于R(t)与时间轴t所夹的面积。
1939年,英国在《适航性统计学注释》中 首次将飞机的可靠性作为概率的概念提出;
二战中,德国在V1火箭的研制中,提出了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定律----串联系统的乘积 定律;
1949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可靠性 的学术组织“无线电工程师学会可靠性技术 组”。
52年,美国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 57年,美国“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 发表 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这是美国可靠性 工程发展的奠基性文件。 成立了可靠性管理机构; 制定了可靠性工程大纲和可靠性标准; 建立了可靠性数据中心; 举行了各种可靠性学术会议。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二、系统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的基本定义 可靠性的分类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失效率函数 平均寿命 故障规律
1、可靠性基本定义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 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 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的条件
规定的条件是指所设计出的产品的使用 条件、储存条件、维护条件以及使用维修人 员的技术水平等。
4、可靠性的分类
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是产品在实际使用 时所表现出来的可靠性。体现 了使用、维修和环境因素对可
靠性的影响。
4、可靠性的分类
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基固不本有 能可可 超靠 过靠性 固性是 有与可可靠靠任性性务的。可最提靠高高水产性平品。,的使可用 靠可 性靠 ,性 首
(t )
规定的 故障率
使用寿命
早期故障期
偶然故障期
耗损故障期
t
早期故障期,由于设
计不完善、制造中的
(t )
缺陷、管理不当、检
验疏忽所造成的
t
偶然失效型的失效率
(t )
与时间无关,为一常 数。造成偶然失效的
因素都不严重。
t
失效率随时间的延长而
逐渐增加,这阶段是属
(t )
0≤R(t)≤1 0≤F(t)≤1
R(0)=1
F(0)=0
R(∞)=0
F(∞)=1
f (t)
f (t)
R(t)
F (t )
0
t
F(t)、f(t)和 R(t)关系
7、失效率函数
失效率是可靠性的一种基本参数,其定 义为:
产品工作到某时刻t尚未发生故障的条 件下,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
条件概率,记为 。(t)
4、可靠性的分类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为固有 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分为基本可 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4、可靠性的分类
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基本固可有靠可性靠性与是任产务品可的内靠在性可。靠性,是
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它与材料 和零部件的选择、设计、制造直到完 成的每个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Rˆ(50) N S(50) 90 0.9 N 100
Rˆ(100) N S(100) 70 0.7 N 100
与可靠度相反,规定:产品在规定的条 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规定功能 的概率为不可靠度,记为F(t)。不可靠 度函数也称故障分布函数或累积故障概率。
对于给定的时间t,如果工作的时间T小 于等于t,就是没有完成规定的功能,这一 随机事件的概率就是产品的不可靠度。即:
可靠度,记为Rˆ (t ) 。则有:
Rˆ(t) N n(t) 1 n(t)
N
N
例1 对100个汽车汽油泵作试验,工作到50千 公里时,有10个发生了故障,工作到100千公 里时,总共有30个发生了故障,求汽油泵在50 千公里时和100千公里时的经验可靠度。
解: N=100 t=50千公里时,n(50)=10 t=100千公里时,n(100)=30 Ns(50)=N- n(50)=90 Ns(100)=N- n(100)=70
设规定的时间为t,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故 障的连续工作时间为T,如果T>t就称产品完成了 规定的功能。所以这一事件的概率就是可靠度。 即 R(t)=P(T>t)
式中,T是寿命,表示产品从开始工作到首次失效前 的一段时间。
可靠度是无量纲的,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可靠度又称为产品的无故障工作概率或 正常工作概率。
8、平均寿命
平均是对整批产品而言 对不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为MTTF(平均
无故障工作时间) 对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为MTBF(相邻
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8、平均寿命
请同学们证明平均寿命这个公式
E(T ) 0 tf (t)dt 0 R(t)dt
9、故障规律
(t)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称为故障规 律。产品发生故障的一般规律,符合 一条中间低、两端高的故障率曲线。 由于曲线的形状如同“浴盆”,习惯 称作“浴盆曲线”。
由于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与没完成规定功能是相互对立 的事件,所以对一个确定的产品而言,可靠 与不可靠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有:
P(T t) P(T t) 1
即
R(t) F (t) 1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函数的时间曲线
1
可靠度 曲线
不可靠度 曲线
0
t
R(t)、F(t)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