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医生助产士(师)不得擅离职守。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产房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子和工作服。
3、检查产妇前、后要做好手卫生。
接产和手术助产按常规刷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观察产程,严格遵守各产程处理常规和助产技术规范。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立即处理。
5、严格做好产程图、分娩记录。
产程图、分娩记录由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医生、护士立即据实补记。
6、产妇分娩后子在产房留置观察二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
如无异常护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7、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士、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右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在新生儿双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并用标明同样内容的胸牌系于包被外面。
8、执行交接班制度,助产人员做到床头交接。
对胎心、产程进展及高危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和签字。
9、所有用品、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换和完善。
10、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患有或疑似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产房接产,所有物品、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包装物盛放,密闭运送,物体表面及地面应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次,每次一小时,接生后及时消毒.
1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做好产房终末消毒处理。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周围环境,无污染源,与母婴同室相邻,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清洁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污染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分娩室。
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更换。
5、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特种垃圾处理站,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接触每位产妇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消毒液彻底洗手后方可操作。
7、各种器械,根据其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消毒灭菌。
确保符合要求。
8、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湿式清扫,全部物
体表面(门、窗、桌、椅、接产台、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秤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
9、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消毒剂的监测每季一次。
助产士岗位职责
1、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2、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4、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等。
5、负责室内物品器械的清洁保管,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和注意温度、通风的调节,按时进行消毒做好记录。
6、负责分娩室内应用药品、敷料、器材、手(指)套等的准备,并及时补充。
7、做好分娩室抢救车、救护车及出诊急救箱药品和物品的交接工作,并及时补充。
8、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工作。
9、指导新上岗人员的接产工作。
10、为新生儿洗澡、筛查采血、预防接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