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湖南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A.湘长沙B.湘西安C.鄂武汉D.皖合肥
2 . 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A.四川盆地水稻、油菜、甘蔗B.松嫩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华北平原春小麦、棉花、花生D.江汉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3 . 2014年,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昆仑山脉位于哪两个阶梯的分界线上()A.第一和第三级阶梯B.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C.第一和第二级阶梯D.第三和第四级阶梯
4 . 与四川相邻的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B.漠河—腾冲C.秦岭—淮河D.大兴安岭—长白山
6 .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B.我国人口的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C.我国人口均匀分布,东西差距不大D.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7 .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人口越多越好B.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C.人口越少越好D.实行计划生育,全面二孩
8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在()
A.四川盆地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
读下面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9 . 读图,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分界线A--B为漠河一腾冲一线B.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C.人口东多西少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10 . 读图,我国人口发展将会出现
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减少③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 . 开封市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读我国南部沿海省区城市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 图中显示甲省区的城市分布密度较大,该省的省会城市是:
A.广州B.深圳C.珠海D.汕头
13 . 与甲省相邻的乙、丙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湘、鄂B.闽、桂
C.赣、黔D.浙、琼
14 . 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巴西D.俄罗斯、加拿大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完成下面小题。
15 . 图中③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广州B.济南C.昆明D.石家庄
16 . 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显著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7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
A.960万平方千米B.1060万平方千米
C.860万平方千米D.1260万平方千米
18 . 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9 .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D.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20 .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表现为
A.领土面积广大,东西、南北距离均超过5000千米
B.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海陆兼备
C.大小岛屿数千个,典型的群岛国家
D.轮廓似“雄鸡”,陆上边界、海岸线短
21 . 贝贝和玲玲谈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A.傣族——泼水节B.蒙古族——那达慕节
C.高山族——雪顿节D.苗族——苗年
22 .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
A.太行山B.秦岭C.横断山脉D.巫山
23 . 我国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影响很大,如下两幅图可以说明
A.海上湿润气流不便于深入我国内陆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D.大江大河多数流向是自东向西
24 .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散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
25 . 以下不属于我国直辖市的是()
A.北京市B.上海市
C.广州市D.天津市
26 . 关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将来还将继续增长
B.我国城镇人口过多,农村人口不能再向城镇迁移
C.城镇人口大大多于农村人口
D.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应在短期内将全部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
27 .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的简称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B.新、新、川、青
C.新、新、青、川D.新、川、新、藏
28 . 下列山脉不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阿尔泰山B.天山C.秦岭D.昆仑山国家统计局17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16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
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29 .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30 .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31 .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西部人口密度大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32 .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在不断减少B.我国人口基数大
C.人口已经停止增长D.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不同的5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图中山脉是阶梯分界的是()
A.大兴安岭、秦岭B.昆仑山、大兴安岭C.贺兰山、秦岭D.昆仑山、贺兰山
34 . 关于图中区域植被差异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造成②、③区域植被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不同
B.造成①、④两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
C.造成①、③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多少不同
D.造成③、⑤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地雨季长短不同
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 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I B.路线Ⅱ
C.路线ⅢD.路线Ⅳ
36 . 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大漠孤烟直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小桥、流水、人家
37 . 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森林资源减少D.滑坡和泥石流
38 . 下列属于丙所在区域的代表性农产品的是()
①棉花②柑橘③葡萄④椰子⑤天然橡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⑤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39 .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A.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D.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40 .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沛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我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与陆上各邻国来往
D. 我国的南北跨纬度较大,气候多样
41 . 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包括
A. 海洋灾害频繁
B.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 填海造陆
D. 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42 . 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B.解决人口质量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二、判断题
43 . 我国疆域辽阔,为了方便管理,基本实行了省、市、乡三级行政区划。
(_____)
44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_______)
45 .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____)
46 . 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判断对错)
47 .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____)
48 . 我国和朝鲜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____)
49 . 我国第一级阶梯海拔平均在4 000米以上,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海拔在1 000~2 000米左右,地形类型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为主。
(____)
50 . 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____)
51 . 广东省由于经济发达,大量人口迁入,改革开放后人口增加较快()
52 .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