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

【案例分析】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
一、案情简介
2010年X月X日X时左右,xx县城关镇小朋友李某(男、四岁半)在XX县某建筑有限公司院内玩耍时,不知何原因爬上了放置10KV变压器的杂房屋面,小朋友李某的双手被变压器高压侧输入端的裸铝线击伤。

事故发生当日李某被送往XX医院抢救治疗,入院诊断为:双上肢电击伤。

经XX医院多次手术治疗,李某双上肢高位截肢。

2010年X月X日,李某经A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双前臂截肢术后构成贰级伤残,生活不能自理,属大部分护理依赖。

义肢矫形康复器材有限公司出具了李某应配的假肢的证明:患者适合装配国产普通适用性假肢。

B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了李某后续治疗费的评定意见书。

二、诉讼过程
1、一审阶段
2010年X月,受害人李某极其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王某向XX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XX县电力公司和某建筑有限公司列为被告。

(1)原告诉称:1992年5月,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投资近3万元,由被告XX电力公司属下的某供电所在其后院勘察设计、安装了50KVA的变压器极其附属设施,接入该县城302线运行。

1995年,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在变压器柱台南边毗邻建起了2.5米高的杂房,打水泥地面后,变压器的底座对地距离仅为2.28米,变压器高压裸铝输入线距南面杂房水平距离为0。

2003年8月,被告县电力局将302
线取消,再用裸铝线连接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的变压器,接304线。

2009年8月,县财政局院内的小孩丢铁丝引起该变压器爆裂,被告县电力局应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的要求和委托,负责更换了变压器。

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投资安装供电设施,该供电设施带电正常运行,未按《供电营业规则》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进行日常安全维护和委托被告嘉禾电力公司代为安全维护管理,并在毗邻其变压器台柱旁建杂房,打水泥地面后,致使变压器对地安全距离不够,同时,也未在变压器南面的屋面上设置安全防护栏,导致变压器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被告县电力公司利用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的供电设备对其供电时,未按《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三条和《供电营业规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划分供用电设施运行维护的责任。

在2003年8月的电路改造、2009年8月的变压器更换工程中,对受电设施安全距离达不到国家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又未对设置安全防护栏的问题提出纠正建议。

且在日常抄表时,也没有依据《电力法》、《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该用电户进行安全检查,对该用户违反安全用电和更动供电设施的行为指出改正、督促治理和中止供电。

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①赔偿原告方受害人李清灵医疗费、后续治疗费、司法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共1652036.51元;②本案诉讼费由两被告承担。

(2)被告县电力公司辩称:①导致原告触电的变压器产权所有人是某建筑有限公司,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

产权归谁,谁就承担起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因高压电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件,由电力设施产权人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被告县电力局认为,根据本案的事实以及法律的规定,本案的赔偿责任依法应该由导致触电的变压器产权人某建筑有限公司承担。

②变压器的产权属某建筑有限公司,某建筑有限公司对变压器的管理维护有法定责任,并没有委托被告方县电力公司对变压器进行运行维护管理,《供电营业规则》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按产权归属确定”。

因此,在法律上,该变压器的管理维护职责是金殿建筑有限公司。

因此,变压器存在安全隐患是因某建筑有限公司维护管理不当造成。

③原告是主动触电,原告及其监护人应该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

综上所述,由于原告监护人监护不力,导致原告爬上2.28米安装变压器的杂房平台触电;且原告触电的变压器产权不属被告县电力公司,产权单位也没有委托被告县电力公司运行维护管理,被告县电力公司不应该承担原告触电的赔偿责任。

为此,请求人民法院查清本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3)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辩称:①原告诉称:“原告李某在某建筑有限公司院内变压器柱台下,利用杂房窗口和柱台旁边的电杆爬到杂房屋面上玩,被杂房屋面上放置的变压器高压侧输入端带电裸铝线击伤”,不是事实。

从现场分析,原告是一个不足5岁的小孩,就其个人而言,不借助外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爬上2.25米高的变压器杂房平台。

②变压器的产权和维护管理责任不是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变压器建设时,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仅按县电力公司的要求出了2万元入户费。

设备购置、设计、安装、维护均是被告县电力公司。

③被告建杂房铺水泥地面不足10公分,扣除10公分,
变压器底座距地高度仍然不足规程要求的2.5米,被告打水泥地面的行为与原告触电受伤,毫无因果关系。

请求人民法院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

(4)法庭调查:一审法院通过现场调查和原、被告方提供的证据认定,认为,本案系触电人身损害责任纠纷。

引起本案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原告李某双手接触变压器高压侧输入端带电裸铝线,而被高压电击伤致残。

因此,本案的焦点为原告被击伤的原因力问题。

该焦点问题分析如下:
①事故变压器检修和维护责任问题。

1992年5月,由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出资3万元左右,由被告县电力公司购置并负责设计安装。

供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办公和生活用电。

长期以来,两被告一直未能明确该变压器的产权归属,也没有签订《供用电合同》。

而是遵守旧体制下的供用电运行模式,因此,被告县电力公司作为供电方,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作为用电方都有对该变压器负用检修和维护的责任。

②该变压器从1992年的初装以及2003年8月的改装和2009年8月的重装,县电力公司均是勘查、设计、安装单位,三次安装,其变压器底座对地距离均不符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变压器底座对地距离不少于2.5米,与建筑物距离不得少于2.5米”的规定。

且在安装时对变压器的引下线使用裸铝线,违反了《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1.0.5“变压器台的引上线,引下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线”的规定。

同时,在长期的供电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及时排除上述隐患,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③某建筑有限公司作为电力设施的使用者,长期以来对变压器及相关受电设施缺乏安全管理。

1995年又违规在变压器台柱旁建杂房,且未在杂房屋面设置安全防护栏;在放
置变压器杂房的地面打水泥地板,造成变压器与杂房连成一块且缩短了变压器底座对地面的距离。

增加了带电变压器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次要责任。

④本案发生系原告李某主动触电,原告李某生于2007年,事发时仅为四岁,作为李某监护人的李某某、王某没有尽监护职责,对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次要责任。

综上,导致原告李某受伤致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被告县电力公司负主要责任40%,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和原告李某的监护人李某某、王某应负次要责任各30%。

(5)判决结果:2013年元X月X日,县人民法院下达民事判决书,决书结果如下:
①由被告县电力公司赔偿原告李某各项损失1485995元的40%即594398元。

由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李某各项损失1485995元的30%即445798.5元,二被告对上述赔偿费承担连带责任,其余损失445798.5元,由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王某自负。

②由被告县电力公司和被告某建筑有限公司连带支付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40000元。

③驳回原告李某的其它诉讼请求。

2、二审阶段
2013年X月X日,县电力公司收到一审法院送达的判决书后,表示对一审法院判决结果不服,于2013年X月X 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上诉状。

上诉理由是:①本案三个至关重要事实,一审法院认定不清,导致判决错误。

一是:事故变压器所有权即产权问题,这是本案的关键问题,县电力局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了事故变压器所有权属于某建筑有限公司,一审法院认定了县电力局所提供的证据,但是对事故变压器的所有权问题有意回避!县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