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国培研修总结在紧张又充满收获的学习中,国培培训快要结束了。
回首这几个月来的培训,特别是在师大培训期间,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呀。
作为参培人员,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中品尝着收获的快乐。
从专家的理论中,我悟出了自己应该有的修为,让我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去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
在研修中我也持续成长。
在这次国培学习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还是能合理利用时间,提醒自己按时学习,我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但从专家学者的精辟论断中取经,更要向奋斗在同一战线上的同仁学习。
和大家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国培这个平台真正架起了我与同行沟通和友谊的桥梁……自参加培训以来,我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来,在学习中能携专家之所长,补己之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国培给我们这些本不相识的同行架起了交流的平台,给大家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们一起分享着学习的快乐;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也找到了共性问题,在qq群中我们一起就教育难题实行倾诉。
每次发表问题时,我都会字斟句酌,尽量把自己的问题阐述清楚,有时只想一吐为快,没想到我的问题,会和大家产生共鸣,同行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阐明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告诉我怎么做,给我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
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收获了参与的快乐。
每一篇研修日志都记载着我点滴的进步和学习历程。
同样,我也会认真揣摩每个人的问题,尽己所能,言简意赅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多数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行有所借鉴。
也许我的做法不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只要能帮他们抛砖引玉,旁征博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心足矣。
就这样,每次交谈我都会留意大家又有什么高见,能和大家“资源共享”,让我如遇知己。
就这样,我们交流着,学习着,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提升,在总结中提升,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养。
参加培训就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能把专家的理论、名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教案,持续反思,并把自己的研修所得拿到平台上来与大家交流共勉。
在学习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无论是在课型的设计上,对文本的把握上,亦或是对学生的了解上,或者是方法选择上,专家名师们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
看到了差别,我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会以名师为榜样,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解每一个学生,认真钻研教法,争取让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感谢国培这个平台,让我们教育同行在交流中彼此增进了友谊,打开了教育思路。
经历国培,感悟国培,让我们满载国培的收获,尽享收获的喜悦。
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我要说“牵手国培,任重道远”。
国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培训中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学员围绕专题实行的各种活动、学习等,无不使我有巨大收获。
在培训中,我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不够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有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感悟很深。
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点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更重要的是我听了几位专家关于师德的精彩讲座,让我的品德情操再一次得到陶冶。
在此,我很乐意让各位同行来共同分享此次培训的感受。
一、教师要持续实行知识更新自觉学习,终身受益。
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靠他人指点,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阅读教育杂志,做到静心巧授,锐意创新。
学无止境,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通过进修学习、课题学习、学术学习、分阶段有重点的学习、网上学习、实践学习等,渡过“高原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食物有保质期、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绊脚石。
因为过多注重实践经验有时会影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
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水平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升的障碍。
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覇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和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打破陈旧的知识和旧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全有学习的水平。
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够自如展开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理应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理应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升,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改的实施对于绝绝大部分教师来说,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
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动。
四、教师应学会反思反思是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
所以,教师教师应善于反思,它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
1、在读书中反思。
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
读书,能够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能够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2、在教学中反思。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
但,教师不能仅仅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只有反思才发现问题和不足。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
教师的专业要求是发展的。
当初,虽然我们以不同的心态选择了师范院校学习,但毕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还是洗礼了我们,这是最初的理解。
朦胧二字可概括,基本理解是教书。
教师的生涯是渐进的。
当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才发现既要教书又要当班主任。
“教书育人”这是对教师的初步理解。
严格地说,教书育人,包含理解领域和情感领域。
理解领域是智力、知识和才能的范畴,情感领域是情感、态度、准则和信仰的范畴。
这里说的初步理解尚达不到这个层次,多是一种辛劳的体会。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前成为一代教师的信仰与追求。
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五彩缤纷,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物质金钱的渴望越来越显性,也有人过“度”,使得一些教师的灵魂在逐渐被吞噬,对事业的追求如同西山的落日,留下不多的余辉。
我们面对当今变化的社会,强调教师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强盛、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实行认真摸索和总结。
经过培训,理解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准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
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
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水平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上课、评课和留言,让我进步本次培训的形式除了请专家、教授给我们展开讲座,而且还教我们如何上课、和评课。
这种学习方式,自我认为非常好!对于农村中学的老师,我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谢。
因为他们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还要上公开课给我们学习和讨论,真是要付出很多心思和努力的。
而且,辛辛苦苦上完课,还要接受我们的讨论和修改建议,这个过程是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水平的。
上课期间让我们评析、提议和留言,给我们趁热打铁的机会,互相交流的机会。
这种学习方式是最直接的,也最容易被我们一线老师接受和消化的东西。
让我感觉也是最有效率的。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培训仅仅一个手段,培训仅仅一个开端,还远远没有结束,我希望不久能将培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使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培训的硕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大放光彩。
从优秀到卓越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学习是教师教育教学取得成功不竭动力,教师走向成功的源泉。
曾国藩告诫子女“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时下处于一个浮躁的时代,教师队伍中的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人闲下来,心却静不下来,远离书本,不再阅读。
“烟酒味浓”,“书生气淡”。
“国培”应时而来,应运而出,益国益民,利师利生。
本人也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让自己充足一次电。
七、“国培”给我的几点启示1、自觉学习,终身受益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靠他人指点,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阅读教育杂志,做到静心巧授,锐意创新。
学无止境,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通过进修学习、课题学习、学术学习、分阶段有重点的学习、网上学习、实践学习等,渡过“高原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树立终身学习观点。
学习不但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投入“国培”学习之中,在“持续努力、持续收获”的过程里感觉很快乐。
教师应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强化“终身学习”理念。
2、淡泊名利,踏实工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把握度,不被名利所累。
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实实在在地做学问,通过教学实践,积累育人经验,结合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