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班会ppt课件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班会ppt课件
22
小品
时间都去哪了
23
关于感恩
小测试!
24
• 你是一个感恩的人吗?请看下面的测试题, 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纸。
25
1.如果你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上了脑袋, 被自不管他人嘲笑,刻苦努力,发现 万有引力。
B. 与他相视一笑,说这个苹果是见自己渴了,想 让自己解渴。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八(3)班主题班会
1
2
3
4
5
1. 这是个汉朝的开国功臣,年轻时很贫困 时常饿肚子。有一个老婆婆,很同情他, 便不断给他饭吃。他很是感谢,说将来必 定重谢。后来这个人被刘邦封为楚王,想 起老婆婆的恩惠,便送了她黄金两千。
提示1:我们在走进文言文中学到过这 个故事。第一句话是“(人名)始为 布衣时” 提示2:关于这个人还有一个典故 “(人名)钻裤裆”
30
每小题共有三个选项:选A:5分,选B:3分, 选C:1分。5道题的分数相加,就是你的感恩得 分了。
• 结果: • 5~12分 • 你应对所有事和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发现
真情。 • 10~20分 • 你是一个知情达理,知恩图报的人。 • 20~25分 • 你对万物存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活充满诗情
6
答案:韩信
7
2.汉朝时期,孝子(人名)的母亲早逝,他知 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让父 亲睡。冬天则先钻入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 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 江夏(人名)。
提示1;我们在走进文言文里也学过这篇 (*^_^*) 提示2:他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 故事中的主角
27
3.你和另一个同学都有评上“三好学 生”的条件,但老师决定让那位 同学获此荣誉,你的态度是:
A.老师这么做肯定因为我与他还有 差距,我应向他看齐。
B.心里不舒服,觉得老师不公平。 C.背后接那个同学的短。
28
• 4.如果你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 你同学当众给你指出来,让你没面 子,你的态度是:
14
6.投我以木瓜, (
)
答案: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 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成语“桃李相报” 就是出自这个典 故的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15
7.恩欲报,( ), 报怨短,( )
答案:怨欲报 ,报恩长
选自《弟子规》
16
8.吃水(
38
39
40
以感恩之心 热心公益 回报社 会
41
温暖回家路--市三女初智圆行方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
42
“名师导航 学校进社区”江苏街道教育资询活动
43
“随手公益,随手献温暖——捐旧衣”活动
44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45
C. 抓起苹果向他扔去,管他什么苹果问题。
26
2.如果你是一个被陷害而蹲过监狱的作家,当 你平反后,记者问你对中国警察的看法时, 你会怎么说?
A.他们让我明白中国法律的强制性,感谢他们, 我会因这次经历而不再犯法。
B.他们抓我进去后,我突然有了灵感,会写 那篇小说的结尾了。
C.中国警察这种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 个的精神很让人“佩服”。
)
答案:不忘挖井人
17
18
19
讨论:
感恩生命中的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20
朗诵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21
小班长,大责任,管理班级方法妙。 课代表,收作业,学习委员来负责。 劳动委,心灵美,热爱工作不怕累。 卫生委,要趁早,认真填好出勤表。 电管员,开电视,课间接好数据线。 自管部,大队委,常规纪检做表格。 体育委,喊口号,全班一起把队排。 宣传委,查四墙,板报工作快又好。 文艺委,才艺多,组织活动有一套。 班集体,很温馨,安静有序靠大家。
8
答案:黄香
9
10
11
3.羊有跪乳之恩,
(
)
答案:鸦有反哺之义
12
4.滴水之恩,
(
)
答案:当涌泉相报
释义: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 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13
5.谁言寸草心,
(
)
答案: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选自孟郊的游子吟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 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存草心,报的三春归。
• A. • 没关系,人恒过然后能改,我会改
正的。 • B. • 我爱占就爱占,关你屁事。 • C. • 你既然不给我面子,下次,我也就
不客气了。
29
• 5.你的同桌在你生病后,她总帮你收拾桌子, 你知道后,态度是:
• A. • 十分感动,以后对他(她)好点。 • • B. • 装着没看见,置之不理。 • • C. • 去!一厢情愿。 •
画意,但有些人会利用你这一优点要小心吆!
31
大家做出来都是什么样 的结果呢?
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 我是一个知情达理,知恩图报
• 的人!
32
33
感恩在行动
讨论:如何向父母、同学、社会表达感恩之 情,践行感恩之举呢?
34
感恩大辩论 正方:感恩,精神重于物质 反方:感恩,物质重于精神
35
36
37