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与二氧化碳_综合练习题

氧气与二氧化碳_综合练习题

氧气与二氧化碳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B.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C.铁矿石炼铁,铁铸成锅
D.白磷自燃,工业制氧气
2、下列前者为物理性质,后者为化学性质的是 ( )
A.汽油易挥发,碘能溶于酒精
B.铜绿受热易分解,氧气具有氧化性
C.金属铁能导电,钢铁易生锈
D.酒精能燃烧,金刚石很硬
3、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
A.当加热反应刚有气泡产生,立即收集
B.加热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C.盛放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下列几种物质中,可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为( )
A.铁
B.碳
C.蜡烛
D.红磷
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没有颜色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难溶于水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 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8、实验室制O2、CO2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 酒精灯D.锥形瓶C.铁架台D.导气管
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
C.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D.将紫色石蕊试液倒人集气瓶中
10、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测量气体的密度B.将燃烧的木条伸到气体中
C.将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D.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一氧化碳、甲烷、氢气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12、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立放在桌面上
B.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后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放置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后倒立放置在桌面上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13、下列各项中,你认为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水变成油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随着基因工程发展,动物可以被克隆
14、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其原因是――――――――――――()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 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时冒出白烟 D.燃烧生成物是白色固体
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的空气
B、液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
D、液态空气
16、田径赛的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五氧化二磷
C、水
D、四氧化三铁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已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C.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8、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红磷 B.镁带C.铁丝 D.木炭
20、下列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
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液体或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⑥B.③②①④⑤⑥C.②③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⑥⑤
22、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
二、填空:
23、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 (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变化,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2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______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2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集气瓶底炸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通常条件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颜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通常1L水可以溶解_________的二氧化碳气体。

27、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通常不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而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28.用文字表达式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溶液变为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CO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

30、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尔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二氧化碳)。

据此能说明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⑴ ;(2) 。

31、某学生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进行实验(如右图所示)。

燃烧匙里盛燃着的足量的碳,
反应结束,冷却后,打开C 夹,水不沿导管进入A 瓶。

请回答:
(1)B 容器的名称是 。

碳在A 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2)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3)若不改变原装置,要使实验成功,你的改进意见是 ;
(4)若实验成功,进入A 瓶里的水约可达到A 瓶容积的 ,由此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2、在实验室里分别用集气瓶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图所
示,图中:A 中是__________,B 中是__________,C 中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3、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或 (填字母)进行组装。

你认为A 装置中还缺少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⑶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实验结束后,陈超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陈超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

(写一个)
⑷实验室选用B 和C 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答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 。

碳 B 水
A
新课程第二章练习试卷标准答案
1—5:ACADC 6—10:CDDAD 11—15:DBBAB
16—22:BDCCACC
23:白易化学新的物质
24:在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是高锰酸钾进入导管玻璃片正放
25:没有在集气瓶中盛少量水
26:没有大能1L
27:排水向上排空气法
28:二氧化碳+水——碳酸碳酸——二氧化碳+水
29:氧气二氧化碳
30: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1:烧杯碳+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不变把碳换成红磷1/5 20%
32: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33:试管酒精灯C或D 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催化
装置漏气或纯度不够等氧气/二氧化碳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