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字词:略练习二一、【解题指导】本题所设计的三道题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解答本题要有整体意识。
为活动确定主题,可选角度较多,根据初中生的阅历,可从下面角度思考:作品本身、作品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我眼中的人物等,主题一定要明确、醒目,语言表达准确;活动方案的设计,采用分步骤的方法,要完整清楚,具体可操作;写演讲稿,要紧扣主题写,并注意演讲的一般要求:要有称谓、语言富有激情。
二、【解题指导】反驳要有针对性,尽可能抓住对方辩词中的疏漏,若找不出,可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解决,如对方辩词中的“误放妖魔”,一方面能表现出他的“善良、仁爱”,但换个角度,何尝不是固执己见、不听忠言、人妖不辨呢?重在表意清楚,言之有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三、【解题指导】本题采用交流会的形式,选定话题,围绕话题准备发言材料,难度不大。
要紧扣话题写,语言尽量简洁,选择最为拿手的来做。
话题一要写清喜欢的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话题二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答案示例:话题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他大闹天宫,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也无可奈何,他真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
话题二:《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四、【解题指导】读清题目要求,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围绕话题“读名著”,向诗人、作家展开提问。
首先态度要诚恳;其次提的问题要明确,利于回答;最后表述要简明扼要,必须设计两个问题。
(答案示例:1、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2、中学生没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3、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五、参考答案:⑴示例一:与大师牵手与名人相约与名着对话示例二:领略作家风采汲取名着精华交流阅读感悟示例三:名着欣赏名着交流名着体验⑵例: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
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
最终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⑶示例:妈妈,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一些名着故事,读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知道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您不要阻止我读课外书。
(言之有理,语句通畅即可)六、参考答案:⑴略。
⑵示例:智慧是一盏明灯,它引领你走向成功。
⑶理由充分,表述流畅清晰即可。
答案略。
⑷智取生辰纲——善于运用计谋,由吴用出谋划策,晁盖等人具体实施,最终截获杨志押送的生辰纲。
三打祝家庄——由石秀深入对手内部打探虚实,再行攻打。
七、参考答案:(一)1、武松,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王伦。
2、李逵,两把板斧,李鬼。
3、林冲,高俅,梁山。
4、(1)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2)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5、施耐庵,宋江6、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冲。
7、智多星,生辰纲。
8、(1)“母大虫”顾大嫂(2)“一丈青”扈三娘(3)“母夜叉”孙二娘9、宋江、李逵张飞10、水浒传鲁智深11、宋江、卢俊义12、梁山英雄排座次、魂聚蓼儿洼13、⑴鲁提辖、(2)林冲、杨志14、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15、武松、武松打虎16吴用,智取生辰纲17、《水浒》假货18、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练习三一、成语1.解析:B A“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约定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完全一致,应改为“不谋而合”。
B“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雄健,现也比喻见解、议论非常深刻,用在此处恰当。
C“炙手可热”往往是说权势很盛,“彩电”不能说成“炙手可热”,属于对象搞错。
D“美仑美奂”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
把“花鸟虫兽”“人物形象”说成“美仑美奂”有张冠李戴之嫌。
2.解析:C A“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正确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B“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几座不能说是“星罗棋布”。
D“拈轻怕重”形容做事挑拣轻易的,逃避繁重的,用在这里同后面的“勇挑重担”相矛盾。
3.解析:D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只能说成“对……漠不关心”。
4.解析:D A“光怪陆离”形容光色怪异,形状离奇。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用在此处,不符合句意。
B“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贬义,此处可用“殚精竭虑”。
C“面目全非”指样子变得跟过去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很大。
多指不好的变化。
此处可用“面目一新”。
D“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符合句意,正确。
5.解析:C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原指事实多,难以写尽。
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竹难书”的对象是罪行,英雄事迹不能用“罄竹难书”。
6.解析:C A“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此处应用“不能理解”。
B“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一般用于罪犯,此处用重了。
D“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中,贬义。
7.D A“神气活现”指自以为优越而显得得意傲慢的样子,不合语境。
B“破镜重圆”指夫妻。
C“付之一笑”有应承,或不愿理会之意,语境不当。
8.D A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波,不合语境。
B“弹冠相庆”贬义误用褒义。
C“相濡以沫”比喻在患难中互相救助,用在幸福家庭中不合适。
9.解析:D A “振聋发聩”多形容文章有力量,唤醒了精神麻木的人。
B“花言巧语”多指巧妙动听的骗人话,贬义,且前后矛盾。
C“举一反三”指由一个事物引申出几个相近事物,与句意不符。
10.解析: D A “不谋而合”指想法一致,应用“不约而同”。
B“光天化日”指在公共场合,不是指在太阳下,多指干坏事。
C“司空见惯”应改为“对……司空见惯”,这个词不能带宾语。
二、病句1、1、第①句,“朴实而生动、平实而形象”去掉一个2、④句,将“亲切的慰勉”改为“衷心的感谢”3、第②句之后。
2、1、将“互动与合作”调换位置。
2、把“发扬”改为“发挥”3、在“网络一站式服务”后加“的需求”3、1、用“和”改为“等”2、调换“研究”与“调查”的位置。
4、1、删掉“来稿”或“赐稿”2、将“我刊将一视同仁”和“都以文章质量高低决定取舍”调换位置。
3、“必须”改为“请”5、1、在应该后面加上“有”2、去掉“现实”3、将“升华和照亮”改为“照亮和升华”4、将“导致”改为“促进”6、1、将“委”改为“萎”2、“大约”与“左右”删去一个3、“强烈增加”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4、“而且”改为“以及”或“和”7、1、删掉“年纪大”或“老”2、将②句放到①句前3、在“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前加上“起身让个座”8、1、删掉“处于”或在“发掘”2、改为“而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这种状况令人担忧”或“而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基建军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
3、删掉“已经”或“正”。
三、标点1.A 2.A 3.D 4.A 5.B 6.C练习四1.忽好奇与兴奋,当然也有急切之意。
2.自由翻飞、欢快鸣叫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3.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4.“阴阴”。
“又” 思乡5.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6. 熟敲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7.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也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8.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9. 异乡孤征。
D练习五作文:略练习六(一)1.绅士的儿子(诺比斯)羞辱了烧炭工的儿子。
绅士要儿子道歉。
2.⑴“皱皱眉头”包含了多层意思:既为自己的儿子侮辱同学感到意外、吃惊,也为自己没能教育好儿子感到羞愧,同时还为如何妥善处理此事而担忧。
⑵“用力”一词一方面写出了烧炭工为绅士教子有方而感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没有贫贱观念、平等待人的绅士的崇敬之情。
3.示例一:孩子,对不起.我难为你了。
你知错能改.真是一个好孩子,我很喜欢你。
示例二;我真为你的勇敢高兴,更为你的爸爸感动。
孩子,委屈你了!4.他是一位严于教子、有错必纠、平等待人、尊重弱势群体的绅士。
5.这一课告诉学生;不能仗势欺人、嫌贫爱富;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并主动道歉;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
(二)1.自信、优越感(或骄傲)2.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表现了男生虽家境贫困,但性格倔强、自尊、不卑不亢。
(意思相近即可)3.描写同学们的掌声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形象,是对“我”的一种赞赏。
(抓住渲染、衬托、赞赏,其中一点即可)4.点明主题,男生感动的眼泪,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男生感动的泪水,让“我”学会了成熟、理智地处理事情,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言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5.示例一:“我”坚持使用了飞信,只有那个农村男生没有参加,我们渐渐地也疏远了他。
示例二:开学的第一件事就草草收场,同学们不欣赏“我”的傲慢,“我”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结尾设计合情合理即可)(三)1.我懂了(“我明白了”等)。
2.①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
因此显得渺小无依。
②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3.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能改正。
4.不同意。
结尾作用有二:①使小说情节完整。
因为画家上山的目的是为找禅师解决人生的困惑,没有这个结尾,不能表明画家的困惑已经解决②点明小说主旨:当自己心态改变后,看别人也就高大了。
(或者:不同意。
结尾精炼深刻的解释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并且与文章的开头首尾呼应,很好的点题,并且很好的说理。
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整合和升华。
所以不是“蛇尾”)。
5.为下文刻画人物服务(或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述精炼准确,优美动人。
)练习七《仰望目前》答案参考1、(1)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