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摘要: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拯救国内经济,其中不仅有常规的措施也应用了许多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应用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这些货币政策的长期意义和趋势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机制的改革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字:美国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启示引言美国的金融体系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实践证明这个体系太不稳固、太过脆弱,每过几年就遭遇危机,不动产市场和信贷市场繁荣一段时间后,紧接着就是泡沫和紧缩。
过度创新和复杂性压倒了这个体系的平衡,这个体系鼓励了短期利益的谋取而忽略了长期利益的培植。
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信用工具给美国创造的巨大利益,但这些利益转瞬又因为金融体系对消费者的保护失败而灰飞烟灭,让美国民众陷入了他们无法理解也无力承受的债务困境,并且因从事这些金融活动能获得巨额回报又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欺诈,在该体系的监管内外又产生了大量杠杆信贷和风险【1】。
危机不断,但每次危机过后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却备受关注,其中也不乏借鉴意义。
自2007年8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美联储作为美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部门就一直对美国的金融市场采取着积极的干预政策。
其中在比较极端的措施上,美联储主导了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的收购,并提出了对投资银行等非银行机构监管扩权的诉求,同时又直接推动对美国两大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救助计划,直至奥巴马政府在与国会的妥协下出台的7000亿美元大规模救市计划。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主要采取了以流动性注入为主的扩张性政策。
美联储在推行这项措施之时创造性的拓展了货币政策工具和应用途径,从而也增强了其政策效果。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美联储具体的货币政策措施。
一,美国在次贷危机下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美联储的传统货币政策美国的货币政策措施从金融危机一爆发就开始了,最初的干预仍是以传统的货币政策为主,主要包括两方面:1,大规模注入流动性。
在危机爆发开始美联储在8月11日一天内向银行系统三次注资,总额达到380亿美元。
为了妥善处理两房(房地美、房利美)、贝尔斯登、AIG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破产,美联储启用紧急预防条款,亲自入市收购部分资产,为其提供融资。
为了支持AIG重组,美联储先后成立了Maiden LaneⅡL LG和Maiden Lane Ⅲ LC两家公司来收购AIG的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担保债务权证担保债务凭证)【2】。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政府在救助两房救助资金已达1600亿美元、救助AIG方面已累计投入1823亿美元。
随着危机的深入,美联储的注资力度也不断加强。
现在我们来看几组数据,2007年11月1日,美联储向银行系统注资410亿美元;11月15日美联储再次注入472.5亿美元;2008年2月12日,美联储划拨300亿美元的资金;2008年3月以后,美联储又启用新的政策工具,建立了大规模流动性注入的“常设”渠道。
2,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007年9月美联储开始进入降息周期,至2008年12月连续十几个月基准利率和贴现率处于下降通道,针对危机的扩散和经济的低迷,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美联储连续九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25%,共下调500个基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完了所有的降息路,将利率政策发挥到极致。
利率调整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十分罕见。
目前,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0到0.25%之间。
同时,美联储通过再贴现率工具适时调整再贴现率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为缓解金融机构资金压力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3,公开市场操作从2007年8月9日开始的一整个月时间里。
美联储频繁使用了公开市场操作。
除通常采用的隔夜回购交易外,根据需要,还多次使用14日回购等满足市场持续流动性需求。
2007年8月10日当日注入更高达350亿美元,远远超过10亿美元的日均交易规模。
(二)美联储在危机中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实施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和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但美国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以短期利率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在此特殊情况下,以“量化宽松,流动性援助”为特点的超常规货币政策成为美联储应对危机的主要工具【3】。
1,创新流动性管理手段2007年底以来,美联储除了常用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存款贮备金率)外,还启动了“信贷与流动性计划”(Credit and Liquidity Programs),试图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以对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4】。
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主要分五类:(1)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包括期限拍卖工具(TAF)、定期贴现措施(TDWP)、不良资产救济计划(TAPP)。
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放宽存款机构在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降低贴现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的基础上,对银行贴现窗口进行改革和创新。
定期拍卖便利(TAF)是由美联储2007年12月12日设立一种新型的贴现窗口,即通过招标方式向财务健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达到一级信贷方案合格要求的财务健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规定程序向所在地联储银行提交利率报价和竞拍额,由联储决定拍卖结果。
在抵押物方面,贴现窗接受的抵押资产即可作为TAF的抵押资产。
在资金数量方面,每次TAF拍卖的资金总量是由联储预先确定并公布的,利率通过存款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序确定,投标利率最高的机构将得到资金。
,(2)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包括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定期证券贷款工具(TSLF)。
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2008年3月开始,回购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回购融资量大幅下降,相应地,成本在提高。
为解决主要交易商资金紧张的形势,联储在债券借贷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
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是美联储于2008年3月16日推出的一项针对一级交易商的工具创新,旨在紧急状况下为市场交易商提供援助来拯救濒临倒闭的公司。
2008年3月13日,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流动性严重恶化,如果无法获得其他融资来源,它将被迫在第二天破产,而因贝尔斯登不是存款性金融机构,不能申请贴现贷款。
美联储为了救助流动性严重缺乏的大交易商,阻止信贷市场流动性危机向其他市场蔓延,根据紧急授权创设了PDCF。
PDCF使一级交易商获得了与存款机构相同的进入贴现窗口的权利,一级交易商可以按存款机构同样的贴现率借款,资金数量取决于交易商的需要,而且利率是固定的,抵押物可以是各种投资级证券。
2008年9月14日PDCF抵押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三方回购市场的抵押品。
这样,政府通过PDCF改善了一级交易商的融资能力。
(3)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工具(AMLF)、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便利(NMIFF)等。
为了对货币市场提供支持,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采取两项措施。
一是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进行升级,建立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扩大美国存款机构和银行持股公司无追索权贷款规模,为其购买高质量ABCP提供融资;二是从一级交易商手中收购由“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是2008年9月19日由美联储设立。
AMLF允许存款机构、银行控股公司和外国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以高质量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为抵押,从联储获得相应的资金,期限一般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的到期日,最长不得超过270天。
AMLF提高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的流动性,维护了货币市场的正常运行。
(4)针对向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的流动性:包括投资者融资便利工具(MMI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定期资产抵押证券贷款工具(TALF)等。
为了刺激实体经济,阻止信贷紧缩在实体经济的蔓延,美联储创造了新型融资方式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PFF),直接将资金送人继续的相关企业。
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PFF)是联储在2008年10月7日新开的短期融资窗口。
联储将通过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给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者提供流动性支持。
一般由特殊目的公司(SPV)从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那里直接购买无担保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向有资金需求商业票据发行者直接融出资金。
以上四种措施是美联储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推出的多项非常规支持项目,其中基本上所有政策都已于2010年2月1日到期失效。
美联储推出的多项非常规流动性供应项目已于2月1日结束。
预计,大规模的资产收购举措将按计划于1季度末完成。
虽然TAF、TALF等少数项目将保留较长时间,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将在1季度末停止,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表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资料来源:美联储这些金融创新工具旨在延长贴现贷款的期限、扩大贴现贷款的对象范围和抵押品范围,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美联储通过发挥美国市场的成熟性优势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使得美国在此次危机过后逐渐恢复元气,金融市场也趋向于稳定。
2,向商业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长期以来,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5】。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2008年10月6日,美联储宣布向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
其中,向法定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比准备金交存期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均值低10个基点,向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初定为比准备金交存期的最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低75个基点。
3,启动“国债和MBS”购买计划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同时美联储还准备再次购买8500亿美元机构债(主要是“两房”担保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标志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进入新的阶段。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美联储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购买债券金额总计高达1.725万亿美元,其中2009年10月已完成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购买任务。
4,不断扩大货币互换规模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冲击,美联储先后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联合援助行动。
主要内容包括:(1)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渠道向本国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